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很想看看有什么比较欢乐的印度神片,于是看到了我今天要写的《起跑线》,男猪脚是宝莱坞三大汉之一,演过《少年派》和《但丁密码》,女猪脚没见过,但是很漂亮的那种。
这部片子特别让人适宜的地方在于,巧妙的把轰轰烈烈的印度舞蹈放在了孩子们的演出里,而且做了一些创新,不错。
整体内容上,本片重点突出了父母从一心想要让女儿融入上流社会到理解什么是真正教育的心路历程。以下,轻微剧透。
开场几分钟已经对男女主角好感大增,从裁缝铺做衣服的事情就非常鲜明的展现了现代印度青年对传统的大胆挑战,那时候我预感到,这一对有戏,而且他们在今后的子女教育中也会不那么“传统”。
果不其然。
二人15年后在经济上走向人生巅峰(真的好有钱的还政府里说得上话的那种),男主依然是当年那个把老婆当女神供的男主,女主依然是美丽有非常有自己独立思想的女主,但始终好像还只是“有钱人而已”(而已干嘛T-T),而这个隐藏已久的雷在他们考虑女儿择校的问题上彻底爆发了,因为有钱买得了奢侈品买不了品味,买得了豪宅买不了社会地位。
我欣赏米塔(女主)对孩子的贴心照顾,理解她的焦虑(她这个择校和搬家经历同我倒是挺像的),佩服她的坚韧(住得了富人区也挤得进贫民窟),但我更希望她能放下自己的不安。
确实,人往高处走,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越过越好,走出舒适区,不断走向金字塔顶端,这是当然是好事情。但如果这些看起来的好事情,是需要通过不断否定自己的过去来建立,这样真的值得吗?(不是反问)我赞成他们为了更好的学区搬家,毕竟经济条件也比较好,可是然后呢?为了融入所谓的上流社会,在自己家跳舞还得被邀请来的吃瓜群众嘲笑乡土气太浓?为了在社群里能插上话,就要努力的假装自己很有阅历去迎合他们?
如果我是米塔的好友,我更想让她问问自己,是为了皮娅(女儿)能够进入更好的阶层,还是自己?她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如果皮娅没有机会学好英语就不能进入更好的阶层然后就会孤单抑郁,是不是在说她自己?如果穿得跟“有阶层”的人一样或炫富或低调,吃得像“有阶层”的人一样有品位,又像“有阶层”的人一样今天去伦敦感受雨季明天去尼斯晒太阳,这样就真的挤进了更高的阶层了吗?她会真正的开心吗?
我当然没有资格去评判米塔是对是错,毕竟我也没有经历过她的人生。于我自己而言,如果真的融入不了,那就不必强求。
米塔是幸运的,她遇到拉吉这样的好丈夫,但即使是拉吉也会说今天换电视明天换车子后天换房子,然后是不是要把我换了?(咦这句话怎么这么耳熟呢)一辆汽车除了车牌没换,车里车外能换的零件全部换了遍,此时,它还是原来那辆车吗?(同样不是反问)
我赞成人需要不断的尝试、努力、突破,为了更好的生活也好价值也好不断的去奋斗,但我更希望是认清自己的短板,也认可自己的长处。
突然想到我的发小,原来最大的爱好就是拍拍照修修图晒晒圈的,现在越来越少了,这个对A货嗤之以鼻的家伙,竟然给我们仔细分析了一下正品和某些“复刻版”的各个方面之后对我们说以前太傻了竟然买正品。我不会去评判买正品还是买高仿还是超A货这件事,但我更欣赏她后来活得通透了很多。因为她对我说,“原来觉得打扮的美美的,用贵的化妆品,拎名牌包,开好车,就会被别人羡慕,嫉妒(来吧快来嫉妒我吧这种感觉),确实会。但是越长大越明白,但这不是真正的快乐,或者说这种快乐不能持续,而且别人并不会因此认可我、尊重我。” 她的观念的改变也是从孩子教育开始的,因为涉及到择校问题,和我一起探讨。我说我不是教育专家,但从我身边朋友、同事的经历看来,如果你们去好的国际学校经济肯定不是问题,但在国际学校拼的真不是经济。你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你还得自己付出一些努力才能撑起你对TA的期望,比如你可能需要去提高一下学历,比如你得不费力气看得懂英文版的告家长书,。(戳痛到学渣痛点了)
认清自己的短板好像不管是通过身边人还是现实,很快,很容易。但在往上走的过程中,认可自己好像变得很难,因为人们往往更容易拿别人或其他阶层的优势来对标自己的短板。
回到本片,拉吉最后的举动其实让我有点意料之中也意料之外了。意料之中是因为根据剧情推测的,意料之外是因为那是他们毫不容易拿到的机会啊,费尽心机+担惊受怕+皮肉之苦+运气眷顾,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我以为他们补偿了穷人一家就够了,更何况他们做了更多?作为一个从商15年并且经常跟政府机关打交道的成熟商人,这似乎不合常理。但我也能理解他,就像《误杀》中的父亲一样,我以为我做的是对的事情,但没想到这样做带给你的是错的影响,所以我要做真正对的事情。
在拉吉发言后全场的反应很有意思,按照美剧的套路似乎应该是先来个3秒钟的沉默,然后一个个试探的掌声慢慢响起来,接着掌声雷动,完美结束。但本片在这里处理的特别真实,在A阶层的世界里,人们不会真正的为B阶层的人鼓掌,即使有一两个被感动了,他们身边的人也会冷静地提醒他们应该做什么才是合适的,因为“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就像文法学校那位出身卑微的女校长,她当然知道什么是对是错,so what ?
本片的遗憾之处在于他们的女儿皮娅存在感非常低,从头到尾看到的是一个非常安静乖巧的一个小孩,从本来的家搬到豪宅再搬到贫民窟再搬到豪宅,换了几个学校,一切都是那么的顺。这不合常理啊,没有搬进新家的兴奋,没有对小伙伴的依依不舍,没有对贫民窟的任何不满,大热天的被妈妈包了几层就是为了怕被蚊子咬也没有半句哼唧,这孩子也太像个假娃娃了。如果编剧能够把一个马上要上一年级的小孩应有的不断变化的真实的哪怕是包装过的情绪也一并放在他们奔波的路上,那我想这个片会更加生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