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以为人生很长,可是,没觉得走多久,蓦然回首,来时路已蜿蜒曲折,看不到尽头。而自己,已不再青春年少。
斑驳的往事,洒满来时路;意犹未尽的曾经,定格在往昔,却再也,回不去了。
一路走来,总觉得有太多的遗憾,太多的迷惘。
幸运的是,有几个瞬间让自己学会了成长,懂得了思索人生,懂得了珍惜岁月。
喜欢一位名人的话: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
何必执着于回不去的曾经!凋谢的花朵再美,也不可能再飞回枝头绽放;往昔再难忘,也不可能牵住岁月前行的脚步。
往事,该忘的忘,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失去的人,别去惦记;离开的人,别去挽留;学会和往事说一声再见,学会对旧人说一句祝福。
此情可待成追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往事不回头,余生记得好好走。
余生还有多长,没有谁知道。
从出生开始,幕布徐徐拉开,人生的舞台就开始上演。不以自己意志转移地长大,猝然而至的欢喜与悲伤。蓦然回首,马上就要进入中年。
不同的年龄,心性真的会不一样。
幼年时的痛苦与欢乐更多在当下,脸上挂着刚哭过的眼泪,一点也不影响下一秒的咧嘴大笑。
少年时的不羁与热忱常常外显为张狂,一切皆有可能,自身豪情万丈。
青年时的梦想与梦碎宛如炼狱之火,平衡与妥协大概也是从这里开始。
中年之不惑,实在是看见了各种身不由己,无数次惘然一声叹息后,发现很多事情不必着急。在时光面前,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人和事,都可能慢慢变淡;成就与成功,除了感动自己的努力,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
而立之年的激情慢慢褪去,人归于平淡与平静的分水岭。不甘心,各种折腾,不断证明自己还年轻……
曾经是多么热爱鲜花和掌声,他人的欣赏与赞美,某一天忽然明白,所谓独特的人生演绎,自己是唯一的演员,也是唯一不会远离的观众。
懂得自己笑容之下的隐忍,坚强掩盖的脆弱,光鲜背后的千疮百孔……那个人,也只能是自己。
那么还向外求什么呢?求而不得才是痛苦的根源。
放慢脚步,调养身心,在分秒不停流逝的时光里,做一个愉悦自己的人。
遇到不同意见,不必急着反驳,每个人有自己的成长经历,思维定势,形成行为模式。对自己说:“他只是一个和我不一样的人。”还可以说:“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旅程。”
所谓犯错与受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谁不是在犯错中找寻更好的路径,受苦也许是珍惜的缘起。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爱他如其所是;对一个人最好的尊重是:尊重他旅程中所有的发生,尊重他独一无二的命运。
人到中年,注意力焦点从外转向内在,从他人转向自身。除了公序良知的坚持,其他事情大可以更淡然。在不愉悦的事情上修自己的接纳力,在悦性的事情上修欣赏与赞美的抱持力。
一个敢于向世界说不的人,如果修炼得同时也能向世界说是,也许就学会了既保持自己独特个性,又能和世界和谐共处。
现在的我,大多数时间是安静的,就想安静地守着自己。将琐碎的日子过得有趣,并没有太多刻意。能够安静,是因为体验过繁华与喧闹,追逐过成功与荣耀。该犯的错,该踩的坑,一样也没少。少年张狂过,青年疯狂过。如今慢慢少了争心,反而享受光阴如禅,再大的事情在喝完一壶茶后,波澜不惊。
没有一棵大树,会和小草争阳光雨露及大地。看到自己的局限性,也就体谅了他人的局限性。我终于在时光面前,接纳了自己有所不能的同时有可为。
中年不惑,不是一时一事历练而成。过去的每一步路都做数。
《因果经》说:“若问今生果,前世做如是。若问来生果,今生做如是。”
说余生不长有点老气横秋,往后余生我能活成什么样子,都是我当下行为的累积。
这无法回头的一生,我不过是一个旅人。和路过的风景在一起,和生活的酸甜苦辣在一起,和生生不息的热爱在一起,和爱在一起,活好往后余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