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肖老师的口不择言,是爱之深责之切吗?真正可怕的是她的价值观

肖老师的口不择言,是爱之深责之切吗?真正可怕的是她的价值观

作者: 柚妈充电屋 | 来源:发表于2021-02-28 23:01 被阅读0次

    近几日天津一位肖姓老师的录音火了。据传是学生上课捣乱,肖老师训斥学生:“你妈妈挣多少钱哪?你爸爸能挣多少钱呢?别怪我瞧不起你,某某同学妈妈一年挣的比你妈妈50年挣的都多。你们素质是一样的么,能一样吗?这不可能一样……”

    这段录音被传到网络上,引起极大的反响,相关部门也成立调查组。没过多久,网上出现一段疑似该教师的道歉信息,说得很深明大义。

    image

    道歉信息说,“(录音火了)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孩子,老师向你道歉,你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我不会找你,我依旧会把你当成自己的孩子教育。你们不努力,就会不如你们的父母,就会阶层下移

    这段道歉信息的前半段,是让孩子不要有压力,看起来还挺感人。最后一句,看起来也是为孩子好,你们不努力,就会阶层下移。肖老师的话,算爱之深责之切吗?

    肖老师的话也许是口不择言,以贬低孩子的父母来激发孩子的斗志,听着刺耳,想着揪心。但更可怕的,是肖老师的价值观:让孩子接受教育,就是为了比父母更成功,就是为了阶层上移吗?

    image

    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人上人吗?

    有句话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家长们倾注了满腔热血,早出晚归辛苦工作。

    好的教育,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明码标价的。名师的补习班几百块一节课,排名前十的学区房十几万一平米。为了让孩子得到好的教育,家长们疲于奔命,忙得昏天暗地,为学区房补习费而努力。

    可是,当你为好的教育奋力打拼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你期望好教育带给孩子什么?让孩子接受教育又是为了什么?

    image

    在很多人眼里,让孩子接受教育,是为了比父母更成功,为了实现阶层跨越。就像疑似的道歉信息里写的,你不努力,就会不如父母,就会阶层下移。

    现实却是,很多看起来成功的父母,未必能养出比他们更成功的孩子。清北毕业的父母,孩子不一定考得上清北,可能连985都考着费劲。父母在某个领域已经有所建树,孩子再努力也比不上父母。不如父母,无法实现阶层上移,教育就失败了吗?

    电视剧《虎妈猫爸》里,赵薇扮演的虎妈毕胜男,不顾全家反对买昂贵的学区房,为让女儿上名校还延迟一年入学,为让孩子适应名校生活提前演练,最终因压力过大导致孩子心理产生问题,家庭也陷入危机。

    image

    教育,不应该带着功利心。卢梭认为,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让孩子接受教育,是为了让孩子的天性得到更好的释放,让孩子的各项能力得到提升,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

    接受良好教育的孩子,可能会考上名校,赚大钱,可能会功成名就,实现阶层的跨越。但这些,是成长的自然后果,而不应该是教育追求的目标。

    image

    教育即生长,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

    接受教育即生长,不报其他目的,会帮我们减少很多焦虑,也会让肖老师们建立新的教育理念。

    现在的教育,就是太功利化,从上到下都是分数和排名决定地位。好老师,一定是班级成绩最好的,好学校,一定是各项分数最高的。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只有分数可以量化,学生的德行、心理健康、创造能力适应能力等,反而无法评价。

    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如果只把目光局限在这些量化的指标上,会让教育迷失基本的方向。

    image

    四川有个考霸叫张非,他考上的大学,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第一年高考 他考上一所邮电学校,但因为贪玩,读两年被劝退了。2002年,他复读考上复旦,但他看不上,又复读一年,考上北大。在北大他又开始放飞自我,7门学科不及格,又被劝退。

    他再次复读,2005年以理科状元身份被清华录取,又因为没能修完所有科目而被劝退。

    2007年,再次复读,再次考入清华,又陷入网瘾,学校和家长多发疏导才勉强毕业。毕业后再考研,初试通过,复试被刷,原因是他多次被劝退,没有导师敢接受他。

    image

    论考试,张非绝对是强者,可实际生活中呢?他却是极度缺乏自控,属于典型的高分低能。教育的意义,不是培育考试机器。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长张桂梅说,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她在这些大山的女孩身上,倾注了全部心血,她让这些女孩免费上学,让她们走出大山,看到更大的世界。

    张桂梅从不说这些女孩是贫困女孩,她说她们是大山里的女孩。她办女高的目的,也不是让这些女孩跨越阶层,而是让她们成为更好的人。

    image

    教育,能让人有更开阔的视野,有颗更豁达的心。见得多才能看得远,不会为了一颗糖一句话,钻进死胡同不可自拔。

    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而不是考100分赚100万。不管你身处什么阶层,都不要赋予教育太多功利的目标。这样的目标,给予孩子的只能是压力。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分数和名词的复合体。

    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步成长,都是教育的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肖老师的口不择言,是爱之深责之切吗?真正可怕的是她的价值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gn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