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我在媒体打临时工时,报道过臧天朔,其中一个细节让我念念不忘到如今:臧几岁时,其父就让其学音乐,并找了专业老师学钢琴。可惜臧天朔先天条件平庸,手指头比较短,所以这位老师并不愿意收他。
为了取悦老师,臧父大冬天里买了几斤上好的苹果,放在自行车车篓里,带着儿子去看老师。几岁的孩子,看着诱人的苹果,真想吃一个,可父亲最终还是拒绝了眼巴巴的儿子。
我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对这个细节刻骨铭心,也许是后来我也做了父亲,有了天赋也不出众的儿子,加上自己越混越无奈,因而领略了臧家父子当时况味复杂的心绪,也就越发忘不了这一细节。
早些年,北京很多像模像样的公家单位,会在元旦前夕举行迎新年联欢会,起初是自拉自唱的自娱班,后来随着社会风尚变迁,很多单位开始邀请有些名气的艺员来站台助演,让大家伙儿好好乐呵乐呵。
有一年,二中院请了七八个艺员来参加本单位的联欢会,其中有臧天朔。演出完毕,主办方给每人一个几千元的红包(当时南三环内的新房均价不过四千元),说大家辛苦了,咱法院是清水衙门,多了出不起,给大家发点儿车马费吧。别人都或高兴或不高兴地收下了,唯独臧天朔坚决不收,说你们为老百姓辛苦一年了,我为你们唱歌咋能收钱?任对方如何说,他到了儿也没收。阴差阳错,后来他犯事,就是在二中院过的堂。甚至有人说,就是在他那晚唱歌的那间法庭开的庭。我想,朋友讲这段故事,是想说臧天朔的性情,也是要感叹命运无常、造化弄人。
臧天朔天赋一般、家境一般,能有后来的成绩,肯定与其努力,以及性情、义气的禀赋有较大关系。他的后来的出事,恐也与性情、义气以及不愿服输的禀赋有莫大关联。
作为歌手,臧天朔作品不多,但至少有《朋友》至今仍被广为传唱。在中国这个能人遍地、有志人士满街乱串的国度里,牛叉过,哪怕牛叉过几天,也就永远是牛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