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有幸参加了承德的数学教师培训。
培训活动的第三天是每个小组推举一人进行说课活动。这个活动是在第一天下午就让上报名单的。由于上午与名师互动的环节,我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组内人都让我参加说课。说课内容是《比的意义》,这是六年级的一节课,我从来没有讲过,所以最一开始我是抱着拒绝态度的,借口就是从未讲过六年级的课。组内有经验老师说:没关系,我们给你指导。所以最终我其实有一种被动上台说课的感觉。
第一天活动结束后,与我们学校老师交流,他们组让谁说课。她说,她们组长打算让她说,但是她拒绝了,与我的理由相同。接着她又说了一句:“如果我讲过六年级的课肯定就参加了。”正是后面这句话点醒了我:为什么没有讲过就不能进行这节课的说课呢?两者之间有逻辑关系吗?完全没有!更何况,这节课是未来一定会讲到的课,假如把这次机会看做是自己马上就要上台去讲的一节课,还会有这种经验之说吗?
逻辑错误时不时的会出现在头脑中。
想通这件事后,我的心情轻松多了,至少抛下了“经验”的包袱。既然说课第三天上午才进行,我还有一天的准备时间,再加上其他老师还会为我指导,所以我一点也没有急着准备。第二天上午,只用了培训中间十分钟的时间来大致说了一下课,连说课的要点都没有定下来。我思索着下午还有半天时间让其他老师帮我呢,中午也没有怎么在意。下午进入培训会场后,没想到直到培训正式开始,我们组只来了五位老师,那几位说要给我指导的老师都没有来。多么痛的领悟!只能自己上了。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做好自己准备的心理。
于是那天晚上,就加了个班,准备说课稿。从网上搜索了与这节课有关的视频后,我的思路渐渐清晰,说课内容也随之跃然纸上。由于第二天就要说课,为了让自己的精神状态好一些,早早的就睡了。这中间还是有点小插曲的,就是放弃。我搜索着找不到思路时,心想干嘛要趟这趟浑水,不如把这个机会让给其他老师吧!不过还好意识到自己想要放弃的心理后,便也坦然的说服自己做下去了,遇到困难是正常的情况,这才是成长的节点!
第二天早晨五点多醒来,发现我们组长在群里@我了,让我去他们房间探讨说课稿。到了之后,我先给组长说了一遍,之后我们的思路有巨大的差异,她一直说服我让我按照她们的思路改,固执的我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认为我说的才是重要的。争执一直持续到七点,八点说课活动就开始了。后来组长的一句话打动了我,她指着另一位劝说我的老师说:你就按照她的思路说吧,她教了好几届毕业班了,在我们学校是骨干呢!
迫于压力,我最后改了自己的说课稿。一方面是骨干两个字,另一方面担心自己不按照他们的思路来,得不到奖还要遭他们埋怨。
最终,我们组的说课得了一等奖!现在我还记得自己等到宣布二等奖时忐忑的心情,因为评奖有三个维度:评委打分(30%),网络投票(30%),专家评分(40%)。我们组网络的投票在几个组内是倒数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与组长争论说课内容时的固执劲也是有点傻,他们提出的建议是很中肯的,但操作方法并不是很好。发现自己固执的时候,真的是听不见任何劝的,能够做到兼听则明着实不易。
这次说课活动带给我的收获:
1、我可能并没有那么差劲;
2、固执己见是自己的一个弱点。当这种观念植根在内心时,很难听进对方提出的建议;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需要小心。
3、勇气是积累出来的,假如没有之前一次次参加各种活动的经验积累,我想我是不敢在这种大场合展示自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