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要耽误大家晚上宝贵的时间,让我们一起学习道家一部有影响的著作——《太上感应篇》。我们大概需要用一周的时间学习完毕。当然,在这里先表达我的歉意,耽误大家晚上的时间。
我们这次学习将分几个内容来学:第一个内容就是我们对经文的注释。读诵没问题,有汉语拼音,读一下就可以了。注释是需要学习的,注释部分就由同学们来完成。每个晚上由一个同学来完成当晚的学习任务,在这里先表达对你们的感谢。第二个部分是要学习关于这部经的经义,这个由我本人来完成。第三个内容是来交流一下在学习《太上感应篇》当中的体会。当然,这些需要由我和大家共同完成。大体分这三个内容。
下面我们先学习第一个内容:注释经文。我们每学一段都要先注释,按照文学来说是“训诂”。对文字进行“训诂”是学习文学的基础。你想,你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要想解释经文,那就更没办法了。所以“训诂”是学习经文的基础,相当于我们的两条腿,有两条腿才能走路,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借这个机会我们共同学习经文的注释,这同时也是检验同学们一个半学期以来对训诂学的掌握。一个半学期以来,你们会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当然,可能有同学已经学得比较好了。现在我们先看经题,就是题目,名之曰:《太上感应篇》。
现在请同学先解释经题。请——
同学:“太”就是天大、地大亦人大焉。“上”高也。“感”是动人心也,使人心动。“应”是以言对也,用言语对答……
师父:“篇”呢?说文解字怎么解释?论语上有,说文云,篇者……还没想到?老师呢?
老师:遍布的遍。
师父:那这句话怎么解释?请你们老师来解释。
老师:从总体来说,感应篇,感是感召,业是报应。也就是说因果报应是自己感召来的,并且遍布一切,应该讲是这个意思。太上是太上老君。
师父:嗯,好,请坐。你再来一遍(同学复述一遍)。前面加太上是主语,太上老君简称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为我们说的感应篇。什么感应啊?实际上就是讲的因果报应。这个“感”讲的是因,“应”讲的是果,就是说你身口意造作的这些行为就叫做业因,有了这些业因肯定就会受业果,就是应嘛,就像人站在太阳底下,就会有影子,这就是感应。如果你不站在太阳底下就没有影子,这就叫如影随形,跑是跑不掉的。
那么关于这个“篇”呢,它有两个解释:第一种是刚才老师解释的那样,“篇”的意思是“遍”,遍布一切因果学说,所以说文解字的第一个解释是“遍”;那么另外一个解释是什么?意思就是文章,太上老君讲的关于因果报应的一篇文章或者一部书。这就是第二个解释,这里作“文章”解。以上两个解释是关于题目的解释。
下面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太上感应篇》的一些相关内容,包括它在道教当中的历史地位,以及在“得道成仙”中所起的作用等等。道教(最初称道家)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基础,也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就是说中国文化最早是源于道家。要是再往前追的话,那就太古老了,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巫文化”,巫山县的“巫”。它是源于巫文化,这并不奇怪。任何一个民族,她在远古的蒙昧时期都会出现一个巫文化的时期,而且这些时期相当漫长。
为什么会有巫文化呢?因为在远古的蒙昧时期,人类的文化不发达,对诸多自然现象,比如说“打雷、刮风、地震、海啸、蝗灾”等等自然界的这些现象无法解释,而且,那时候也更缺乏一些逃避的措施,包括现在有些灾害我们也还是无法逃避。一般的地震可以逃避,现在的房子都有防震级别的,抗七级以上的地震要求,但为什么不说抗八级?因为抗八级地震的房子是造不出来的,八级地震是破坏性的,九级、十级更是毁灭性的,是挡不住的,所以一般房屋建筑设计要求都是抗七级。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自救能力,但是在远古时期,人类的自救能力可以说相当的微弱。那么,他们怎么办呢?于是这个时候,他们就会诉诸于一些神灵的力量:一方面祈求得到神灵力量的加持、保佑;另一方面可以获得一定的心理安慰。所以说任何民族在远古时期都是巫文化发达,而且相当的漫长。像现在讲的我们中国的元谋人(云南)、北京人(周口店)、蓝田人(陕西)等,都是几十万年,甚至一百多万年前已经出现的古人类。