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回看“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

回看“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

作者: 沃文 | 来源:发表于2023-11-19 07:00 被阅读0次

    昨天手机预定的主播提醒通知我,“2023中国文学盛典。矛盾文学奖之夜”开始了,我还在夜幕中骑车穿行城市中心的夜幕中。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泡杯茶,坐在客厅电视机前进行“回看”。精彩盛典,诗意盎然,回味无穷,鼓舞人心,让我振奋。

    在我的眼里,茅盾文学奖具有很重的分量,国家每4年评选一次。从1981年创立至今,共举行了十一届,共评出53部获奖作品,在繁荣长篇小说创作、树立当代文学经典、体现时代文艺高度、推动文学事业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2022年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开始,国家全力打造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四大奖项为核心的“中国文学盛典”,表彰具有最高荣誉的国家级文学奖项,体现了向文学致敬、向作家致敬、向时代与读者致敬的“文化自信” 精神。

    这一届茅盾文学奖是从2019年至2022年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出版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评选出五部作品, 他们是杨志军的《雪山大地》、乔叶的《宝水》、刘亮程的《本巴》、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东西的《回响》。

    杨志军的《雪山大地》。作品的主题是以追求大地般的重量和雪山般的质感,在对山川、生灵、草木一往情深的凝望和咏叹中,以理想之光照亮生命,是从对青藏高原的苍茫记忆中抽取而出的,用父辈的荣光唤醒我们的理想,用拓荒者的篝火映亮今天的夜空,用历史的脚印延伸时代的步伐的一部优秀作品。可惜在获奖感言现场,不善言辞,两次“卡壳”,不好意思,足见其人憨厚老实、实在。

    乔叶的《宝水》,从河南乡村走出来的北京人,在创造新生活的实践和人的精神成长中,映照出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为乡土书写打开了新的空间。乔叶的获奖感言非常流畅,思路清晰,语言优美,意味深长。她说,文学是精神的故乡,故乡是生长的文学,作家和时代的关系,就是浪花和大海、庄稼和土地的关系,“弱水三千,取一瓢饮,这一瓢水必然是时代的成分”。生活现场的力量更是巨大的,能够修改成见,也能够赋予新见,写作者只有深入到生活内部,才能得到丰厚的回报。说得真美,说到了我的心里。

    刘亮程的《本巴》向《江格尔》致敬,融史诗、童话、寓言为一体,在咏唱与讲述的交响展现恢宏绚烂的诗性境界。刘亮程,自然文学大师,他以巫术般有能量的文字,带我们每一个人回归自然,认领故乡,他的《一个人的村庄》等作品我早就拜读过,我至今还记得他说的话:“一个听烦市嚣的人,躺在田野上听听虫鸣,该师多么幸福。”,这次他的《本巴》获奖,他说,文学就是做梦的艺术,以梦和虚构之力护爱这个世界的真实。小说中的哈日王,长着一只大人的世故之眼、一只孩童的天真之眼,而文学正是那只天真的孩童之眼,“这个世界即使被大人看过无数遍,也永远需要用孩子的天真之眼再看一遍”。

    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回顾了一段近百年前的隐秘历史,寄寓着对江山与人民的挚爱和忠诚,为革命历史题材写作展开了新的向度。作为上海人的孙甘露说,《千里江山图》的故事发生在1933年,也正是在那一年,茅盾在上海出版了长篇小说《子夜》。《千里江山图》所讲述的,关于理想和牺牲,也关于秘密和情感、遗忘和记忆,那些为理想付出生命的人,值得被后人永久地铭记。

    东西是笔名,他的原名叫田代琳,1966年出生在广西,他的《回响》,在社会与家庭双线并进的结构中抽丝剥茧,呈现出人心与人性的复杂缠绕。东西在获奖感言中说,写作就像煲汤,需要用煨火慢慢熬制,其中包含着历练、命运以及因命运刺激而形成的思想。他在获奖感言里说:“当我打开自己,与人物感同身受的时候,我就会在心灵里找到现实,在罪里找到罚,在逃避里找到责任,在猜疑中找到信任,在内疚中找到爱。”也是说到了我的心底。

    从雪山大地到广袤乡村,从历史烟云到城市日常,作家们以细致入微的眼光,观察时代、思考时代、记录时代,用手中的生花梦笔,书写出属于文学的有力强音。他们是我国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此次盛典既是对他们的褒奖,也是对广大文学大军的鼓舞和激励。作为业务文学爱好者,我等要更加坚定信心,努力向他们学习,深入火热的生活,写出灿烂的文字。进一步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呼共吸,把文学之根深深扎在现实生活当中,让文学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以文学的力量推动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看“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gp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