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一句话,说社会就像一棵大树,这棵树从下向上看,全是屁股,换个角度,要是从上往下看,则全是笑脸。
我一直以为这话是钱锺书先生说的,后来一查发现不是。
钱先生的原话是: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可见我记性不好,只记住了树和猴子屁股。
猴子的红屁股其实并不是缺点,是猴子本身的生理特征,猴子在低处纵跃攀爬行走,并不在意自己的红屁股和长尾巴,也不会觉得它们是缺点,可爬到了高处,就会下意识的觉得自己的红屁股和长尾巴有碍观瞻,觉得自己都爬的这么高了,就不应该有这些缺点,当然,这倒也不是大问题,不过是个面子问题,面子在低处是小问题,可到了高处,就成了大问题。
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掩盖这点面子,可树下面的猴子们仍旧清清楚楚的记得那个红屁股和长尾巴,区别只不过是有的人藏在心底,有的人说什么也没看见,什么红臀长尾,保持缄默,一样也无。
而过分一点的,则是说哪里有红臀长尾,您那后部光洁靓丽,皮毛柔顺,没一点杂质,这一类的普遍的称谓是情商高和温顺。
如果再顺便踩一脚旁边说了实话还想往上爬的猴子,那就更加得意了,被冠之以执行力强。
扯到中国人的面子,就来说说面子。
林语堂曾说:“面子这个词,不能翻译,也不能下定义。它好像是荣誉,而又不是荣誉;它不能用金钱购买,却给人一种实质的光辉。它是空虚、没有实际的,可是男人争夺它、女人为它而死……就是这空洞的东西,中国人靠它活着。”
我觉得这跟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和根深蒂固的家族或宗祠文化有紧密的关系,越在大家族气息浓郁或者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面子就越显得尤为重要,其影响甚至可以上升到跟一个人的尊严等同,为之生,为之死。
而相对一个开放的,流通性强的,人与人边界感清晰的环境,面子的影响力就差一些。
面子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的虚荣心在作祟,这种虚荣心存在于任何的阶层里,不光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
人们喜欢一个球星,开始是被他的球技和人品所折服,慢慢变为球星的球迷,得到一件球衣或签名就奔走相告,四处炫耀,那就是虚荣心在发挥作用了,很有面子,球星不过是个媒介。
愿意花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黄牛票去看球星比赛,只为在网络上发一张自拍或视频,这其中又有多少是对球星本人的热爱。
及至球星爽约没有上场,就感觉内心委屈无比,等到球星被众人谴责成为众矢之的,遂和大家一起撕碎球衣和签名照痛打落水狗,这中间有多少都是虚荣心受到伤害,感到面子上过不去的激烈行为,同理,这个理论一样可以应用到那些不分事情原委固执袒护球星的球迷身上。
这种千万人对一人的面子,威力都是如此强大,可见一斑。
当然,营销号也狠狠的利用了球迷的这些虚荣心蹭了一把流量。
冯唐说成事有三个原则,其中一个就是不要脸,他认为人顾及面子是成功路上最大的障碍,司马懿不要面子,穿上诸葛孔明送来的女装去对阵他,把诸葛武侯气的吐血就是最好的例子。
房子是面子,车子是面子,穿衣打扮是面子,假期去哪里旅行,在哪个高档的酒店餐厅用餐拍张照是面子,子女的学校、钢琴、书法是面子。
为此挣扎,为此沉沦。
前段时间,小朋友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要面子的啊。
由此可见面子对国人的影响有多深,小到影响情绪,大到耽误事业和青春。
什么时候我们不注重面子了,而能遵从本心,遵从现实,遵从理性,我们就会获得一个完整的自己和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