像元谋人,在云南元谋地区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及类似生活的痕迹,距今已有一百七十多万年了,我们中华文明史才多少年?不过五千年!这个中间过程相当漫长,五千年跟一百七十万年比,就是弹指一挥间。即使是五千年文明史,在三皇五帝时期,巫文化依然发达,即使到了周朝时期,巫文化也是依然相当发达。直到东周末年,所谓春秋战国时期,巫文化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那个时候巫文化在政治方面是相当有影响力的,它主导了政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情况才慢慢摆脱。巫文化虽然脱离了政治,但也随之不断进化,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及修炼体系,包括仪轨等。当出现成熟仪轨的时候,就会形成现在说的理论系统。道家之所以称为道家,因为他有成熟的理论、修炼体系,但当时还没有出现成熟完善的仪轨,到了东汉时期就已经有比较完善的仪轨了。
东汉的张道陵,今江苏丰县人,在四川成都大邑鹤鸣山修道,所以鹤鸣山成了中国道教祖庭。后来发明地动仪的(预测地震的仪器)张衡就是张道陵的孙子。张衡不仅是科学家,同时也是道教的祖师,其后的徒子、徒孙就逐渐演变成天师派,张天师。在道教发展的前几百年中,张道陵比较重视符咒,符咒就是“符箓、咒语”的简称,它重视口诀。在发展过程当中,道教逐渐发展出了很多分支,比如春秋战国时代的黄老学派。黄老派就是从黄帝(三皇五帝)一直到老子修习的一个学派,简称黄老学派。当然这里边还有注重修炼的方术家,修炼也有很多派别,它是在发展过程当中渐渐形成的。比如像刚才说的张道陵,他重视符咒,但在早期就是炼丹,外丹术。外丹术促成了中国火药的发明,所以道教在中国科技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它对中国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实火药的发明,包括指南针的发明,都是跟道士有关。注重修炼的方术家中早期有一派很重视中国的外丹术,就是仙丹。
举个例子,秦朝第一个皇帝嬴政,就是秦始皇,他就很重视仙丹,当然他重视仙丹的目的是想长生不老。那到底能不能长生不老?当然也是可以的,在《楞严经》记载的十种仙当中就有一派,就是服炼外丹,最后得道成仙,但是真正想通过外丹得道成仙非常难,不是我们这些凡人能够做到的,所以秦始皇学了一辈子的仙丹术也没得道。到了后期,东汉、魏晋时期,一直到公元五八九年隋朝统一,要是再加上东汉末年就超过了四百年。这个时期,相对来说,外丹术发达。
再后来,隋唐以后,就开始重视内丹术了。再往后,到了宋末元初,道教出现了著名的全真教派,代表性的就是全真七子,王重阳的七大弟子,最著名的是谁啊?邱长春。长春真人,这是个不得了的人物,是道教发展史上空前的大人物。现今道教很多派都是全真教派,尤其是长春真人的龙门派,占了一大半,就像临济宗在佛教中占了一大半一样,长春真人龙门派也占了道教中的一大半。
那么《太上感应篇》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呢?因为刚才描述了从巫文化到道家的日益成熟再到道家的完整建立,开始重视符咒和外丹术的修炼,但这一时期实际上得道成仙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说这给道家的发展带来困惑。于是后来转向内丹术,内丹的修炼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修炼身心、修炼内丹不是说纯粹在那炼,它需要相应的一些辅助,不是关起门在那里炼就能成,要是那么简单的话,我们都关起门来天天在家炼就行了。当然没那么简单,必须要有一些其它的方法,什么方法呢?那就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要注意“积功累德”。
所以后面说要修多少善才能达到什么果位,修多少善事才行等等。实际上也需要这样,要不然我现在让你不吃不喝坐上一天一夜试试,就坐在那里不要动,一天一夜也不吃、也不喝、也不上厕所,就在那坐二十四小时,但这种人太少了,难得一见。为什么呢?按照佛、道教的解释,就是福报太少、功德太少。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业障太重,不说别的,就身体都过不了关。举个例子,很现实的,腿痛就过不了关,坐在那里二十四小时不要动,不要换腿,行不行?哎呀,不行。我看难,有点悬。你把腿都搞不定,没法降服,我看别的就更难了,所以说需要积功累德。因此,在这个背景下附以内丹之术的修炼,才出现了《太上感应篇》。
