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有规划做事6步骤
一个人想要学着系统性有规划的去做事之前,大概会经历这6个步骤。
首先是建立认知,你得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大概怎么做,差在哪儿。接下来就是制定目标计划,以及具体的执行方案,比如10个账户法;然后就是把方案量化,能量化到多细致就多细致,最后就是去执行。
大部分人知道这个顺序,做很多的事都是这个顺序,但对于财富积累要注意有一个关键,就是要定好目标的阶段,拆解目标。
对于我们自己的财富目标来说,既应该有短期目标,也应该有长期目标和终极目标。短期目标可以从5年往下拆,5年中的每1年,1年中的每个季度,每个月,每个周这样逐步量化。而终极目标就是你的老年生活,你想自己的老年生活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可以具体的列出5-10条标准,然后看看以你现在的财务状况,结合未来的经济变化,你能不能在老了之后实现你想要的生活状态。
我们有了这样的一个目标的锚定,就不容易走弯路。尤其是在投资中,很多人太容易追着钱到处跑了,哪儿热闹往哪儿去,这两年这个赚钱就去试试,过几年那个赚钱就去那边看看,这种情况你当然可以短期逐利挣点快钱,但时间拉长了看,留不下什么积累,总是在不断的重新开始,到了后期精力和心力跟不上了,也就逐渐追不动了。
而如果你设定一个锚点,再结合自己的情况找到一个方向慢慢走,将你各个阶段的目标量化出来,按部就班的执行,这样长期来看就是一个稳步积累,走向最终目标的过程。
复利的三个要素
做好长期规划,不仅是出于对终极财富目标始终如一的追求,还因为投资这件事情本身,就极大的依赖长期规划,去决定成败。
复利就是我们常说的“利滚利”,今天的本金+利息总额=明天的本金。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曾经说过,投资的灵魂有两个部分,一个是理解复利的威力,另一个是获得复利的能力。
复利有三个关键的因素
第一个是本金。所以我们要克制消费,积累本金。本金越多,你越有机会拿到好的资产,但有一点要说明,并不是本金越多,最终的收益就是越好的,因为本金只是个入场券,另外两个因素才对最终收益有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个因素是时间。打个比方,比如你和你的同事,每个月都拿1000块钱出来做投资,收益率低一点比如12%吧,你从20岁开始投,投了10年,30岁之后就不多投本金了;而你的同事比你晚一点,25岁开始投,一直投到了60岁。
整体上,从时间上看,你的投资年限是从20岁到60岁,一共40年;你同事比你少5年,从25岁到60岁,一共35年。而从投入的本金上看,你投了10年本金就不投了,那么一共投出12万;你的同事从25岁一直投到60岁,这35年一共投了42万,比你多投30万。
那60岁的时候,谁更有钱?你俩在60岁的时候分别能拿到多少钱。
答案是,你有800多万,而你同事只有600多万。你因为早了5年,就算最后那么多年都不投了,你也比对方多出200万。这就是时间的威力,复利的威力。所以投资和理财,一定是越早越好,做时间的朋友。
第三个,就是收益率。说白了就是钱的效率,钱能给你生出多少钱。比如银行是最少的,正规的理财产品稍高一点,再往上有债券,基金,股票,房子等等。每年5%,和每年50%,和每年500%的收益率,相信每个人都清楚这里面差距有多大。
我们锻炼投资的能力,最基本的就是找到更高更稳定的收益率,也就是鉴别和拿下优质资产的能力。在此之上,更高阶的能力就是配置不同收益率的资产,形成自己的资产池,实现收益最大和风险最小之间的平衡。
而三个因素中,收益率我们唯一可控,而且是实实在在能够通过认知的提升,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去增长的。所以,普通人能做的就是三件事:第一尽早开始投资,第二管好财务,持续的攒钱投资,第三通过不断学习找到并且拿下那些更高收益率的优质资产。
PS:以上来自肇中老师课程内容的贡献,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