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师胜利
“你们银行人怎么是这样,国库券我点得准准的,怎么一到你们手里就少了50,这以后谁还敢跟你们打交道。”这已是三十年前的一个上午在我耳边响起的一句话。这句话使我第一次尝到了“委屈”二字的真正滋味,也使我人生最难忘的一次“委屈”,因此至今还记忆犹新。
那是在1989年陕西省农行系统在全辖推开“有价证券转存定期储蓄”业务,我被支行推荐为有价证券转存定期储蓄业务专干的一天上午,按照惯例,我收拾完营业室内外的卫生,早早地打开营业室门,正在摆放着自己的办公用具,一位矮胖的中年妇女站在我的柜台前,我急忙站起来说:“同志您是要办理转存吗?”那人点了点头说:“这是750元国库券”。
我接过国库券,以熟练的业务技能清点着,清点完后,我发现国库券比她在凭条上填的和嘴里说的数字少了50元,我拿起了凭条和国库券,很诚意的递给她,“您的国库券只有700元,请您再点点”。那人接过国库券一点,便大发雷庭:“你们银行人怎么是这样,国库券我点得准准的,怎么一到你们手里就少了50,这谁还敢跟你们打交道……”
她足足吵了有半个小时,我一言没发只是默默的承受着。营业室的主任来了,围观的群众也越来越多。怎么办?我心想,这是我今天办的第一笔业务,于是我抽出了办公抽屉,翻开自己的口袋让她看,依此想证明我的清白,但那人还是一口咬定她点的不会有错,事情还是继续僵持着。面对这难以收场的僵局,还是营业室主任见多识广,会处理事,出了高招,向她说:“您回家找找,如果找不着,这50元,我们给你赔。”就这样,这场事才算临时有了结局。
这个人怎么这么不讲理?她不仅不相信我们银行人,不相信我这个一向被单位人认为业务比较熟练、精通且较有发展前途的小伙子,而且也辱没了我们银行的信誉,辱没了我个人的人格。以后同志们会不会对我有看法?会不会远离我?要不是主任和同志们的劝阻,我非给她两句不可,中午我边上班边思考着。
上午回家我饭不想吃。到了下午,我上班脑子里想的第一件事,就是那人来了如果没找到钱怎么办,她可能又要在此吵闹了。我整整担心了一个下午,然而她却没有来。到了晚上,我长夜难以入眠,脑子里总是翻来复去的想着那件事。反正我没拿她的国库券,最后可能是由于这种正义感的支撑,才使我长夜难眠的脑子短暂地休息了一会儿。
第二天上班,我无心再象往常一样 打扫卫生、开门,只是坐在那里静静的发呆。不一会儿,一位同志说主任叫我,我的脑袋更大了,主任是不是要执问我到底拿没拿人家的国库券?那人回家是不是没找到,主任要我赔?在向主任办公室走的几分钟里,一连串的问号在我脑海中闪了个没停。
到了主任办公室,那位妇女突然出现在我眼前,我又是生气,又是高兴。生气地是她不相信银行人,辱没了我的人格,高兴的是见到她就有了还我清白的机会。于是没好气的和她打了声招呼。那人站起来,惭愧的说:“小同志,对不起,昨天错怪你了,我脾气不好,说话难听,请你原谅,我的国库券是让我孩子偷走了。这不,我回去追问他才承认了。”“啥?!”,我一听她的国库券找到了,兴奋的说:“没啥没啥,只要找到了就好。”
说着那人从口袋里掏出了9000元现金和昨天要转存的国库券让我给她存下。这时主任在一旁说:这回你可要点准呀!“说完我们三人一起大笑起来。
写完这篇文章后我想,如今在银行流行的“委屈奖“,大概是像我这样为了银行的利益自己却蒙受委屈的人太多且应该提倡的缘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