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网上关于“网瘾”的话题刷爆了,知乎上有人提问:为什么十几年前人们总是在说的“网瘾”现在都没人提了呢?下面的回答中大多都是:互联网如今已经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身为父母的则说自己的网瘾也太严重有什么资格说孩子们的网瘾。甚至有人直接将其和一百多年前晚清对火车等的例子摆了出来,似乎都在说明一件事:当年的所谓网瘾少年并没有错,而且还促使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今天我也想聊聊当年的的“网瘾”!
首先我要说一句:任何脱离了当时情境下言论都是耍流氓。拿着如今的互联网来套用十几年前的”网瘾“,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就像用着现在的交通工具一日几千里去嘲笑古代的八百里加急一样。
首先,我们来对比下十年之间的互联网都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005年中国的首富是谁?陈天桥。他是因为什么成为的首富?传奇,或者说是游戏。现在中国的首富是谁?马云。他为什么能成为首富?阿里巴巴,或者说是电商。看到区别了没有?现在很多人整天喊着的所谓“剁手”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网瘾?只不过没有再用“网瘾”这个词了而已。再想一下当年与“网瘾”有关的群体是哪部分?学生居多吧。现在要是哪个学生没事整天只知道买买买一些无用的东西,你看家长会不会直接断你生活费。经济手段的“治疗”可比“电击”之类的管用太多了。绝症之所以可怕是因为没有治疗方法,如果绝症有了治疗方法,那么还能称之为“绝症”吗?
咱们再来说回网瘾本身,作为互联网移民一代,对于网瘾这个话题是深有感受的。当年的互联网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吸引是无与伦比的,在人类历史上之前没有过,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再有。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接触的最深的是”武侠“文化,每个人都梦想着有一天可以仗剑走天涯,然而现实是我们根本没有机会摆脱老师和父母的束缚却闯荡江湖,因此当有了网络,尤其是网络游戏这个虚拟的可以实现我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想”时,我们对于它怎么可能不痴狂。再加上那一代人因为小时候的物质匮乏而视野狭窄,互联网给了我们一个真正“睁眼看世界”的机会,那种诱惑力岂是如今都已经习惯了这一切的人们能感受的。就好像说只有真正挨过饿的人才知道食物的可贵。可惜人类又是一个健忘的物种,当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的时候就会忘了当初忍饥挨饿是什么感受了,因此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所以如今会有大量的人站出来指责说当初的所谓网瘾根本不是网瘾,而是当时的人们因为无知而对互联网的污蔑。这就更不敢苟同了,互联网是个好东西,但是千万不要把互联网和网瘾混为一谈。
说完了当初互联网对人吸引力是行成青少年网瘾的原因,再来说下网瘾的危害。网瘾两个字在当时也都是被形容青少年,因为青少年本来就处在叛逆期,而且自制力又差,更容易受到诱惑。如果当时的青少年真的只是利用网络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我想恐怕也不会有网瘾两个字的诞生吧。事实当初可是网络游戏的黄金时期,去过网吧的都知道,有10台电脑至少得有9台是玩游戏的,还有一台是看电影。如果谁家里买了电脑,哇,那可真是土豪了。当一个人把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游戏上,然后你告诉我这并没有错,这真的对吗?有些人可能会说我玩游戏怎么了,交了朋友并且一起奋斗收获了满满的回忆云云,更有甚者现实中还帮上了忙等等。我不否认玩游戏会留下了宝贵的回忆,但是做什么不能留下回忆呢?有个词叫“时间成本”,意思就是选择做这件事的时候就已经等于放弃了其他的可能,我这里不想去说有什么其他可能或者是没有什么其他可能,因为这是一个死循环。就像我们知道每天喝一点酒是可以活血化瘀对身体好的,可是一旦有了酒瘾死活老想着喝酒,不说精神层面就是身体上也受不了的呀。网瘾就是这样,很多人已经是除了上网这件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做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只一心想着玩游戏,错过了那几年,往后需要花多大的代价才能补回来?有算过吗?工作的人不好好上班养家,难道还要让周围的人为你这种行为点赞?想什么呢?
如果某样东西可以简单的定义好坏,那也就没有好心办坏事的说法了。互联网于今天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但是并不能因此抹去当初也造就了很多“网瘾”少年的事实。工具终究只是工具,如何用还是在于个人。网瘾这个词是那个时代造就的,同样也是因为时代的发展让它慢慢的染上了尘埃。我们偶尔也会把它捞出来打量打量,从中获得一点启示,以防再次陷入同样的泥沼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