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虚假的眼睛,用耳朵来聆听和感受这个世界。
作者周云蓬身上的标签首先是民谣歌手,然后是诗人,最后才是写作者。

“民谣诗人周云蓬的歌声沉静内敛,像湖面上轻轻推开的微微波澜,水面之下却暗涌着悲伤。”这是迷笛官方对他的评价。
与他的歌不同,老周的随笔看着随心、随意,没有虚假,更多的是真挚,乐观,踏实的文字后又有一丝戏谑。读时很轻松,没有一点负担。
翻着书,背景循环着老周的歌,一杯茶,一个下午,完美的夏日午后。
之前零星的在不同的杂志中看过几篇他的文字,从未细究,只觉得不一样。他的书这还是第一次读。
美好,可能是我能找到的唯一可以形容读这本书的感觉。
不浮夸、不张扬、不矫揉造作,沉静、纯粹、温暖,正是由于遮住双眼,才张开耳朵打开心灵,对于世界有另外一种不同于一般人的感受。
书中分成几个部分:旅途、音乐和诗书、其他。前面的都写的蛮好,后面几篇有点水,也还凑合。
作为一个号称热爱旅行的我来说,单谈谈旅行这Pa。
他的游记不可归类,太不一般,细腻、敏感,像是印象派的油画。大理,西藏,吴哥窟,伊斯坦布尔,纽约,这些地方我也都曾去过,但相比缺少了很多感受。
我的每次旅行都太过匆匆,倒不一定是时间短,而是焦急的状态。是不是大城市待得久了,走路也总是像在赶路,赶公交赶地铁赶早晚高峰。
突然离开城市,也很难一下子放缓下来,从那个紧的状态出来。
总是着急的打卡各种著名、非著名景点或网红地,总是不能停歇下来,好好的,安安静静的在坐上一天,用手抚摸千年前的石头,打开耳朵去倾听鸟的歌唱、风的吟诵、大海教堂里的祈祷。
一旦停下,意念里总有个小人催着你走啊走啊,前面还有更多更好更美的风景,下个拐角还有别样的体验不可错过。
心里想着,这个城市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来了,所以总是企图用脚步把所有的地方都丈量一遍,一次看个够,不想错过任何一处旅行书或攻略上提及的地方。可现实是,你总要错过一些什么,在回到家的时候才会发现。
于是,只能在名人故居、历史遗迹、名山大川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拍上几张千篇一律的照片。深层次的心灵感受,更多的是来自旅行前书本里的想象,和到家后闲暇时重新整理照片时的反刍。
“失明的灵魂更加自由”。下次旅行一定要放缓脚步,静下来,闭上眼,调动其他器官来感受这个美好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