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 | 我活得越来越像自己

随笔 | 我活得越来越像自己

作者: 雅然爱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18-03-04 17:38 被阅读21次
    图片来自flower lib

    今年1月,我开始在豆瓣上记录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我发现,去记录是一件好事,不仅仅能让自己知道读过哪些书,看过哪些电影,并且可以在短评中简要地写下书本或电影给自己带来的最深刻的、最受触动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往往深刻地影响了自己的内在,从而进一步影响外在行为。

    我也常常在生活中觉察和思考,这段时间的觉察和思考比以往更多了,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态度也越来越明晰。

    可以说,书本和电影给我带来的感受,以及对日常生活的觉察和思考,让我开始活得越来越像自己了。

    关于生活的思考

    前段时间,看到娟娟写的一篇文章,说她在15年的时候,给自己写下的关键词是“优雅、稳重、成熟、美丽、端庄”,因此在言行上、行为上和着装上都朝着这方面来行动。

    她买了看起来稳重干练的衣服,也买了优雅气质的裙子,更买了美丽的高跟鞋,但穿过的次数一只手掌也能数过来。

    后来,她意识到,活出自己的内在感觉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觉得这个社会觉得要活出什么样子。

    这篇文章仿佛一下子点醒了我,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气质,这种气质是由你的内在所散发出来的,当你的衣着打扮和你内在所散发出来的气质不一致时,就会不自在,不舒服。就像那些跟风买的衣服,穿了没几次,就会被闲置。

    所以,现在买衣服、鞋子或者包包,都会先考虑是否会让我感觉到舒服和怦然心动,不再因为便宜,也不再因为看别人穿得好看而买。

    一件你真正喜欢的衣服,穿起来也会是舒服、自在的,并且反过来你也会好好地爱护它、珍惜它。这,也许也是一种良性的循环吧!

    身边有些已经结婚生子的同学,朋友圈里常常会发孩子的照片,并配上很合乎她一贯性格的话,孩子的照片和父母的衣着以及性格,某种程度上都是相似的。只是,我会想,如果是我,我会发这样的图文吗?

    当然,是不会的,图也好,文也好,都与我的性格太不相像了。我想起了一位在微博知道的她然后加了微信的“熟悉的陌生人”,朋友圈里都是亲手做的美美的蛋糕以及孩子的生活日常,一种日式的美好,可以说是美好生活的范本了,那才是我想要的,而且也会影响孩子的审美,就是在生活中通过家居布置、做的蛋糕的式样、以及盛的器皿...无形之中培养了孩子的审美。

    小城市里前两年开了一家花店,花被包装设计得很漂亮, 于是,仿佛小城里的大部分年轻人都知道有这样一家花店,每到节日,花束都会被火爆预定,朋友圈里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她家的照片。

    可是,看得多了,仿佛有种视觉疲劳,虽然色彩搭配还是很美,但觉得过度包装了。我反而更喜欢自然野趣一点的,不需要过多的包装,随手拿起几支散枝,就已经很美 ,回到家插到花瓶里,无论放在哪里都好看,也不用占据过多的位置,真心觉得,现在无论花束还是食物,都被过度包装了。

    包装虽然会锦上添花,但回到家以后,把厚厚的一层又一层的包装纸卸掉,也未免是一种负担和浪费,在保持花束自然美感的同时去改进精简包装,更是上策。

    过年的时候,找了一个空闲的上午在家里做核桃酥。核桃酥是头露老师的作品,在下厨房里有线上的课程。一大早就起床去市场买猪板油,炸猪油,剥核桃,烤脆,红枣去核蒸熟捣烂,与红豆沙混合均匀后加入核桃,分剂作为馅心。然后开始揉面,制作干油酥和水油皮,面揉好醒好后,开酥,包馅心,做造型。

    馅心做了十个的分量,于是在我完成最后一个核桃酥时,已经中午十二点多了。烤好后,断断续续地吃了四个,馅还是挺好吃的,但皮不酥,不知道是哪个步骤出了问题,尽管不酥,但还是觉得好吃。

    后来把剩下的六个拍照发了朋友圈,晚上到表姐家吃饭时就带了三个过去。表姐们总是疑惑为什么不多做一些,当我告诉她们制作用时时,其中一个表姐说:“肯定是爸妈不在家,自己一个人在家无聊没事干就找这些费工夫的事干。”我听了,淡然一笑,没有反驳。因为我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做这样一件事情。

    就像前两年,有次,朋友发了一些蛋糕的照片过来,问我:“你是不是喜欢这种蛋糕啊?”朋友发的蛋糕照片,就是普通的私房蛋糕照片,当然比小城普通烘焙店里的要好看和健康,在还没有亲眼见过更美的蛋糕时,收到这样一个蛋糕也会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只是,如果问我:“你是不是喜欢这种蛋糕啊?”这个问题时,答案就不是了。毕竟说到喜欢,谁都喜欢更美的东西。美到像真花般的糖花,韩式自然系裱花...俨然艺术品,美得不可方物,又或者是略微朴素的日式蛋糕甜点,注重优质健康的食材和制作手法,没有过多的装点,却又很美,不会有略显庸俗的过多色彩。

    当你看到过更美的事物时,你心里对某事物的标准就和别人不一样了。

    关于金钱的思考

    元宵节晚上,父亲和几位同事朋友去看一位本地歌手的演唱会,父亲说门票要70元。听起来父亲应该觉得这门票不算便宜。想到自己,平时看场电影也去了一半,外出吃顿饭有时也不止这个价钱了。前段时间,宫崎骏音乐演奏会也来这边的小城了,门票有几十块的,也有一百多块的,一开始是想买一百多块的,问了朋友后,说买几十块就可以了,就买了几十块的。

    最近每天都去菜市场买菜,每每问及价格,都会觉得有点贵啊,普通的一顿菜,少则十来二十块,多则几十块,忽然惊觉,一个月的伙食费都不少。

    看着卡里的金额越来越少,莫名觉得心慌,于是开始反思自己的消费习惯。

    现在买东西也不再像之前那么“豪气”了,看个电影也会先考虑一下,也不敢再随意地买衣服、出去玩,也开始学会了珍惜。

    看纪录片《极地》的时候,有一句对白特别让人感动,爷爷对孙子说:“盐很少,我们不能全部拿走,还会有很多人过来,如果我们都拿走了,别人就没有了,只够我们食用就可以了,不可以贪得无厌的。”

    人是应该要学会惜福的,金钱也一样,来之不易,也该学会珍惜。身边的物品也是,买少一点,买好一点,买自己真正喜欢的、怦然心动的,然后好好地对待它们,珍惜它们。

    关于健康的思考

    人会越发地关注起自己的健康,觉得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也许是看了《臣服实验》,我比先前更有勇气地去面对生命中的一切,不管生命中出现了什么,都应该臣服于它,面对它,不应该选择逃避。

    现在每天去买菜,都会有意识地多买不同的蔬菜,减少肉的分量,也不那么爱吃肉了,更偏好于蔬食料理。但我还不能做到戒掉碳酸饮料,以后,面对碳酸饮料还是主动说不吧!面对不能吃或不想吃的上火、油腻、重口味食物,也要主动说不。

    很多东西都需要通过自律换来。

    为什么说活得越来越像自己了呢?因为对很多事情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自己能够辨别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而不是别人说怎样就怎样或是随便,然而,这只是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 | 我活得越来越像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kq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