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军训进行时。正好楼上住着大一的新生,楼上楼下的,见面的概率就高了,其中有几个让我印象挺深刻的。
她们总是秤不离砣,砣不离秤。不论是出门时间早晚或是在什么地方碰见,只要见到,都是她们在一起出现的画面。当时还和舍友有些许感慨,她们的感情真好啊。
然而,军训结束之后再见到她们时,却已经不是几个人都同时出现的画面了。原来,军训结束后,她们都开始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了,去参加了不同的活动或者社团,所以很少一起行动了。
这让我不禁想起高中时的一个同学。这个同学平时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和班上的同学不太接触,尤其是家境一般的同学,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距离感。也许因为高考压力太大,这种距离在高三那年升级了。她和班里同学的误会加深了。
随之而来的,是她在班里的朋友更少了。但就在这时,我们却发现她和她那普通家境的同桌相处得更加融洽了,不论去哪里都形影不离。当时我们都认为她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闺蜜。
但毕业后的某一次聚会上,我们聊起她,就问了她同桌,可她的同桌却对她的近况一无所知。并有些伤感的说,自从高考之后就再无联系了。
一般来说,在新环境或者孤助无缘的情况下,我们越容易和他人成为朋友,但这样的朋友大多数却走不远。
在新环境里,我们需要认同感,所以更容易组成小团体;无助时别无选择,为了寻求内心的安全感,也更容易接受一个新朋友。因为我们这时候的目标容易趋于一致,个人的喜好也暂时被忽略。
但新环境总会有熟悉起来的一天,无助的时候毕竟不是长久之态,只是某一时段而已。人总是追求美好的,一旦熟悉新环境,找到归属感,或者说,脱离了那个无助的时期,我们三观会重新得到重视。
这时我们就会用自己本有的三观去衡量“非常态”下认识的人,用自己原本的喜好去做事。这时候,也许你会在相处中发现彼此三观一致,兴趣爱好相似,恭喜你,拥有了新的朋友。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却是,你发现那些人看事情的观点或者处事的方式和你却又诸多不符,有时甚至是相向的,这时我们大多数的选择是按自己原来的习惯来适应,所以难免和“非常态”下认识的朋友不再形影不离。
不管我们是处在“非常态”关系下主动的一方或是被动的一方,都无需为此事耿耿于怀,顺其自然就好,这是我们生活经历的“常态”。但,请善待那时的朋友,毕竟曾经某个时段我们目标一致,兴趣相投,形影不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