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

作者: 清风且徐行 | 来源:发表于2018-04-27 19:09 被阅读180次

一、导入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的《劝学》,看两千年前的荀子是如何鞭辟入里地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学习建议?

二、学习目标

现在,我们一起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是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用法,二是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三、作者简介

关于荀子的生平,大家都有哪些了解,现在我请一位同学为大家作介绍。很好,荀子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他认为人性本恶,因此只有通过后天学习才能够懂得礼义,人性才能改变,所以特别强调后天学习,劝学就体现了他的这种思想。

四、正字音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现在请大家齐声朗读本节课的重点字词。

五、正文讲解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全文,现在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意,遇到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看同学们读的都非常的投入、很有感情,哪位同学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读给大家听?好,最后排这位男生。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听。同学们觉得他读的怎么样,有没有同学能点评一下。穿黄衣服的女生,你来点评。嗯,他读的声音洪亮,非常投入。但是,有几处字音读错了。你能纠正一下吗?非常准确,请坐。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些个重要的字音一定要注意。同学,你再来读一遍这几个字音。

2、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听录音,注意重音、节奏、情感。

我看同学们还沉浸其中,现在请同学们以刚才的这种态度,大声朗读这边课文,一定要读准节奏、读出情感和节奏。

嗯,非常好,分角色朗读这篇课文。

男同学读的气势雄浑、阳刚有力,给你们点赞。女同学读的声音洪亮,请按细腻,更胜一筹。

3、同学读的都很好,看来预习都非常的到位,现在,请老师就来检查大家的字词和翻译。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老师提问,同学们回答。非常好,在这里老师强调几个。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的意思。它还有很多词意,比如动词断绝,超过,博见强志,过绝于人。形容词,偏远,古人地绝兵远。

而,而青于蓝,表示转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示顺从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这里均为定语后置。

2、本文是一篇论说性的文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板书:中心论点)对,学习不可以已,借君子之后说出了学习不可以停止。(板书:不可以已)。作者开篇就直接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要不断学习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回答这个问题。(板书:为何学习)

对,学习很重要。在这里,作者是如何阐述学习的重要意义的?

比喻论证。作者没有直接进行说教,而是通过五组比喻:“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 “輮木为轮”, “木受则直“”金就砺则利”展开论证。作者通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又通过车轮“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的改造,可以改变其原来的状态,同样,人经过后天学习同样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人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那么学习对个人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对,通过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矣,学习可以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3、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第三段,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哪句话?

对,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肢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通过学、思对比,跛望与登高对比,形象说明了学习的意义。

随后,作者又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进行比喻论证,说明要善于借助自然或工具的力量,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最后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也就是说那些有才德的君子,和普通人都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只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处界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4、既然学习非常重要,那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方法和态度呢?有没有同学能给大家总结(板书:如何学习)

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总结的很到位。

在第四段,作者通过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两个比喻,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并通过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累。正反对比,阐明学习必须不断积累。

随后,又通过朽木与金石对比,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最后,又通过蚓蟹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专心致志。这里作者为了增强论证的效果,通过对比,进一步增强论辩的力道。

纵观全文,从提出观点,到论证学习的重要性,提出学习应有的方法和态度,一气呵成,同时又运用比喻、对比论证,说理透彻、气势浑厚,体现出了荀子散文的特点。其中的比喻、对比论证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

六、小结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知识才能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只有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够具备。希望同学们能够持恒专一、脚踏实地,不断学习,成为谦谦君子。课下请同学们完成我们的课后作业,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下课。

七、板书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学习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如何学习:积累、坚持、专一

相关文章

  • 高考必背 高中14篇古诗文情境默写练习及答案

    (一)高中必背14篇 1 劝学 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劝学文

    古埃及父亲劝学语 荀子《劝学》 戴德《大戴礼记·劝学》 戴圣《小戴礼记·学记》 《汉乐府·长歌行》 诸葛亮 《诫子...

  • 【教学反思】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主场

    ——《孙权劝学》教后记 《孙权劝学》是一篇关于“劝学”类文章的名篇,部编教材为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

  • 劝学

    劝学 作者:荀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左应为“车”,原字...

  • 劝学

    走在路上看见满满一树红彤彤的花,灿灿的,艳艳的,在初夏的晨光中迎风摇曳,发出蔌蔌的声响,仿佛千百只火红的蝴蝶在树冠...

  • 劝学

    春光明媚照地球 中原大地好丰收 正是学习好时候 劝君莫要不入流

  • 劝学

  • 劝学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

  • 劝学

    值得用一生时间研修的一本书! 一个人可否去掉心中的杂念以及无用之物,一路前行而不受诱感,做到天人...

  • 劝学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今日不努力, 金秋唱悲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劝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bm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