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何以为家》,内心没有太多的波动,没有以前那种被情节中种种凄惨给带跑了,同时也不耽误自己去感受各种情节,会感觉自己的理性和感性结合的更好了。看电影具体收获如下:
1.看完电影,感受到自己非常的富有,拥有的东西非常非常多了,来自父母的爱和呵护,先生的疼惜,孩子的爱,房子,车子,出门有朋友支持,有学习机会.......日常生活自己常常看不见,被“还不够”的念左右。从电影折射出来,感受到内心升起感恩心。
2.父母爱的方式可能常常让我们无法接受,但是父母的爱一直都在,电影中,即便父母生活再卑微,也是尽自己所能保护孩子。赞恩母亲在法庭上的哭诉,他父母嫁女儿背后的希望、心痛和恐惧,黑人女孩拼尽所能保护幼儿等等,从这些细节中到处都可以看到父母对子女的爱。对自己的父母多了理解,对他们行为背后的爱有了更多的体验,也更能明白“父母已经尽了他们当下最大的努力在爱自己的了”。
3.父母不是完人,他们也在经历各种苦,他们也需要被看见被接纳。电影中赞恩父母对孩子的痛斥打骂,对现状的无能为力,法庭上对自己的痛斥,从这些情节中也可以体会到父母身上所经历的痛苦,以及他们生命深处发出的渴望被看见的心声,尝试从各种困境中走出来的动力一直支持着他们自己,只是因为种种因缘,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机缘可以轻易从深陷的苦中走出来的。被深深打动,回到看自己的家人,又何尝不是呢?他们身上其实也有很多痛苦,也渴望被看见,也期待能从自己设的困境中走出来,每个人机缘不同。我所经历的,我能活出来的状态或许能够给彼此一些支持,让彼此的生命能够有更好的呈现方式。这份领悟和体验给我更多的力量支持,支持我更好的活出自己,支持我保持觉察能够从与家人的痛苦纠缠中走出来,转化为更好活出自己的动力。
4.被孩子对父母的爱所打动,即便在赞恩那种家庭环境下,常常被殴打、辱骂,赞恩对父母一直是很爱的,他帮助父母照顾弟妹、他逃出重回家中帮父亲掐灭烟头、控告父母的请求不过是“期待他们不要再生孩子了”、强烈愤怒背后也期待着父母能够过得更好点等等,感受到孩子对父母要求真的不多,而孩子对父母的爱也是非常纯粹的。
5.孩子的生命力非常的强大,看着赞恩为了更好的活着所作的种种努力,虽然有着种种无奈和困境,然而孩子生命的张力,尽一切努力为了活得更好的动力。让我想起摄影过程中那些花花草草,再次感受到生命是多么的珍贵。同时也让我更能体会到孩子要走的路,父母能参与的真的不多,更别谈“控制孩子”,都是给自己的幻觉,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帮助我更好的体验“好好的活自己,放手孩子,做自己能做的支持孩子”。
6.无知的代价非常的大,赞恩妹妹的死,皆因大家的无知、侥幸和随大众的心理所致。这也在给我敲警钟,周围人“无知”时,并不代表我也一定要跟随大家一起无知,再者无常处处可见,生命可能不知道在那个拐弯处就面临死亡,努力提升自己智慧,提高生命的质量。
7.从赞恩照顾孩子的经历中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有爱的孩子,责任心也挺不错的。同时赞恩很容易愤怒和冲动,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也不好,因此才会出现最后的伤人事件。可见,人生活在世,情绪管理能力、理性和感性的结合运用是多么的重要。
8.家在哪里?家不仅仅在有父母兄弟姐妹的地方,也在有爱流动的地方,赞恩出逃后在黑人母子的家里呆着,即便妈妈走了后,他也想尽一切办法照顾好孩子。我想也是因为黑人母子的爱给了他支持,他也因此有了家的感觉,所以为这来自不易的“家”愿意倾尽全力。同时在外的家其实很不稳定,缘尽便散了,真正的家在自己内心,回归自我,才能找到真正的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