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班 王笑妍
纵观历史长河,我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它不美吗? ----- 题记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历经沧桑,愈读愈美愈经典。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沉淀着,渲染着;一首词,就是一支曲,缠绵着,萦绕着;一首令,就是一支萧,陶醉着,期待着。
中国的唐诗很美,就像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寥寥四句,就把秋天雨后的深山及山中的松树、泉水、石溪在月光下的景致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活脱脱的一副山水画。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11757/600d287bcf02fac8.jpg)
中国的宋词也很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词人晏殊,用了十几个字唱出了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万千感慨,也写出了生活不会因万物的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中国的元曲也很美,“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大量名词的使用不自觉地勾勒出一副苍凉,凄清的深秋晚景图,字里行间无不透露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漂泊异乡的游子深处萧瑟,凄凉之地,因思念亲人而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情感,用“断肠”二字表现的淋漓尽致。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11757/4918100eee016d5a.jpg)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正侧面结合,有声有色,这是杜甫在秋风的肆虐下所抒发的无可奈何的愁苦之情。“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孟浩然笔下的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龚自珍笔下的花,每一首诗都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投放着诱人的光芒,散放着迷人的馨香。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醉人的古典文化愈读愈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