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人行”的最后一位闺蜜也要订婚了,所以昨天晚上约了一顿可以捎带上自家的娃和自家的老公的饭。
在海底捞门口等位的时候,两岁两个月的展展和两岁六个月的朵朵小姐姐两个人“会晤”了,
但是两个人丝毫没有激起一点小火花,对对方都不感兴趣,最感兴趣的还是各自手里的棒棒糖。
吃饭的时候,两个人也是互相没有看对方几眼,
展展一直在和各种“吃的”“喝的”较劲,小嘴就没停过;
朵朵一直在和她的妈妈较劲,她希望妈妈不要吃饭了,陪她玩。
这顿饭吃的人仰马翻,只有极少时间下是所有人在一桌上同时吃饭,都在顾各家孩子。
所以朋友开玩笑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孩子之间见面了”。
二
等吃到下半场,在能吃的小娃娃也吃饱了,在好看的小猪佩奇也看够了,
展展就想出去玩了,而朵朵更是按奈不住她那颗想要出去玩的心。
所以,两个娃一起来到了海底捞专门看娃的“育儿室”,本意是展爸和朵爸看娃,但是育儿室禁止男士入内,所以两个娃一起被“外放”了。
然后朋友和海底捞的服务员要来了专门监控育儿室的IPAD。
通过这个小小的IPAD,我还和朋友开玩笑说“提前感受一下孩子上幼儿园的感觉”。
毕竟我们家和闺蜜家都是第一次把展展、朵朵托给外人看管。
监控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存在,它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父母的担忧,通过这个小小的屏幕,就能看到孩子的状态。
一开始,展展和一个差不多5、6岁的小哥哥一起玩积木,两个人有商有量的,分工合作;
到后来,这个小哥哥对其他东西感兴趣了,就走了,剩下展展独自拼积木;
而一旁的朵朵也是自顾自地看电视节目,玩积木。
但是玩了也不过十分钟吧,朵朵就向育儿室的门口走了过去,她不想在里面继续玩了,想要出来了,所以还没有等服务员给打电话,朋友就飞奔过去了。
这个时候的我在干嘛呢?
我在双眼不错地关注着展展,他虽然手里的积木没有停,但是他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朵朵。
毕竟对于在育儿室里这么多小朋友和阿姨来说,朵朵小姐姐是他目前最眼熟的人了,毕竟在不熟,也同桌吃了好大会的晚饭了呢。
所以当他看到朵朵小姐姐被她爸爸抱走了之后,他的心理防线被击中,立马也向门口走去了。
这个时候我和展爸说:“你快去,你儿子要崩了”。
监控里的展展慢慢地向门口走了过去,但是很快他就被育儿室的阿姨抱住了。
就是这“一抱”,让展展彻底失去了理智,嗷嗷大哭了起来。
三
晚上回家的路上,我问展展,“你刚才在游戏室为什么哭了呀?”
展展说:“展展找不到爸爸妈妈了”
我接着问:“你是害怕了吗?”
展展就立马缩到了我的怀里,边说边摇头:“找不到爸爸妈妈了”。
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分钟的外放小体验,表面上不算是成功的,但是在我看来,这也算是迈出了一小步。
孩子终归是要离开父母的怀抱,一点点地走向社会,如何走、怎么走、走的好与坏都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是如果不去试,可能永远不知道。
学会放手其实是最好的方式吧,提前给孩子做好心理建设,立马感知到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进行排解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我事后还进行了反省,“外放”给他人,对于两岁的孩子来说,目前还是一件大事。今天晚上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提前预热,直接把孩子给放到了外人跟前。
本应该是需要父母专门一遍遍地向他讲述,这是个什么行为;孩子可能会听懂,也可能听不懂,但是只有把行为逐渐强化,让孩子慢慢理解父母所解说的场景,才能一点点的把孩子推出去。
这就是昨天晚上的小插曲带给我的反思了。
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如果还有可以“外放”的机会,我还是愿意尝试一下的。
展展在新鲜事物跟前,不是上来就立马容易接受的孩子,他经常做的就是先观察、看一看,如果没有危险,在大人的推动下在去尝试下。
所以,现在的他需要我帮忙推一下的。
而且孩子此时害怕、担心并不代表他不勇敢,只是当下对于未知的事情不熟悉而已,
所以,多尝试就是最好的机会。
海底捞的服务员表演扯面,第一遍展展看的时候全程是呆呆的,叔叔把面故意往他脸上扯的时候,他也没有反应过来,脸部表情僵僵的;
但是到了第二遍,他已经提前预判到了服务员叔叔接下来的动作,当叔叔还是故意把面往他脸上扯的时候,展展立马就用手去挡脸。
而且第一遍没有鼓掌,第二遍全程从头鼓到尾;
在我看来,这就是进步呀。
孩子,就是一颗小树,不需要大人的拔苗助长,但是却需要大人谆谆善诱的引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