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写作一

浅谈写作一

作者: 诗意与河流 | 来源:发表于2021-09-23 17:50 被阅读0次

            写作的原理实质上就是转化原理。将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体所能感知的: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触摸到的,体味到的,一切的一切,转化为纸上或者屏幕前可以用来阅读或朗诵的文字作品。简单一点,就是:物我转化为文字。

            但是这个转化过程是复杂的,细腻的,微妙的,甚至是神秘的。所以,从古至今,世界上真正伟大的作家犹如灿烂星空中最为耀眼的那些亮星,寥寥无几,屈手可数。像但丁,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雨果,李白,杜甫,曹雪芹式的作家,那些作家是掌握了物我转化神秘钥匙的人。

            一栋建筑,无论它是国际博物馆,还是现代先进的商业大厦,它都是真实存在的,它有形状,体积,色彩,气质,气象等让人们可视可感的客观物理构造。但是,作家如果要将这栋建筑写入作品,该怎么写来,该怎样将眼前的物理存在转化为屏幕前的文字存在。

            作家明白,自然界的物理物与人类发明的文字,它们并不属于同一种物理性质。自然物不仅是真实的宇宙物质元素组成,而且它还是有具体的形,色,量,性,甚至磁场等人体可知可感的实体东西的存在。而文字,只具有表述,指示,传达和记录的作用。就它本身而言,文字是人类思想精神的衍生物,不属于物理范畴,它的物理属性就只是思维与人体生成的可视性符号,并也带有色彩,形体和意指等简单微弱的物理特质。

            所以,文字从它生成的第一刻起,就注定了它并非是物理世界的公民。它是属于人的精神,思想和文化等领域的成员。而人的精神,思想等,却又都是非物质,无可直接作用于人的视听嗅触的。

          因此,作为物质属性的实体,与作为非物质属性的符号,两者要达到同等层次视听嗅触的要求,是绝无可能的。一棵树对世界的理解,与一头牛对世界的理解,可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因为这是两种机体不同的感知。自然物理包括人的情感,与作为固态符号的文字,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但是,作为对精神思想和思维逻辑的一种理性记录,写作却又天然的与物理世界发生了风马牛相及的联系。是的,文字可以对人体所感知到的内容和印象尽最大的可能,用自己独有的属性和方式进行有效的反映和记录。这就是文字表达功能和意指功能。 

          可以说,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文字,所具有的表达功能和意指方式,可以说,在这个人类拥有主动交流权的物质宇宙里,堪称为独一无二,无其可比的。这也是文字的特长和意义。它不具有实体的物质功用,却具有符号的意指能力。它的特性是非物质!

          所以,实体风景是物质的构成,将它转化成文章或者作品后,就不再拥有它原有的物质属性,实体风景变成了实体风景的意指,表述,变成了非物质的精神感觉,感知,感触和感受!文字在将物质世界转化为人精神世界的过程里,去掉了它的物质属性,但是却增加了它的精神性,审美性,和意指表述性。文字将客观世界纳入了人的精神领域空间。实体风景转化为文字后,它的物理属性也随之消失,转化为人的精神属性。

            所以,文字,是物质与精神的转化站!加工厂!

          作家写作的任务和过程,就是将现实物我有效的转化为精神空间。

            一栋雄伟壮观的建筑,它伫立在现实的大地上。作家的任务就是让这栋建筑以精神的方式伫立在文稿上。它的呈现方式肯定是属于异类的了,只能以文字的方式来呈现。它的体型,色彩,方位等等也只能以文字意指的方式来完成。这就涉及到人类的感知功能和想象功能。

          作家要通过感知和想象的方式来完成对物实的文字所述,所指和所谓。而读者则又是通过感知和想象的方式来完成对作家所指述,指示,指谓的实体世界的领悟,想象,呈现。这也如同是一种传递,作家将实体世界的相貌通过文字的手段传递给读者的。实质上,无论是作家所传递的,还是读者所接收的,都已不是原本的物体世界,而是物体世界的精神相貌。

          文学,说到底,是一种精神的事业。

          不过,这里还关系到一个传递和接受的基本原理,那就是许多专家都提出的共情原理。人的体征和感知功能都是相通的。作家的感知,想象能力跟读者的感知,想象能力,都是一样的,都属于人的精神感受系统。感同身受,情同此理,说得正是共情的现实特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写作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uo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