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142704/a89c18da572b9376.jpg)
终于等到你,一个小时的公益讲座,我满心欢喜;一场《我的写作及投稿经验》分享,我期待已久。主讲人是广州市小学教师王弯弯老师,是青年教师心目中的励志人物,也是我这个中年教师仰慕的好榜样。
和弯弯老师的缘份,始于弯弯老师也是河南人,让我倍感亲切。我和盘托出,“我是一名乡村教师。”她说,“我也是!”我俩找到共同语言。
平台很小,但她的名气却很大!她的成长之路,就是在孤独、寂寞与坚持中,通过教育写作,为自己赢得更多教育资源,有了势如破竹的力量爆发!
2022年,她在《中国教师报》《德育报》《星教师》《江西教育》等报刊发表文章12篇,还经常受邀为全国教师做写作经验分享。
为什么要进行教育写作?相信走在教育写作路上的你和我,经常困惑与徘徊;怎样进行教育写作?迷茫中的我们,如有高人能为我们指点迷津,那将踏上教育写作的快车道。邮箱投稿的实用攻略?小细节,大学问。这是弯弯老师投稿41篇、篇篇被退的实践经验。教育写作给我带来哪些影响?当然,不仅是闪闪发亮的弯弯老师,更多的是专业成长的底气与荣耀,以及随之而来的良性循环。
弯弯老师为我们梳理教育写作的路径:及时梳理实践经验,记录反省每日所得,增强问题意识,注重输入与输出相平衡。对照下来,我所谓的“写作”,实际上是浅层次的记录而已。输入远远小于输出,涉猎不广,所以实践不深,更谈不上实践经验。问题意识不强,归根结底还是阅读跟不上,眼界不开阔,思维固化,老是在老路上打转,不能觉察新问题,或惯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
华应龙老师说,你每阅读800字,才能换算成笔下的1个字。持续的大量阅读,才能带来妙笔生花,才能带来真正的思想成长。
接下来的日子里,刻意训练自己,保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扩大阅读视野,根据不同内容,粗读、细读和精读相结合,边读边记读书笔记。只有输入大于输出,只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才有“清如许”的“半亩方塘”!
邂逅“挺且直”的弯弯老师,是我职业生涯的幸事。弯弯老师,将成为我成长路上的一面红色旗帜,指引我在教育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自己,更加蓬勃!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42704/71b2b094c7acdcb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