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怎么把一件小事写得有意思—苏轼《定风波》

怎么把一件小事写得有意思—苏轼《定风波》

作者: 湛青飞白的杂杂杂谈 | 来源:发表于2020-11-29 21:40 被阅读0次

歪解诗词100/047

定风波

(宋)苏轼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这首词非常有禅意,令人读之即能领略其中真意,细看之下,此词写的内容其实非常日常且简单。

就是某一天苏轼外出路上遇到下雨了,拿着雨具的仆人此前先一步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挺狼狈的,但是苏轼不这么看,他把自己的观点就写在了这个词中。

这首词的上阙主要写雨中行的事,苏轼认为不用在意下雨,下雨又何妨边唱歌边走呢,拿着竹杖,穿着草鞋比骑马还要轻便,又有什么好怕的。以上都是写当下他具体的样子状态,而最后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把眼前这个景提升到了人生路上,此情此景升华为人生之情之景。

词的下阙主要写雨晴之后的事情。

淋了雨被风一吹还是有些微冷,但是没事儿,这不山头那儿太阳出来了,马上就又能暖和了。回头看看我们来的那段路,回去吧,对我来说没有什么风雨也没有什么天晴。

这部分的前一半依然是写眼前之景,最后一句也依然是升华至人生真谛,无论人生路上有坎坷风雨还是天朗气清的顺境,我都泰然处之。

路途遇雨本就是人人都会遇到的小事,苏轼却把这个经历和人生联系起来,把此时此地经历的心情和对人生的态度对应起来,以小见大,即景抒情。

这样的写作方式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写作实践中,可以借用日常生活的小事来说理抒情,更能产生共鸣。

你学废了吗?

相关文章

  • 怎么把一件小事写得有意思—苏轼《定风波》

    歪解诗词100/047 定风波 (宋)苏轼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 定风波红梅宋苏轼

    定风波红梅宋苏轼

  • 日更挑战

    2021年10月5日 周二 小雨 我喜欢苏轼写得《定风波》,人生路上,难免遇到艰难困苦寂寞难过时,此时要学一...

  • 读《定风波》有感

    定风波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 ...

  • 趣读诗歌

    央视综艺《经典咏流传》中,黄绮珊把苏轼《定风波》改编成歌,古典大气,一曲入魂。从此这首《定风波》一下子成了...

  • 读《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有感(十一)

    今天继续谈及苏轼,说说他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于苏轼...

  • 归去,无雨也无晴

    春日骤冷,身处高楼,大风呼啸,读苏轼《定风波》,心情大畅,击节而歌。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

  • 词分享‖苏轼的词(三)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宋] 苏轼 常羡人...

  • 定风波_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

  •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么把一件小事写得有意思—苏轼《定风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fl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