这篇文章共只有一千两百多字,成书于北宋末年。为什么成书于北宋末年呢?因为在《大藏经》中也有“道藏”。根据“道藏”记载,在北宋末、南宋初的“道藏”中就出现了。这是第一次出现,之前没有,你像唐朝的“道藏”没有,你像北宋早期的“道藏”也没有,但是在两宋之际编的“道藏”中就把它收进去了,可见很可能成书于北宋末年,到了南宋时得到广泛流传,它正好辅助内丹的修炼,这是第二个原因。
还有第三个原因。在那个时候,出现了所谓的“三教合一”,就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因为儒家是我们中国固有的文化,而道家也是,道家比儒家更早。那么,佛教作为印度的教派是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到现在是两千多年了。当然在传入过程中肯定与儒、道两家有碰撞,然后不断地碰撞,在碰撞中出现交流和融合,于是在交流和融合当中出现新的成果,然后互相借鉴、互相吸收,三者共同推动,演绎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为什么它们会在碰撞当中彼此吸收、借鉴呢?主要的原因,一个是内在的动力,内在什么动力呢?因为儒释道三家文化都是先由内而外的机制,就是说都是先注重内在身心的训练、修炼。像儒家讲“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然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讲的八目,八目实际上前四个讲的都是修身的途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这个叫“格物正诚”。这个“格物正诚”就是讲修身的途径和方法,当修身达到一定水平了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由内而外先要完成自身的修炼,你只有自身达到了一定高度、一定基础了的时候,才能显现智慧的光芒,然后才能去照亮别人,启发大众的智慧。这个跟孟子讲的“充实之美”意思是一样的,那这句话怎么解释?
同学:内心充实的美。
师父:什么是内心充实?饿了去吃饱了就是充实?肯定不是的!它这个充实是说内在的,是内心的充实。我们借用《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来说明它这个实际上讲的就是内在的充实,这才叫美。当身心通过“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借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把负能量排除掉,然后显发的是一种正能量,那么这个正能量就是一种美,这是孟子讲的。下半句话是“充实而又光辉,谓之大”,这叫由内而外的显发。前面讲的充实是指内在美,当你的身心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你的身心就会散发出异于常人的光芒、智慧。那种感召力就叫充实的光辉,这也是孟子讲的。所以这些都是体现了它由内而外的修证、修炼过程。
那么,这点跟佛教相比是不是相同呢?
佛教首先讲自觉觉他。你看,这是不是由内而外?孔子也讲过类似的话,《论语》中有很多这样的句子,比如孔子讲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都是在讲先内后外。再如你想去帮助别人,你得看自己能不能帮助别人,这都是典型的由内而外的过程。佛教讲的“自觉觉他”,儒家讲的“自立立人”都是在说自度度人,这是典型的由内而外。
道教呢,它也是。《道德经》中就有这样的描述,谁举一句出来?有没有啊?我们请老师举一句。
老师:复归于朴。
师父:嗯,“复归于朴”,典型的由内而外。三家都是典型的由内而外的修炼过程,所以说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的时候,它自然就跟儒、道,这些中国固有的文化合流,衍化出三教合一。后世这种衍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三教合一最根本的驱动力、内动力。
它为什么会合一?最主要的是那些大德提倡、政府提倡,其实这不过都是外在因素。但是你光有外在因素,它确实合不了,也没法合,必须有内在的资质支持,这样它自然就合。就像我们经过训练达到一定高度后一样,身心自然就合一。因为身心本来就是一体的,我们通过训练就可以达到一体,自然地完成。所以说在这几个历史背景下,《太上感应篇》应运而生。
现在开始往下了解,三教合一如何在《太上感应篇》中体现的?换句话说,《太上感应篇》这篇文章很简短,但是它是如何体现三教合一的思想的?
