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把错误当教材
我向来擅长挖掘教材资源,结合大纲和考点,自己编习题。今天的课前复习环节中,就把上一节学过的对话稍作改编,变成了一道补全对话题。
为了避免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我在每班挑了两名学生上台书写。7班挑的是陶芦沅和乔家伟,8班挑的是李萌媛和韩兆阳。
其中,李萌媛有点犹豫,原因是2d没有背会。我就对她和其他同学说,就当这是一道新题,而不是课文。假如你拿到这样一篇补全对话,不用多考虑其他,直接根据上下文去答题就行。听我这样一说,学生们觉得似乎就是这个理儿。
他们开始写句子了,韩兆阳写得比较顺利,因为他对课文比较熟悉。而李萌媛第一道题就写错了。我没有提醒,反倒觉得她的错误刚好能够帮我进行一次临时教学。
但是,她后来突然觉得自己写错了,又不知道能不能改,就问了我。我同意她在我核对答案之前改动。可惜,她没有最终呈现之前的错句,不过,好在我看到了,就赶紧帮助大家理清了知识点。
对话的答语是It's a book about the future.正确答案是what are you reading?(个别学生死记硬背,写成what are you reading,Jill?)李萌媛写的是what book are you reading?
虽然后来她把正确的句子写出来了,但我不确定是不是大家都懂了,反正她错的很有研究价值和研讨,就跟踪做了补充。
我给同学们讲什么情况下用what are you reading?什么情况下用 What book are you reading?
我又给他们讲了What's it about?以及It's a book about the future.和It's about the future.的区别。
听完这些之后,学生们恍然大悟。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我想,这才是真正的课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核对答案并讲解之后,我当着全部学生的面儿,表扬了李萌媛给大家提供的这么好的学习平台。
就在那时,李萌媛突然向我深鞠一躬,表达她对我的耐心的感谢。多么懂事的孩子!感谢彼此成全!我也感谢自己,在鼓励和陪伴孩子们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机智,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
其实,失败和错误并不可怕,只要做到充分利用时间,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并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就可能再上一个台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