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年第8本书 | 原来如此(下)

2018年第8本书 | 原来如此(下)

作者: 天立程思文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00:22 被阅读0次
    《影响力》

    第四,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理认为,一旦作出了一个选择或采取了某种立场,我们就会立刻碰到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我们会想方设法地以行动证明自己先前的决定是正确的。并自建一套自圆其说的系统,为最初的承诺找到新的理由。

    1.  言出必行

    个人品牌的重要性。其一,信仰、言语和行为前后不一的人,会被看成脑筋混乱、表里不一,甚至精神有毛病的;其二,言行高度一致大多跟个性坚强、智力出众挂钩,它是逻辑性、稳定性和诚实感的核心。

    一致性的重要性。首先,和大多数其他自动响应方式一样,它为穿越复杂的现代生活提供了一条捷径。不管该信什么、说什么和做什么,我们的信念、说辞和行为,只要跟之前的决定保持一致就行了;其次,机械地保持一致还有第二点吸引力,它更容易令人避免误入歧途。只要稍作思考,就能得出一连串明显不受人欢迎的该死答案,所以一碰到麻烦事儿,就会自动保持一种预先设置好的下意识相应方式,躲在死脑筋的城堡里,避免理性思考带来的折磨。

    2.  承诺是关键

    只要叫你作出承诺(也即选择立场,公开表明观点),我就帮你铺垫好了舞台,促使你不假思索地自动照着先前的承诺去做。只要立场站稳了,人就自然地倔强按照与该立场保持一致的方式去做。

    小订单的承诺。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小生意就是大生意的承诺,有了承诺,大生意自然而然地就来了。有人签了订单,他就不再是你的潜在客户了,就是你真正的客户。这种以小请求开始、最终要人答应更大请求的手法,叫做“登门槛”。

    在接受琐碎请求时务必小心谨慎,因为一旦同意了,它就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它不光能提高我们对分量更大的类似请求的顺从度,还能使我们更乐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应的小要求毫不相关的事情。

    其背后是答应陌生人提出的请求,对自己承诺的事情采取行动,配合着高尚动机的善举。当然要想让承诺达到效果,须是当事人积极地、公开地、经过一番努力后自由选择的。

    3.  奇妙的行为

    行为是确定一个人自身信仰、价值观和态度的主要信息源。书面承诺的作用。其一,它成了一个行为业已发生的物证;其二,书面自白可以拿给其他人看。为什么很多晨会誓词有必要,只要能在心里种上一棵承诺的小小种子,靠着悉心培育,定会开会结果的。

    个人承诺是预防客户撕毁合同的一种重要心理机制。例如安利公司样,只要把承诺写到纸上,就会出现神奇的事情,员工拟定销售目标,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关键是你定了这个目标,你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只要把它写下来,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等达到这个目标,再定另一个,也写下来,就会进步如飞。

    4.  众目睽睽的承诺

    公开承诺往往具有持久的效力。每当一个人当众选择了一种立场,他便会产生维持它的动机,因为这样才会显得前后一致。比如是说广元天立高中的3691目标,比如说戒酒。要是没能信守诺言,别人怎么看我。

    5.  必要的历练

    费尽周折才得到某样东西的人,比轻轻松松就得到的人,对这件东西往往更为珍视。比如是天立竞飞雁培训,只要在这个熔炉里熬出来的人,他们变得更坚韧、更勇敢、更经得起磨难,在活动中的磨练,瞬间就有意义。团队成员的忠诚和奉献精神,能极大地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生存概率。所以说,新生训练营很有必要。

    6.  内心的抉择

    一旦作有选择,就没有借口可找,没有退路可选。只要当我们认为外界不存在强大的压力时,我们才会为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地负起其责任。这些认识对孩子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希望孩子真心相信的事情,绝不能靠贿赂或威胁让他们去做,这只是暂时的,我们只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来。

    第五,社会认同原则


    社会认同原理认为,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尤其是当我们在特定情形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正确时。如果看到别人在某种场合做某件事,我们就会断定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一点从众效应的味道。

    电视台的“罐头笑声”。我们对社会认同的反应方式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这样已来,偏颇甚至伪造的证据也能愚弄我们。

    不确定性。当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 是正确的。

    “多元无知”状态。每个人都得出判断,既然没人在乎,那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与此同时,危险也有可能累积到这样一个程度:某一个体不受看似平静的其他人所影响,采取了行动。

    多元无知效应。因为我们在公众面前表现得优雅又成熟,又因为我们不熟悉陌生人的反应,所以,置身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里面,我们有可能无法流露出关切的表情,也无法正确地解读他人关切的表情。

    为什么出现旁观者不作为的现象?旁观者群体没能帮忙,不是因为他们无情,而是因为他们不能确定。因此,在需要紧急救助的时候,你得最佳策略就是减少不确定性,让周围的人注意到你的状况,搞清楚自己的责任。

    有样学样。还有一个相似性,我们在观察类似的人的行为时,社会认同原理能发挥出最大的影响力。这类人的行为让我们意识到自己该怎样做才正确,因此我们更倾向与仿效相似的人,而不是跟我们不同的人。比如,明星代言广告。

    第六,喜好原则


    我们大多数人总是更容易答应自己认识和喜爱的人所提出的要求,对于这一点,恐怕不会有人感到吃惊。令人吃惊的是,有些我们完全不认识的人却想出了上百种方法利用这条简单的原理,让我们顺从他们的要求。

    光环效应。一个人的一个正面特征就能主导其他人看待此人的眼光。我们会自动给长得好看的人添加一些正面特点,比如有才华、善良、诚实和聪明等。而且我们在作出这些判断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外表魅力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根据关联原理。倘若我们能用一些哪怕是非常表面的方式,让自己跟成功联系起来,我们的公共形象也会显得光辉起来。就是常见的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比如马云说与赵薇不熟。当公众形象受损,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宣扬自己跟成功者的关系,借此恢复自身形象。同时,还会小心避免自己与失败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条件反射和关联。人总是自然而然地讨厌带来坏消息的人,哪怕报信人跟坏消息一点关系也没有。

    我们经验型的生活里,连头脑里的怪物都弄不明白,盲目的跟着自以为是的答案,并且坚定不移的实施着,而且是那么的难以改变,多么愚蠢的背后是是多么的可怕。现在可好,从原理的提示出发,借助这些原理性的友好窃贼,看看理性所带来的近似本质,顺便收获那种驾驭学习的美妙体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年第8本书 | 原来如此(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px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