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
见:
1.诊断要点:临床表现比较明显,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移位,X线片可见牙槽嵴顶吸收或硬骨板消失可诊断早期牙周病。
2.鉴别诊断:牙龈炎——无真性牙周袋,无牙槽骨吸收,无附着丧失。
3.治疗原则
1)局部治疗:①控制菌斑;②彻底清除牙石;③牙周袋及根面药物处理;④牙周手术;⑤建立平衡颌关系;⑥尽早拔除不能保留的患牙。
2)全身治疗
抗菌药物:甲硝锉,螺旋霉素等。
同时控制全身疾病(糖尿病,贫血,消化道疾病)戒烟等。
感:
慢性牙周炎的疾病诊断
1. 多为成年人,也可见于儿童或青少年。
2. 有明显的菌斑、牙石及局部刺激因素,且与牙周组织的炎症和破坏程度较为一致。
3. 患病率和病情随年龄增大而加重,病情一般缓慢进展和加重,也可有快速进展的活动期。
4. 全身一般健康,也可有某些危险因素,如吸烟、精神压力、骨质疏松等。
思:
慢性牙周炎患者除有上述特征外,晚期常可出现其它伴发症状,如:
1.由于牙松动、移位和牙龈退缩,造成食物嵌塞;
2.由于牙周支持组织减少,造成继发性咬合创伤;
3.牙龈退缩使牙根暴露,对温度敏感,并容易发生根面龋,在前牙还会影响美观;
4.深牙周袋内脓液引流不畅时,或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急性牙周脓肿;
5.深牙周袋接近牙根尖时,可引起逆行性牙髓炎;
6.牙周袋溢脓和牙间隙内食物嵌塞,可引起口臭。
行:
慢性牙周炎根据附着丧失和骨吸收的范围及其严重程度可进一步分型。
轻度: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4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可有口臭。
中度: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也可有脓。牙周袋深度≤6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3,但不超过根长的1/2。牙齿可能有轻度松动。
重度:炎症较明显或发生牙周脓肿。牙周袋>6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2,牙多有松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