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喜欢站在喧闹街道的角落,看熙熙攘攘的车辆,那些繁杂的人事凌乱的喧嚣,在一个稚嫩的脑袋里,如尘土般不堪一击。那时我的眼里,只有雨后街道清澈的积水和那些动听的吆喝。那是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然后,带着自我的懵懂,走向那所谓的成长。
儿童的世界,纯洁的毫无杂念,搬把小凳,雨后小院,听唧唧的鸟鸣,便是一种快乐的满足。现在的我,还有晚间散步的习惯,抛去平日杂事的喧闹,给自己一份心灵的宁静。长久以来,孤独是种可爱的感受,一个人的漫步一个人的思考,步伐凌乱,思维漂浮,很是舒服。我不清楚,我会走在哪里,也许是黄昏的校园,也许是古镇的小道,或是海浪拍打的沙滩......只是,当我漫步深思的时候,世界是那么纯净,我喜欢看纯净的世界,那里会滋生纯净的情感,没有杂念。
一直以来,保持着一份自我的快乐是幸福的。讨厌那些自以为是的嘴脸,以及充斥着虚伪的话语。我一直是一个羞涩少言的人,看得清周围的一切,很庆幸从很小就掌握了对环境的洞察力。谨慎的言语,深沉的思维,以及自我深刻的洞察,让自己尽量远离了那些烦乱人事的纠结。
进入大学,以为是种自我超越的开始,本想用四年的时光,带着童年的憧憬,释放自我压抑的青春激情。带着我那些对青春之美的热爱,敞开的是对生活哲学的阐释,更是对青春的渴求。可是,有一种可悲便是由心的失望,我的世界静的没有一点杂念,然而这里充满了嘈杂。假装的可笑,是最无奈的心情。逼迫自己变得幼稚,简单的思维,伪装的像只蜥蜴。可笑的是,这种假装的幼稚好像和生活也相得益彰,然而封闭的心却加深着自我的压抑。于是,很想逃离,一个人逃离,是心灵的远行。但我明白,会回来,当我回来的时候,撕去那些可恶的世故,我对生活的诠释便是我的生活准则。渐渐的发现,迁就并不是一种善良。于是我很喜欢和以前的朋友们交谈,心很近,没有迁就没有伪装,只有那份可贵的真诚。
赤裸的真诚是可贵的,掩饰的所谓艺术是种可怕的世故。其实,我更愿意,在雨后的小院,闭上双眼,用耳倾听这个世界的纯净。这是个诗意的世界,可惜写诗的人少了,读诗的人也少了,还有几人知晓什么是诗意,什么是浪漫。反倒觉得那些翻着言情小说的孩子是种救赎了,至少文字本身的索然能映出几分纯净,对生活的浪漫也多了些许意淫。
有时候,我会觉得我们的心太小了,装不下太多的憧憬与快乐,世界很大,而我们的心却只能容纳下我们那点自我的渺小。我们的目光过于凝滞,看不到远处的世界,也想象不到远处正在发生的浪漫与快乐。其实我们从来都不曾感受,也感受不到这个世界的宽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