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中,对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这4大核心素养目标的核定,专家们都把难点指向了“科学思维”。乍一看,这是一个新名词,以前从没有出现过,很多科学教师都没有涉猎过,更不用说是核定了。在专家的指导下,我慢慢中似乎找到了一点儿门道。如《制作三球运动演示模型》一课的科学思维目标可以核定为:能使用或建构模型,解释有关的科学现象和过程;能进行创意设计并表达创意,方案谈论时利用批判性思维有依据地进行判断。《光合作用》一课的科学思维目标核定为:推测出光合作用需要光,构建对观点的合理解释。
原来,科学思维的内容包括好奇心的培养、观察和实验、数据和证据的分析、假设的提出、归纳和演绎、批判性思维,以及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科学思维核心素养目标的确定,目的就是引导教师在课上启迪学生动脑思考起来。如果再结合新版课程标准附录2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则一定会表述更加具体精准。
且学且思之,急不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