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南朝太子萧统 ,才华横溢,事母至孝,仁厚爱民,却英年早逝

南朝太子萧统 ,才华横溢,事母至孝,仁厚爱民,却英年早逝

作者: 萤火张 | 来源:发表于2024-06-11 19:35 被阅读0次

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郡兰陵县人。梁武帝萧衍长子,母为贵嫔丁令光。

萧统酷爱读书,笃好玄学,在太子位上广纳人才,勤于著述,是南朝梁宗室、文学家。

01、自幼被封太子,聪慧好学

501年,萧统生于襄阳。此年初,他的父亲雍州刺史萧衍自襄阳出发,攻讨昏庸无道的东昏侯萧宝卷。

502年四月初八,萧衍在建康接受齐和帝的“禅让”,即皇帝位,建立梁朝。十一月,萧统被立为皇太子。

三岁就开始在众多大儒的教导下学习《孝经》《论语》,到了五岁,就学完了五经。而且还能够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诵出来。

509年九月,5年仅8岁的萧统便于寿安讲《孝经》,对其所蕴含的内容了解十分透彻,讲毕,亲临释奠于国学。

02、宅心仁厚,富有同情心

萧统极富同情心。他十二岁时,去观看审判犯人,在仔细研究案卷之后,他认为犯人虽然犯罪,但却情有可原,于是主张对其从轻发落。

刑官答应了,于是他就作了从轻的判决。事后,刑官向萧衍汇报了情况,萧衍对他表示嘉许。

03、弱冠加冕,才华横溢,举止优雅

515年正月朔旦,这一年的萧统已然成年,在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下,萧统成长为一个翩翩少年郎。

萧统仪态优美,举止优雅、得体,在东宫以仁德而闻名,满腹才华读书数行并下,过目便能记忆。

为表示对皇太子的重视,梁武帝特意在太极殿中为其加冠。按旧制,萧统著远游冠、金蝉翠緌缨,萧衍下诏加戴金博山。

每次游宴祖道,诗至十数韵,有的时候作剧韵,思考一下便出来了,无所点易。人们都十分惊叹他的才华。

萧衍大弘佛教,亲自讲说。萧统亦素信三宝,遍览众经。乃于宫内别立慧义殿,专为法集之所,招引名僧。自立《三谛法义》。

04、成年后尽忠尽职,洞察入微

成年之后,萧统奉武帝之命参与处理朝政,各部门的官员前来奏事,都汇集到萧统那里。

每当早朝,未到五更,他便等着城门开启;等着召见的时候,常常危坐达旦。

萧统长于辨析真伪,对百官所奏不实或巧言妄语之处,洞察入微,但他只是命人改正,并不追究罪责。

在审理案件时,判断公正,对犯人往往多加保全宽宥;待人宽和,能容人,喜怒不形于色。所以,萧统在朝廷中的名声非常好。

05、事母至孝,令人感动

526年十一月,丁贵嫔生病,萧统回到永福宫,从早到晚侍奉母亲,睡觉没有脱过衣服。

母亲死时,他徒步跟从母亲丧仪回宫,直到入殓,没进过一口汤水,时常痛哭到昏厥。

虽然萧衍多次劝说逼迫,萧统在居丧期间每天吃的不超过一溢,没吃过蔬菜水果。

他平常身体粗壮,腰带超过十围,这时竟削减大半。每次入朝,士民看到他如此消瘦,无不落泪。

06、节衣缩食,爱护百姓

520年-527年)年间,南梁发动北伐,由于战争的常年爆发,导致京城之中的粮价大涨,让那些贫困的百姓,无力购买昂贵的粮食。

得知这些情况之后,萧统就下令东宫人员必须节衣缩食,在他的东宫,没有过于奢华的装饰,也没有一盘万钱的珍馐。

甚至连用来聊以自娱的女乐都没有。有人劝他弄点音乐听,他只淡淡的引用了一句古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百姓平民却因此更加爱戴他。

遇到霖雨积雪的天气,他派人到大街小巷中巡回探察,看到有饥寒交迫、无家可归的人,便供给他们粮食衣物。

还专门从皇宫府库中拿出供皇家使用的绵帛,让人做了大量的短袄棉裤,在寒冬腊月施舍给贫苦受冻的人家。

07、受诬陷,与父亲产生嫌隙

526年,萧统因为“蜡鹅厌祷”事件与父亲有嫌隙。早在萧统生母丁贵嫔去世之时,萧统曾派人四处求购风水好的土地。

当时有人向宦官俞三副行贿,请求将自己的地卖给太子,于是俞三副便暗中说服了梁武帝,将这块地买了下来。

后来,有道士发现这块地不利于太子,便将蜡鹅及其他物品埋在了丁贵嫔墓侧的长子之位,用来调整风水。

再后来,深受太子宠幸的两个皇冠鲍邈之和魏雅之间有了矛盾,便向梁武帝打小报告,说魏雅为太子行诅咒祈祷之事。

梁武帝派人前往墓地检查,果然发现蜡鹅等物。武帝大怒之下曾想追查,虽然在徐勉的劝谏之下最终作罢,只是诛杀了那位道士。

但此事过后太子与皇帝之间却产生了隔阂,而此事也令萧统终生惭愧忧愤,难以自证清白。

08、上疏阻止,开河挖道

530年吴兴郡屡次因受水灾歉收,有人上书要发动吴郡、吴兴、信义三郡民工大兴水利,开挖河道,武帝允准。

萧统认为萧统认为,吴兴累年歉收,民多流离,如果强迫百姓应役,必然会影响生产,。因而,他上了《止三郡民丁就役疏》

建议暂时不宜动用民力兴修这项水利工程,以便让百姓休养生息。梁武帝采纳了萧统建议,停止了兴修水利的事。

09、不幸洛水,英年早逝

531年三月,萧统在游览后池,乘舟摘芙蓉时,因姬人晃荡,不慎落水,被救出时伤及大腿,自此一病不起。

5月7日),萧统病情加剧,侍从驰报萧衍,但等萧衍得知噩耗时,萧统已不幸逝世,年仅三十一岁。

萧衍临丧恸哭,下诏以帝王衮冕收敛他,赐谥号为“昭明”,故世称昭明太子。

朝野闻知萧统讣讯后,均感惋惜,大为震惊;建康男女奔走宫门之间,“号泣满路”。各地民众闻讯亦哀恸不已。

10、编写文选,流芳百世

萧统喜欢“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所以他身边团结了一大批有学识的知识分子,经常在一起“讨论文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继以文章着述,率以为常。”

当时萧统的太子东宫有藏书近三万卷,名士才子济济一堂,文学盛况,晋、宋从未有过。他曾写下《饮马长城窟行》:

亭亭山上柏,悠悠远行客。

行客行路遥,故乡日迢迢。

迢迢不可见,长望涕如霰。

如霰独留连,长路邈绵绵。

胡马爱北风,越燕见日喜。

蕴此望乡情,沈忧不能止。

有朋西南来,投我用木李。

并有一札书,行止风云起。

扣封披书札,书札竟何有。

前言节所爱,后言别离久。

萧统还组织文人搜集自周代至南朝梁七八百年时间里的优秀文章,成功编选出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

共收录了130多位作者的700余篇诗文。其中便包括了我们熟知的曹操诗作《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哟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萧统自幼聪慧 ,才华横溢 ,事母至孝 ,仁厚爱民,尽忠尽职,可惜英年早逝。

短暂的一生中,他对文学的爱好和贡献,尤其是《文选》的编纂,使他的名字流芳百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朝太子萧统 ,才华横溢,事母至孝,仁厚爱民,却英年早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hg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