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借景寄情

借景寄情

作者: 梅花瓣 | 来源:发表于2018-07-13 12:41 被阅读2次

戴着面纱的不一定都是人,

天地和山水之间,

也会有遮遮掩掩的时候。

看不透,未必是坏事,

看透了,也不总是好事,

只是身缘其中的,

你是这样的一种心情,

但愿清澈的,

除了没被污染的水,

还有我的,你的,她的眼眸。

不想掺上杂质,

留一段心路行舟。

即使去不了天涯海角,

也能在水面上标上音符,

为自己浅吟轻奏。

那一刻,那一人,

曾经绕着山边水岸,

闲看烟雾缭绕,

试想着篱边有绿肥红瘦。

撒一把时光,

就让她在身后停留。

不要再问是为谁,

只因我心,已经拥有。

……
2014.8.8

相关文章

  • 借景寄情

    戴着面纱的不一定都是人, 天地和山水之间, 也会有遮遮掩掩的时候。 看不透,未必是坏事, 看透了,也不总是好事, ...

  • 云游敦煌之十七——隐图

    2020.3.24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但凡小有能力的人,都希望借景抒怀,寄情于山水,忘却凡俗之事,沉湎于桃源...

  • 语文笔记(下)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 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

  • 寄情于景

    设备:奥林巴斯EM10

  • 寄情于景

    天灰蒙蒙的,风肆意挥霍着树叶。

  • 2020-05-24

    写诗 歌词:场景➕动词(寄情于景) 漂亮的词

  • 亲近草木,爱上生活,相看两不厌。

    人活一世,或寄情于人,或寄情于物,或寄情于山水;亦或寄情于某一种爱好,书法、绘画、音乐等。 移情于物,移情于景,精...

  • 贝壳亲子丨在“道歉”面前,含蓄一文不值

    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以“含蓄”为美,借物抒情、寄情于景讲求意不直叙,情不明露。这样的含蓄除了表现在文化作品里...

  • 借 景

  • 借景

    “夫借景,园林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 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作者说跟作画是一样的,我首先想到的是摄影,毕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借景寄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uj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