刚才说到儒释道三教合一,我们看《太上感应篇》一千两百多字当中是如何说佛儒两家的。这个“感应”其实就是讲的因果学说,大家知道,佛教讲的就是因果学说,而且在三家当中讲的最成熟、最圆满,就是因果感应、因果报应学说在佛教中的体现最完善。《感应篇》也把这个因果学说拿过来讲,这是最典型的。另外,像这个儒家呢,在《感应篇》当中也得到了广泛的体现,你看像上面讲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不是都是儒家的思想啊?这就是儒家的八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就称为八纲。在我们这个法脉里,(离欲师爷)就有一个功过格,叫《八字功过格》,就是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来编排的功过格,这个还是蛮有它的特色的。还有另一个特色,这是辅助于我们的身口的,当然意义有没有啊?意义也有,但它是偏重身口,那么在我们这个法脉里,还有一个是注重意的,就是指我们的心意、心念,叫《心意功过格》。那么它是用什么来编排的呢?是用《金刚经》中的去四相、破四相编排的。即我、人、众生、寿者,破这四相来编排的心意功过格。这其实是很有开创意义的,这对指导我们修行,约束我们的身口意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儒家的伦理观念,正确的伦理规范,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感应篇》当中也有大量的体现,这些都体现出了儒家的思想。由此来看,《太上感应篇》当中儒家、佛家的思想都充满着,讲的是同样的内容。
那么这个道家主要体现的是什么呢?它主要体现的是通过佛教因果学说和儒家的伦理规范来让我们积功累德、行善积德,最后达到“得道成仙”。《感应篇》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得道成仙的基础,而且是更有现实生活指导意义,因为它更注重现实生活。实际上佛教也是,佛教讲因果通三世,而且特别重视今生的修为,因此它也是讲的现实。你看,如果你不立足于现实,你只幻想未来,回忆过去,那就没有意义了。回忆过去会不免让人感伤,因为有人可能会“好汉不提当年勇”,一味地回忆过去可能会很伤感,很悲伤,这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我们如果只是去幻想未来而不付足于努力的话,那真的就只是幻想了,因此,未来需要在现实当中去实现。
你看吕纯阳遇他师父,他师父是谁?知道的请举手。不知道?坏了,把师父给忘了!吕祖,这了不起的吕祖是唐朝著名的道教祖师,他师父是谁啊?钟离权。他师父说要修道的话,要做三千善事,三千功果。什么意思?就是你做的三千件善事得有结果。
大家注意,有些善是小善,有些善是大善,大善才能结果。举个例子,就像一颗桃树,桃花开那么多,最后能结果的是不是就少了?可以说一多半是结不了果的,就是这样的。就像麦子一样,有些颗粒是饱满的,有些麦子就不饱满,不结实,包括稻子也是,所以你做的善事得让它结果。三千功果,你修仙要先做三千功果再说。为什么呢?如果你没有三千功果做基础的话,身体障碍那是消不掉的,消不掉就修不了!你看,有的人让他修行,只是打坐就太难过了,哎呀!真难过。那么让他去做点事呢,他又做不下去,不甘心:哎呀!耽误我学习,耽误我打坐,其实这都是业障表现。真正没有业障的人,干什么都安心,打坐也安心,念经书也安心,不管做任何事情都甘心,他不会有分别和取舍的,只是根据事情的需要去做,但不会去分别的。凡是爱挑三拣四的人都是业障使然,你现在能理解自己为什么这样挑三拣四了吧?一句话就是业障,这些都是业障的表现。
所以钟离权就跟吕祖说,你要跟我修道,先修三千善果。还有《了凡四训》的作者,明代的袁了凡,遇到了云谷禅师,他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实际上改命什么意思啊?就是消除业障。业障消除了,命运就改变了。那么怎么消除呢?依《功过格》做一万件善事。他没说三千功果,讲的是一万件善事,这一万件善事和三千功果的要求大不一样,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用一万件善事和功过格来消除业障。你看读书不好好读,为什么呢?因为有业障。如果不读呢?又放不下功名,你回家种地去吧,又不甘心。如果袁了凡真能回家种地去,其实也不错:我就回家当个老农民,那也不错。你像孔子的弟子原宪,孔子去世后为孔子守孝三年,然后离开去住山了,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但是他精神很快乐。如果他真能做到这样的话,那他就是第二个原宪,那也很好,也是大丈夫,但是他偏放不下,读书呢又读不下去,又不愿意放弃功名。他后来通过云谷禅师的开示,终于明白了改变命运的方法,他坚持做了一万件善事,把这个业障消除了,那他就安心了。所以他做官做的就很安心,做学问做的也很好,也很安心。所以道家说要修行,先来三千功果就是这个道理。
就像佛教讲的忏悔,怎么忏悔啊?天天在这里念:我以前做过什么什么坏事,原谅我吧,阿弥陀佛!有那么简单吗?我看悬。人头都落地了!对不起啊?不该杀你啊?我看有点悬!那怎么办呢?你得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要真有忏悔的实际行动,要真干,就是说真忏悔是不管干什么都要发至内心地真干,这样,别人可能就会原谅你了。所谓的感天动地,这就是感应嘛,诚心感应。在《太上感应篇》当中通过修这些善果功果来助修得道成仙,这在感应篇当中有大量的体现,这是一个。
还有一个体现是什么呢?它上面讲了很多善事,哪些要做的善事?上面讲了多少善事?
