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将情感凝结成湿重或浓墨的云、滂沱或迷蒙的雨、萧瑟或呼啸的风,结束稳定的、温暖的、聚合的氛围和关系,将人推向未知的、苍茫的、冷漠的未来。“别离”,有告别,有疏离,动人心底脆弱的弦。
年少时,害怕别离,会刻意躲开离别时刻。曾经认真与自己对话,想探究内心惧怕的到底是什么,不敢袒露情感的脆弱柔软?不敢表达对他人的依赖重视?害怕情感不被认可回应?害怕倔强冷静的外壳一旦褪下、就再也无法披挂?那时,笃定自己仅能握住的,就是一腔孤勇、一脸无畏。
青年以及中年,奔忙着,一段又一段,一程又一程,哪里顾得上告别啊?离开小镇,离开县城,离开寒冷,离开江南,离开巴塞……求学是毕业报到,就业是报到入职。哪能体会离情和别绪呢?橡皮筏被激流推向下一段,水花飞溅,忐忑颠簸。
算是安稳了吧?过着平常的日子,停在平凡的位置,不经意开始告别,接受疏离。跟父母聊天,偶尔知晓小时熟识的邻居长辈离世的消息;跟近亲视频,眼见着脑海中美丽或潇洒的形象走向衰老;刷公众号消息,每每唏嘘圈内学者律师的英年凋零……最终印证的,是我也不年轻了。
与别离和解了吧。反正,不经意就会撞见——它在小巷拐角,等我。
接受孩子长大、急于驶向广阔的海域。他顾不上道别,就汇入同伴,奔向远方,像极了当年的自己。失落,不如欣喜。抱怨,不如赞赏。
接受学生毕业、艰辛又勇敢走向职场吧。他/她那么好,那么勤奋,那么谦逊。除了一餐饭、一个拥抱、一点琐碎的嘱咐、我别无相赠。飞吧,我在原地,目送着你。
曾经,经过你们的伤感、慌乱、窘迫、勇敢、进取。眼中有光,心中有火。我们都要感谢自己,真诚地走着青春、找着自己,活这一辈子。
别离怕什么,我们正青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