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兼老乡A最近很郁闷。
实事求是的说,他工作认真负责,勤奋踏实,专业能力扎实,工作几年来有了不少研发成果。
在同龄人中,算是业绩卓越的。
而且和竞争者相比,他的学历更高,在科研型企业也是加分项。
所以公司新一波的人事调整,几个熟悉的同事都认定了肯定有他,只有我不那么笃定,但也希望老乡好运。
但结果揭晓,他“意外”败给了B。
从感情上来说,我是支持他的。
但如果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也能理解公司的决定。
虽然B学历比他低,但成果并不比他少,成果展示也屡次荣获各级奖项。
和A更多专注于业务不同,B对公司各项业务都会有意识的了解和关注。
这只是我看得见的地方,我看不见的地方,比如他们和领导互动方式,细节上的不同就更多了。
如果B的专业能力明显逊色,升职机会非A莫属。
但两者业务都强的情况下,非业务方面的能力反而成为决定因素。
毕竟,职场比拼从来不仅仅是单看业务能力。
与其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不如说机会是给能够赢得上级信任的人。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赢得上级信任?
套用一个流行词汇:靠谱。
“股神”巴菲特曾说:
“靠谱,是比聪明更重要的品质。”
靠谱意味着安全,意味着确定性,意味着“他办事,我放心。”
试问,这样的人谁不喜欢呢?
从心理学角度,每个人潜意识里都在寻求安全感,或说是确定性。
我们经常在商品品质或购物体验良好的商铺重复进行购物行为。
这正是基于对其商品或服务的认可,并相信能得到和上次一样的满足感。
专栏《硅谷来信》中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医生曾经和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斯坦福医学院的知名教授聊过,名医和一般的好医生有什么不同。
这些人给他的答案很一致:
名医和一般好医生并不是前者能治好、后者治不好的却别;
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的治疗效果是可以预期的,是稳定的。
因此,病人找他们放心。
可见,可预期的、稳定的,是靠谱的基本特征。
职场上的管理者也不例外。
虽然通常认为,员工才是弱势群体,领导们还差安全感吗?
其实还真需要。
每一条任务链中,如果说基层员工处于最末端,则级别越高的管理者越靠近前段。
他们对任务链的形态结构、进展结果等具体情况也就越不了解。
与此同时,任何宏伟计划,在基层员工眼里越不过是工作,只管按部就班做就是了。
但对前端人员来说,意义却可能宏伟得多。
由此,任务链越长,任务越重大,前端管理者对确定性的需求也就越大。
因此,他们对作为“确定性”主要来源的直接下级,选择必然是慎重的,考察必然是全面的:
需要业务能力过硬解决具体问题;
需要协调能力良好以有效调动资源;
需要他们能够持续及时反馈以随时了解掌控过程;
需要他们认可并准备理解他的理念设计或战略意图,以保证方向不偏离……
具体来说,管理者追求的“确定性”主要通过过程可控性和结果可控性两个方面来保证。
《走向共和》电视剧里,李鸿章有句台词令我印象深刻。
有人弹劾他包庇下属邓世昌,他反驳说:
“我不用自己的人,难道要用一些总是反对我和跟我唱对台戏的人吗?”
和自己理念、步调一致,是领导眼里最基本的靠谱。
以此为基础才能保证最终结果的不偏离。(所以领导们爱用“自己人”是有理论依据的)
“业务能力强”、“能独当一面”等是结果可控性的重要保证。
但这里强调的业务能力又不单只是业务能力,还有持续稳定发挥的能力。
比如,遇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搭档,遇到一个充满挑战的项目,遇到情绪低落时……
是不是依然能够不只是“完成”,而是“完成好”甚至“超预期完成”?
彭蕾曾说,一个合格的人才,必须皮实。
一个人只有皮实了,才能持续性靠谱。
而常说的“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强调的则是过程可控性。
《哈佛学不到》有句话:
“谁经常向我汇报工作,谁就在努力工作—而相反地,谁不经常汇报工作,谁就没努力工作。”
虽有些夸张,却真实反映了领导们对过程确定性掌控的渴望。
遗憾的是,很多职场新人甚至工作多年的老员工都不明白主动汇报的重要性。
总以为领导交办的工作,只要完成就好了,汇不汇报并不重要。
或总是等到领导问起才汇报,领导不问就不汇报。
完全不顾领导们希望及时了解进度、掌控过程的心情。
久而久之,“不靠谱”的帽子给你戴上了,升职加薪也就没戏了。
由此可知,在影响上级信任感的因素中,通常谈的最多的业务能力、专业技能,其实只占据一席之地。
业务能力强,只是靠谱的一部分。
就如同经济学里,价格总会围绕价值波动一样,职场里职位晋升同样有规律可循:
职位的波动不是以“专业能力”而是“综合靠谱能力”为基础。
所以,我对老乡的失利深表遗憾的同时,更希望他能早日明白这个道理,全面提升领导眼里的“靠谱”能力。
希望职场上每一个不甘平庸的人,都学会去修炼自己的“综合靠谱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