(请同学背诵)。好,请坐。
最后这两段就是讲的行善,一共多少种啊?二十六种。这二十六种善行都可以成就我们的功果。
往下这一大段,则是讲的种种的恶行,与前面讲的善行正好相对。
(请同学继续背诵)。
这些恶行有多少种啊?就是做坏事容易,做善事挺难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小心谨慎,加强修行,就是要善护自己的言行。这个修行当然从小学习是最好的,从小就开始加强训练,当然年龄大了要求进步也是很好的,“亡羊补牢未之晚也”,所以我们成年人还是很羡慕你们。我们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还在梦里,对这个根本没认识,现在我们的人生都过了一大半了,才开始有认识,这不能不让人充满遗憾。
通过对《感应篇》的学习,通过对善恶行为的比较就可以知道,娑婆世界里面一定要非常谨小慎微。这个实际上属于道教的教诫。当然这不仅仅属于道教,儒释道都有类似的教诫,这其实都是三教合一的例子。
实际上,唐宋之际,三教合一就已经比较成熟了。《太上感应篇》就是那个时候比较成熟的一篇作品,它在道教发展史上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你看后世《功过格》的出现跟它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太上感应篇》在道教的历史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在现实生活当中解除人们的业障,通过积功累德,迈向修炼得道成仙之路。当然这是最好的了,你即使不能得道成仙,在现实生活当中也能改变命运,改变和提高你生活的质量,减少烦恼,所以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它依然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现在,国家又在提倡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后,把复兴民族文化,发展传统文化提到了一个国家战略高度。因此,《太上感应篇》做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内容,我们进行学习也是很具有积极、现实意义的。
这是我给大家介绍的《太上感应篇》这篇文章在道教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接下来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主要内容。
《太上感应篇》主要内容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讲的是善恶、因果报应。它里面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当中最主要讲的就是感应。
第二个内容就是讲伦理规范。这个,其实我刚刚都提到了,这些伦理规范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要能得到体现,得到落实。它离我们远吗?不远!其实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
第三个内容就是讲断恶向善、断恶修善。佛教讲要断十恶业,修十善业,断恶修善。这其中的二十六善行,是我们要去提倡、去落实的,而那个一百七十种恶行则是要杜绝的,需要慢慢去断除的。
其实,这三个是我们学习《太上感应篇》的主要内容,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第一个——因果报应学说。因为只有有了因果报应的观念,下面的才能做得到,而没有因果报应观念则是做不到的,所以说第一个观念是基础。
《太上感应篇》开篇第一句话:“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实际上是《太上感应篇》的总纲。四句话,十六个字,提出纲领,主要内容,下面请同学解释。
同学:太上是太上老君,曰是此也,语助词。祸是判也,审判。福是佑也,上苍降福保佑。无是亡也,没有。门是闻也,内外相互闻听得到。惟是凡思也,思考的总称。召是呼也,呼唤。善是吉也,吉祥的言辞。恶是恶也,罪过。报是当罪人也,判决罪也。随是从随也,随从。形是象形也,描画成。
老师:惟是强调的作用,只,仅仅。
师父:这其中有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别。本意是造字时的原始涵义,但字义在发展中会产生变化,不断地发生引申,这是中国汉字的魅力所在,也是难以学习掌握的原因。这四句话是总纲,在此体现。
先看第一句话“祸福无门”,这是祸与福对比讲的。其实人世间都是对比:是非、善恶、好坏、高低等等,都是比较而言。你说蚊子坏,是站在人的立场上讲的;站在蚊子的立场上看,我们就是杀蚊子犯,所以说这都是相对而言,世间没有绝对,因对而立,因对而起,所以讲“祸福无门”,按佛教说法也是,一切烦恼都是因心而起。
(请同学起立背诵第二段)。
第二段集中体现了这个意思:一切烦恼与事情本身无关,都是“惟人自召”,都是自己心理分别引起的,这是它的集中体现。
第二句“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就是讲的感应,我们所有身口意的行为,始终跟随我们,象我们的影子一样“如影随形”。按佛教讲,就是第七识向内执着为“我”,向外执取万事万物,这是对立的,对立之后,烦恼就来了,就会分这是我的,那不是我的,然后想得到的如果得不到就烦恼;得到了又怕会失去,一样烦恼。其实,人烦恼的根源就在于人心的分别对立,所以《金刚经》上讲破四相,只有把四相破除了才能消除烦恼,不破除就没法解决,这是任谁也解决不了的。一切身口意的行为都有因果,详细的因果学说我们明天再学习。下课!
