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上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的一个小故事:
《非暴力沟通》在越战期间,我被邀请去参加电视辩论。晚上在家看节目的录像带时,我十分不安,因为我很不喜欢自己的辩论方式。我告诫自己:“在下一次辩论时,决不能再这么被动。”请注意,我只是提醒自己要避免出现什么,而没有提醒自己主动做些什么。一周以后,这个节目邀请我去继续上一次的辩论。在去演播室的路上,我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节目一开始,对手就按其上周的方式展开了辩论。他结束讲话后,大概有10秒,我努力控制自己不要按原来的方式进行回应。于是,我坐在那里,一句话也没说。可是,我一开始辩论,就发现我回应对手的方式和上次一模一样。这个教训使我明白了:如果我只是提醒自己要避免什么,而不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会有怎样的后果。
这个小故事让我很有感慨,很多东西是相同的。
比如,“盯着问题,不停的想,或者老想自己不要什么,却不去想自己想要什么。”
一道闪电从脑海中闪过,警醒!又一次击中了自己的无意识。
觉知总在不经意间到来。
关注自己不想要的,就像是你拿着锤子,看哪都是钉子。
关注什么就注意什么,关注什么就看见什么。
关注阻碍,你到处都是阻碍;关注困难,你看见的都是困难;关注缺点,你看见的都是缺点。
但问题是,我们要的是解决问题呀,而不是一直盯着。
想起罗胖说的一句话,“你盯着锁,是找不到钥匙的。”
如果我们遇见阻碍,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找到解决方法。
想的永远应该是:我应该怎么做,方法在哪里?
比如,不会演讲。不应该老想着自己上台会紧张,而是上网查资料,报班学习什么的,要么直接上台去讲。
再比如,说话不好听,不是应该老关注自己说话不好听,而是关注如何说会好听,多说好听的。
常常想不想要什么,很少思考具体想要什么。一直在想不想要的东西,那我们如何改变呢?
知道自己想要,才能专注于它,追逐它。
就像,我们老想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那什么是你想要的工作呢?
我们老想这不是我喜欢的人,那你喜欢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常抱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和麻烦,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那你想过什么是你想要的人生吗?
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然后主动去抓住它。
觉察自身,找到自己想要的,专注它,获得它。
生活中的每件小事,也要想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不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是一种消极的思维方式。
我们找出不想要的东西,是为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接点吧,直接思考自己要什么,觉察它,专注它,用行动争取它。
一言一行,一个不经意的瞬间,都有顿悟,也可以顿悟。
体察生活,觉察日常,读书看字,很有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