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后记
【教学反思】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主场《孙权劝学》是一篇关于“劝学”类文章的名篇,部编教材为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内容。根据学习目标,将这篇文章设置为两课时内容。第一课时,主要以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为主。第二课时,则是以品析人物为主。
在备课时,就发现,这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课下注释特别详细。一篇不足二百字的文章,注释就有25个。所以,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心中产生,将学习的主场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注释自己完成文意疏通。因此上课时,在导入新课后,就让学生四人一组,自己进行字词积累。不可使用任何资料书,可将自己解决不了的字词,勾画出来,随后课堂交流。
在学生合作学习时,其实心里很是有些忐忑。因为,他们在初一阶段接触的古文很少,对古文阅读总是有种畏难情绪。而且还担心,一节课完成不了教学内容,对重点字词落不到实处。结果,学生用了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课文内容梳理。只有两三个组对个别字词有些疑惑,在课堂进行了交流后,就明确告诉我字词没问题了。
为了验证到底掌握的怎么样,所以我随机进行了字词抽查,效果确实不错。连“之、而”的文中用法也能知道。这下,才相信学生确实通过合作学习,已经掌握了基础的字词积累。看来,当课堂成为他们的主场时,所展现的潜力还是值得期待的。课后作业关于字词积累的练习,准确率还是不错的。
第二课时时,我就更加大胆的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有感情的分角色诵读。每组读三次,角色全都亲自体验一把。然后,再在课堂上交流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孙权,吕蒙,鲁肃。学生读书的兴趣很高,一时间,课堂上处处可闻朗朗读书声。用了半节课读课文,最后又用了十分钟交流读的感受,在交流中自然而然就明确了人物形象。学生读出的孙权是:有眼光,有气势,有温度的一个领导者。吕蒙则是一个有眼色,有魄力,有志向的上进者。鲁肃是一个幽默风趣的爱才者。
听着学生头头是道的展示,我在心里不由再次感慨:课堂成为学生的主场后,还是能够让我们看到他们的闪光点的。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让课堂上成为学生的主场。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学生的学习潜力是能被激发出来的。最后对学生进行了关于读书的思想教育,同时,让学生当堂劝了劝平时总是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
两节课下来,我讲的内容不多。主要还是学生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挖掘,内容没有面面俱到。但却觉得,这种方式可以再次尝试。当然,这节课还是有些遗憾,课前准备的拓展训练没有当堂完成。也没有学校规定的中考链接训练,背诵也没达标。设计其实有没有多少创意,而且还遗留一个关于“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的“乎”所表达的语气究竟是感叹还是反问的争议。但是,还是感觉学生和我都比较轻松。这,算不算也是一种收获?
【教学反思】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主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