(请同学回顾昨天宣讲内容)
上面基本涵盖了昨天所学,请老师补充润色。
老师:首先解释经题,因果学说《太上感应篇》在道教中的历史地位,其中提到内丹术、外丹术。从巫文化一直到成熟《太上感应篇》的年代,其中体现了中心思想三教合一,其中的现实意义,以及因果学说、伦理规范、断恶修善,和《太上感应篇》的总纲。
师父:很好,坐下。你们要学会记要点,学会学习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提供方便。
接着昨天所学的总纲,一开始这四句话“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纲举目张”,是“举领则衣顺”。其实这就是学习任何东西的学习方法,是你们需要掌握的。
这四句话,十六个字主要阐述了因果学说,讲了这几点:
善恶业因,必得同类善恶业果。这是因果法门,非常重要。
由因到果,需要缘的成熟,缘不具足就不会出现果报。这叫“法不孤起,仗缘方生”,在我们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东西是孤立存在的。按照中医的说法是“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只有“阴阳和合”,才得化于万物。由因到结果,必须要有缘即条件才行。
举个例子,种水稻。要有适合的种子,还需要必须的条件:第一适宜的土壤;第二适宜的温度;第三适宜的水分;第四适宜的气候;第五人的管理,等等。只有种子加这些条件才能确保丰收,要是条件不具足就会欠收,完全不具足更会颗粒无收。所以说由因到果,中间要有缘,就是条件,而缘是可以改变的,因却是不能改变的。既然缘可以变,那么果就可以变,这就给改变人生、修行带来了希望,实际上,正因为有缘才有改变的希望。恶因加善缘,恶果就可以改变或者减轻,就是重罪轻受,或者轻罪不受;同样道理,如果善因加恶缘,就会导致善果减少甚至会导致恶果。你看袁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训》就是在一直创造这个缘、改造这个缘,以达成改变命运的目的。修行也是这样,从凡夫到成佛,也是不断创造好的增上缘,慢慢去结善果,最后成佛。
第三、因果通三世。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这是佛教的基础。正因为通三世,所以才有六道轮回,才能够解脱。但解脱不是一辈子能够完成的,有些是今生因、今生果,有些是今生因、来世果,时间不定,而修行可以让果报提前,修行越精进果报来得越快,如果整天有一搭没一搭的,什么事也没有,越精进反而越难受,就是这样,所以有些人就怕了。有句话讲“修行不需要懦夫”。为什么呢?因为你怕了,说明你走不了修行路。只有勇者入此门!所以说你不要怕。
第四、因果源于心,业由心生,一切惟心造。果报的转换,也要从心。《忏悔偈》中“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这四句话就是表述的此内容。因果源于心,想改变因果,也要从心开始,什么意思呢?心变了,果报就变,一念善心,就是天堂;一念恶心,就是地狱。所以天堂地狱在一念之间。人不是有“三秒钟魔鬼”之说吗?非常愤怒的前三秒,人是失控的,很多时候杀人犯就是这样的,所以大家要控制好自己的心。其实跟别人吵架,要伤害别人的就是那前几秒,所以要持续不断地观照修炼,看住自己的念头,这个非常重要。
这就是因果的四个主要内容,“因果四原则”基本上涵盖了因果的主要内容。这是从大方面讲,细讲就太多了,以后接着再说。
《太上感应篇》实际上就是围绕因果贯穿其它内容的。
下面进入第二段内容的学习。(请同学背诵)。
按照学习方法,首先解释经文,讲解经义,最后再汇通各家,由浅入深,这是讲经的次序。你们要注意掌握方法,以后才能登台演讲。我们首先来解释经文,这是训诂学。
(请同学背诵经文)
师父:“是”在这句话中怎么解释?“以”怎么解释?在《说文解字》中怎么解释?在这句话中怎么解释?
