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出产的两条同一品牌同一质量毛巾,在某年某月某日背我以同样的价格买回来。4年过去了,两条毛巾都还在我的家里,但是他们却完全不同了。看着两条完全不同的毛巾,我回忆了它们的过往。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5622/5bb6c08efe94fbb0.jpg)
买他们回来是做擦头发的毛巾用,刚买回来的前半年,它们确实都从事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一天,我擦头发时候,不小心掉在地上,恰巧又被我踩上一脚,索性我就不捡了,扔在地上擦地板用吧。刚开始用它擦地板的时候,看它还挺白,擦完也会洗一洗,晾一晾。后来就越来越脏,洗也是随便洗洗,不再那么认真。再后来,擦地板也嫌它脏,放到小院子里擦擦栏杆,风吹日晒,就成了黑乎乎的了。
另一条毛巾,不用它擦头发之后,它成了擦洗脸盆桌面的毛巾了,随手就会洗一下,所以,一直到昨天,它的颜色还是比较白的。
同样的物品,给它了不同的定位,给它了不同的关注度,它的结果就天差地别。由此,我想到了孩子。
毛巾那次意外的掉在地上,并被意外地踩了一脚,就成了它人生的转折点。这就像孩子,犯了一个错误。犯了错误之后,如何给他定位?如果就像这个毛巾一样,身边的人就这样随意地给了他定位,不愿意再费心力地拯救他,那他就会就此堕落下去。
我反思了自己平时对待女儿的态度。她只要一犯错,我就会用下定义的方式斥责她,发泄了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并没有教给她应该怎么做,总觉得她应该知道,却忽略了我应该教她如何做,虽然没有完全撒手不管,但更多的是关注结果,不太跟踪她学习和生活的过程。
孩子身边的成人,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引导,指导他们应该怎么做。不能是简单的说定位,也不是粗暴的批评。对孩子,对学生都应该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