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梨园旧戏无人续?且看水袖轻舞长歌似酒香

梨园旧戏无人续?且看水袖轻舞长歌似酒香

作者: 澜沧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2-07 15:45 被阅读0次

    什么时候我们的国粹成了老年人的专属了?为什么没有年轻人愿意来剧院上一出戏呢?

    张子禾想不明白。这也不是她一个打小跟着爷爷混戏台的少女能明白的事儿。

    在大伙儿都经历过的青春期里,是戏剧让张子禾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一亩三分地。少女时期的莽撞和细腻的心思因为寄托在这小小的戏台上,才没有闹出惊天动地的怪事儿。

    不过,平静只是她多年串戏落下的“职业病”,只有她自己知道,在波澜不惊的神情之下,她有着对戏曲传承与发展的深深忧虑:同样是传统艺术,为什么相声经久不衰?戏曲就逐渐沦为要被供在博物馆里的艺术了?

    少年总是对热爱的事物有一种莫名的执着。带着对热爱事物日渐凋零现状的不甘,张子禾憋着劲儿学习,终于考上了国内戏剧学院中的顶尖高校中国戏曲学院(下文称“国戏”)。在这个艺术的大熔炉里,她遇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4位“同行”,更找到了为之坚持一生的“真理”——传承、发扬中国的戏曲艺术,挽救传统文化于危亡。

    一、月初升:伶人上妆

    我,张子禾,国戏的大一新生,从小跟着河北梆子戏老戏骨的爷爷学习戏曲,行当是“武生”。

    如今来到国戏,我没有继续在梆子戏方面深造,而是选择了影响力更广泛的京剧作为自己的专业。行当上,我也不再继续扮“生角”,而是进入了和我短发、飒爽英姿完全相反,需要展现女性柔软一面的“青衣”。

    不论是熟识我的还是初识我的人,都不免为我的选择捏了一把汗——太冒险了!

     

    “冒险”正是我大学生活的底色。没有开拓创新的铤而走险,戏曲艺术就只能在沉默中走向消亡。这绝不是像我一样热爱着戏曲的人所愿看到的。我们也不能老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该我们承担的就得义无反顾地去做。

    二、夜未央:胡琴声扬

    大一上学期开学没多久,我就和宿舍里的集美们热络了起来,尤其是和“老北京”许图和“学霸”卢小语。她们一个是民乐系的,一个是戏剧导演系的,虽和我专业不同,但我们都对戏曲的传承与创新有着不谋而合的想法。

    我喜欢许图为着戏曲不轻言放弃的态度和用心钻研的精神。

    许图小时候也和我一样系统地学习戏曲的知识,可惜,变声期让她的嗓子不再适合唱戏,她不得不放弃她好不容易从长辈那儿争取来的学习机会。不过,她没有因此远离戏曲,而是选择了不靠嗓子“开跑”的赛道——民乐——换种方式留在了戏曲的赛场上。

    我也欣赏卢小语默默发力、开拓创新的做事方式。

    好几次我们宿舍的戏曲创作活动,多亏了她为我们的原创曲子填词、布景,这才有了更精彩的呈现效果。

    不过,让我更印象深刻的是她对戏曲传承说过的一番话,正是这番来自“旁观者”的话,让彼时急于寻找戏曲创新方式的我醍醐灌顶。

    卢小语认为:现有的戏本因为受制于创作年代的思想封闭,导致内容上少了当下环境的宽松与自由,尤其是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还停留在过去历史的僵化中。戏曲作为一种单纯靠人物刻画的张力吸引观众的艺术,没有了对人性复杂而深刻的现状的理解,就会深陷在样板化、脸谱化的人物设计中,难以让观众对人物角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后来,沿着这个思路深入思考,我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新的戏曲创作中,并联合我们宿舍的姐妹们一起原创了《鬓边花》这个视频,将传统的戏腔应用在歌曲的演绎上,一经发布就在网络上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然而,我到底高估了行业内一些坚持传统的人对创新的包容程度。作品经过学校账号的发布,引发了戏曲创新的“呛声”浪潮。这番打击让我和我的宿舍姐妹们斗志消沉了一段时间,我开始对自己坚持的路产生了迷茫......

    三、月倚墙弦温人聚

    感谢我的生命中,还有爷爷那样知我懂我的长辈,也有刘蜀昀老师那样护我助我的良师。

    他们一个将我拉到人流量大的广场上露天表演,让我明白了老百姓知道什么是好东西,自古皆是如此的道理,一个在课堂上严厉训斥,让我懂得了试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半途而废、自暴自弃,沉沦中丧失希望的光的哲理

    我想起了政治课上学习到的:真理从来都不是直线上升的,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呈螺旋状上升的。因此,我不能全盘否认了自己为创新做的努力,而应该乐观地看待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以自身的努力为起点,展望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想通这一点,我又重燃了斗志,并牵头开始了戏曲新创。这一次,我认真地将戏曲艺术融入当下人的生活中,利用从小给我搭戏的小舒姐提供的“互动创意”,将全新风格的“杜十娘”带入观众的视线。

    在这个新编的故事里,杜十娘除了保留原有的命运线、沉江自尽以外,我们还根据杜十娘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深挖了女性摆脱封建束缚、自立自强的可能,为杜十娘画出了另一条更符合当下社会喜闻乐见的“大女主”人设的命运线。

    两条人生路线互相交织在整个戏曲里。每一个杜十娘人生选择的关头,不是由戏本,而是由观众自己选择自己想要看到的人生。这个创作相当符合需要自主把握人生选择的现代环境,利用网络传播的方式更是打破了演出场地固定的限制。

    如此一来,人们来听戏,不再是透过老戏骨们的身影怀念将演将息的传统艺术,也不是透过舞台上的唱念做打怀念日渐老去的生命时光。

    人们可以从戏曲里学到新时代的为人处世和生存哲理,相当于是把脑海中对人生的描画呈现在视觉、听觉的艺术上。这是戏曲涅槃重生的意义,也是传统艺术之火持续燃烧的生生不息。

    这是95后雁北堂签约作家、有着六年学戏经历的辽宁作家邵子岐创作的戏曲小说《国风少女》

    比起略带调皮、青春感十足的书名,故事里沉淀的戏曲知识才真正让读者嗅到来自历史深巷飘出的悠悠酒香。

    每一处台上台下的描写无不体现着专业人士的知识积淀与亲身感悟,这些属于邵子岐一个人的独特体验,通过灵动的文字化作一条连接传统文化与我们之间的纽带。文里文外,那些热爱着戏曲的身影都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为这项古老的传统艺术发声。

    也许,我们距离梨园薪火相传的盛世还有长远的一段行程,这段路也并不总是风平浪静的。但是,有着崇高理想的青年人,不会在风浪的击打下轻易倒下。愈加猛烈的风浪只能是对他们前进决心的一次又一次考验,那份刻入骨髓深处的热爱,将会持续推动他们向自己的目标奔跑。

    梨园烟火从未熄灭,且看新时代的年轻人如何用一腔热血酝酿出醉人的酒香长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梨园旧戏无人续?且看水袖轻舞长歌似酒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em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