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蓝牙智能设备
今天鬼节,我也讲个鬼故事

今天鬼节,我也讲个鬼故事

作者: 启恒数码 | 来源:发表于2015-08-31 09:30 被阅读88次

    从前有个人

    他不买CCQ牌蓝牙音箱

    然后他死了

    不要取关我

    我不是广告狗

    ..............................

    今天我们也讲讲“中元节”即鬼节

    清代鬼节

    300多年前的某个月夜,初秋的霜气带着些微凉意,长安城内灯影重重,街头巷尾笑语盈盈,成群结队的小孩儿争相持着彩灯欢呼雀跃。这一夜,诗人庞垲恰在长安目睹此景,挥笔写下脍炙人口的《长安杂兴》:“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夜上九衢明。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这是清代的一个中元夜。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传说掌管地狱的地官会在这一天打开地狱之门,已故的祖先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因此,民间在这一天往往要设道场,施舍馒头给孤魂野鬼,还要烧香祭祀先祖,点燃河灯,照亮亡魂的幽冥之路。

    鬼节来历

    中元节是道教对民间“鬼节”的称呼。道教中有三元斋会,正月十五的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的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的下元为水官解厄日,这三日皆是忏悔罪愆的时日。三元斋会也是道教中传承历史悠久,影响极其深远的斋醮活动,具有浓厚的民间信仰特色。其中的中元节是为鬼神祈福赦罪的日子,宫观中多有普度斋醮的法会。

    道教的中元节大约兴盛于隋唐,而民间鬼节更早的历史渊源,则可以追溯到滥觞于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盂兰盆会。

    盂兰盆会本是佛教节日,又被称为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本是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供养佛僧,以救度恶道众生和过去七世父母。佛法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原,融汇儒道学说与宗族礼法,逐渐形成具有汉民族特色的中国化佛教。

    目前,我国关于盂兰盆会最早的记载,是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这一日,佛教信众将百味五果、香油锭烛等放置在盂兰盆中,供养十方诸佛及僧众。这种供养佛僧的功德,可以使逝去的七世父母脱离苦道,生在人天中享受福乐,也可以使现世的父母远离苦恼,健康长寿。

    根据西晋竺法护翻译的《佛说盂兰盆经》记载,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号称“神通第一”,他在刚证得六通的时候,以天眼观察,见到亡母堕落在饿鬼道中,瘦得形销骨立,饮食入口即化为火。目犍连尊者无力救度亡母,哀告释迦牟尼佛。世尊告诉他:在七月十五僧自恣时,将饭食、百味五果、香油锭烛、床敷卧具等甘美之物放在盆中,为过去七世的父母和现在父母供养十方大德僧众,可使过去父母离苦生天,现在父母安康福乐。

    鬼节发展

    佛教的盂兰盆会和道教的中元节演变为民俗节庆的“鬼节”,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从宫廷和寺观走向寻常百姓家。唐代中前期的帝王均重视盂兰盆斋。

    盂兰盆会不再限于寺观或者宫廷,市井村落皆举行斋会“祭祖”、“荐亡”,庄严肃穆的法事仪制逐渐吸收民间娱乐的形式。到清代时,各地的寺、庵、宫、观都会举行法会,并在街头巷尾设置高台诵经。街头巷尾演出《目连救母》的戏剧,并有民间艺人舞狮戏龙。到了晚上,则将纸扎的小船放入河中焚化,并点放水灯。各家各户在门外或路旁设瓜果、烧纸钱,祭祀先人,同时也祭祀孤魂野鬼。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以中元节为代表的宗教节日与传统民俗的结合,在民间产生巨大影响,并在历史中不断发生细微变化。佛道与民俗结合,镕铸进新的民俗意蕴,在相当程度上凝聚了人民的情感。同时,也隐含着人们对现实幸福的祈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天鬼节,我也讲个鬼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zk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