文 / 蓝羽轩 图 / 来自网络
不了解,才迷茫
小S来找我咨询,问了我一连串让他困扰已久的问题:
1.选择另一半的时候,是否要根据自己的内心来走?
2.我是否该选择一个比自己条件好的?
3.我是否该选择一个和自己一起奋斗的?
4.我不知道该怎去做一个选择与判断,怎么去取舍?
5.是相互喜欢在一起,还是试一下是否合适再在一起呢?
我看到问题一时间很无语,同时也感受到他的迷茫和纠结。
他就是我前文中说的那种,难以做出选择的类型:不知道选择人群中的哪一个去发展,更多的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类型、需要和什么样的人共度一生。这种无从选择,造成了他的深层次选择困难。
最怕你什么都想要,最后却什么都要不到,还要安慰自己根本不需要。
对于这类的单身,更需要的是去探索自己的内在动力,其实也就是提升自我认知。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高于生命的需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命节奏,认清自己要走的路才是我们最先要做的事。
那么,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吗?
你知道究竟在你生命的原色里,什么才是你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动力?
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想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共度一生?
你知道自己究竟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生活会过得愉快吗?
如果这些问题你都难以回答,恐怕在你想要获得一段稳定而长久的关系之前,你要先跟自己结婚。
跟自己结婚的意思是:了解自己,培养和自己的关系。
谈个恋爱而已,我们为啥要了解自己,还要培养和自己的关系呢?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自己?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也叫自我意识,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程度。
1 重要人际关系
「我」和「自己」的关系,其实也是一种人际关系,也是所有人际关系里面最重要的关系。
精神分析理论中,有个“三人格结构说”,认为我们的人格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他们互相影响,对个体的行为产生不同支配作用。
本我(Id):人格结构中最基本最原始的部分,遵循本能,以快乐为原则,寻求原始欲望的满足与快感。
超我(Super-ego):遵循道德约束,以完美为原则,是道德化的自我,在个体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育而逐渐形成的,监控本我。
自我(ego):受本我动机驱动,又受超我的道德约束。他是理性的、意识的、现实化的本我。
可见,每个人对外表现出来的自我,正是这个人内在的本我和超我互相谈判的结果,一个心智正常的人,这三者内在是和谐统一的。处理好「我」和「自己」的关系,正是让自己内心和谐,减少冲突。
2 需求满足
我们每个人都有内在的需求,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情感需要,甚至谈了一段又一段感情,你也搞不清楚,你为什么爱对方,而对方又是什么样的特质吸引你,你就很难在感情里能够得到满足。
有时候,爱可能是让我们通往自己的唯一路径。
3 关系成长
情感关系里的亲密感要想能够一直存在,那么这段亲密关系就必须不断成长,只有关系里的人持续成长这段关系才能跟着成长。
我们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也会成长,亦会有不同的需求。想要关系长存就需要我们一直保持敏锐,在关系中互相了解对方,共同成长。
4 人格完善
自我认知度高,你会更自信,你会更有安全感,让你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规划,更加有方向感。
当你对自己有足够的自我认知,就不会把自身价值建立在外界评价至上,即使暂时遭遇挫折,也可以凭借对自己的准确价值估量不妄自菲薄,也对自己的能力范围有预计,知道那些事是自己擅长的并可以做到的,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感情,也会清晰知道,能够和什么样的人相处愉快。
5 悦纳自我
真爱的本质,是在对方身上看到了我们缺失的自己。因此培养和自己的关系,学习从心底接纳自己的一切,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缺失的,而是圆满的,而你此生将至死不渝的陪伴自己、爱自己。
因此,才会有一种说法,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那就跟他谈恋爱或者结婚;而恋爱和婚姻正是让一个人成长和成熟的最佳途径之一,好的关系也会让你成为你自己。
如何增进自我认知?
很多人通过做一些心理测试增进自我认知,诸如MBTI、16人格、DISC、九型人格等等。我曾经在长达2年左右的时间里,做过类似如下的事情,这对我的成长和思考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后来这两年,看过两本书,发现书中的作者也做过同类的事情,只是比我的更深入、更细致、也更有效。
1 划分人生阶段
回想一下,你从小到大的成长史,从第一阶段出生开始,将你至今的人生划分一些阶段,每个阶段用一个重要的事件或者时间点来界定,将每个阶段做一个命名,一直持续到当下。
2 罗列重要事件
回想每个人生阶段里面,对你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对你的性格、情感、人际关系、生活轨迹有比较大的影响,争取每个阶段里找出来10件重要事件。
诸如重大意外、重大挫折、重要决定、生活轨迹变化的转折点、情感上强烈冲击的事件、记忆深刻的事件等等。有些事多半与他人有关系,重点关注与重要他人的相关事件,如与父母、养育者、亲近的人的有关事件。
3 对事件进行分析
如果可以,最好将每个事件写下来,一边写一边思考,因为是写给自己看的,才能够以最诚实的姿态面对自己。所以最好别想着要给别人看,难以做到坦诚。
对每个事件,问以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这件事对我造成哪些情感上的冲击或者影响?
2)这件事让我产生哪些认知和想法上的变化?
3)这件事如何塑造了今天的我?
4)在这件事中,我发现了我的哪些想法和需求?
5)重新回顾这件事,我看到哪些过往忽略的地方?
随着你的记录,尤其是一些关键性事件的回顾,你会看清很多以往忽略或者误解的问题。
有些事情,可能你非常不想去面对,也特别恐惧被翻出。没关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做一些深呼吸,勇敢的去揭开当初的面纱。
这种短时间的不舒服,会换来你的自我救赎和日后内心长期的平静。也会让你重新去思考,事情当初的本相,避免日后被这件事持续折磨或再被伤害,从此穿越了这件事的情绪按钮。
当你完整的梳理过一遍之后,整个人会有一种“顿悟”的感觉,或者说任督二脉被打通的“觉醒”感。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可能又接触一些新的事和人,有了更新的成长,当你再次想起当初的经历,就会又多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去看待和思考当初的事,获得新的认知和解决方案。这种感觉带来对自己的思考,也会持续在日后影响你很长时间。
然后,你会渐渐发现,你对自己和周围的人,理解变得更容易和宽广,你甚至会看到自己所处的历史、环境、社群、圈子、家庭等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也更多地而不再只是,把什么事情都归结于自己或者身边的人。
就好像,你对你的人生做了一次复盘,开启上帝视角,重新感受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亲眼看到自己是如何长大的,又是如何变成今天这样子,从而对自己有了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而那些埋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都被晒过了太阳,不会发霉。于是,你可以更阳光、坦诚、真实的接纳周遭的一切,我觉得除了自我认知,这件事对一个人心灵的成长也有莫大的帮助。
当你做完这些,对自己会有个基本清晰的认识,又清楚了自身的需求,再去重新思考前面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倘若依然没有答案,或许你该问自己一句,你希望别人为你的选择和人生负责任吗?
END 。By:蓝羽轩,2017.09.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