同学:直也,正直。
同学:巅也,巅顶。引申是天空的意思。地,人之初分,以其清扬为天,重浊为地。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引申为大地。有,有也。
师父:这句话怎么解释啊?
(同学训诂翻译),请老师来完善一下。
老师:“是以”二字在古汉语里是一个固定的用法,翻译为“因此”,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司是主管。因此天地之间有主管有过恶的神灵,依人所犯轻重,根据人所犯过恶的轻或重,来夺取人的寿算。
师父:好,请坐。学习的方法:第一、读诵经文;第二、解释字词、训诂(包括翻译);第三、解释经义。
先看这三句话“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罪恶,以夺人算”。前面的四句话十六字讲了因果感应,有因果才会召感,召感主管因果的神明,他记录在案。人生中不论善事恶事都有记录,主管人过失的神,天上地下都有,天神地神都有职责。人间也有,这种部门叫公检司法部门。许多经典中有记载,初一十五,神明来巡查人间,初一十五都是重要的人物,像天王、天子,其他的日子就是天兵天将来巡视。大家注意,每天都有,只是级别不一样,其实和领导巡查是一样的。地上的地神,协助天神来巡视人间,向上汇报工作。
举个例子,土地神,主管地方方圆五公里内,这是他的管辖范围。天神巡视就要汇报工作,在神界是没有潜规则的。神明可以看得见,不能乱说。不像人间,这儿没有所谓灰色地带,象红包、送礼等手段统统没有用,所以老实做人,别想走后门,要坚信这一点。天神主管,地神协助记录人的善恶行为,非常仔细清楚。每年都汇总、存档,活八十年就有八十份存档。到时翻出来一看,全是坏事,那完了。要是好事特别多,天神会隆重介绍,封去当神明,像山神、地神、城隍。城隍不得了,乐至县的城隍就等于是乐至县县长,主管一个县,级别就比较高了。像乐至县的土地、河神、山神都归他管,所以人的善恶、过失都会登记在案。
“以夺人算”,一个人本应该活八十岁,但作恶太多,就只让他活四十年,后面还有详细的记载,做了什么恶事,减寿多长时间,作大恶减寿一纪(十二年)等等。反之,如果做了好事会加寿,就是给你延长寿命。举个例子,一对孤儿寡母,儿子很孝顺母亲。有一天,儿子生了重病,看到有人来接他去做县丞,就是副县长。他说“等我母亲寿终正寝我再去”。那人一查看,他母亲还有三年寿命,就让他安心侍奉母亲,给了他三年假。等母亲走了,他也去报到了。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随着以后增长学问,慢慢会有体验,一定要深信这些是存在的。好,继续学习。
(同学起立做训诂)“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同学:减,损也,减少。贫,财物因空乏而减少。耗,耗也,减少。多,重也,重复。逢,遇也,遭也。
师父:先看这两句,翻译一下。
同学:一旦寿命减少后,紧接着就会贫困,处处都会碰上忧愁与祸患的困难。
师父:请老师来完善一下。
老师:寿命减损到一定程度,人就会贫困潦倒,经常遇到烦心事和灾患。
师父:因作恶多了,寿命就会不断减少,业障增多,寿命就减。我想起《易经》有句话:“天将赐福以厚之”,使人快速消耗福报,就下地狱了。现在好多人身家几十个亿,却英年早逝。大家不要羡慕,这句话道理深刻。“人无德不要积财”,一旦聚财就应这句话了。但是,如果有德就可以做更大的善事。人要有幸福感,必须超越物质,精神上要独立。精神、物质不能有依附,这样才能做幸福的人,通向灵魂深处的人。像原宪、庄子,当然这不容易。子贡见原宪,说你怎么这么穷啊?原宪说“是贫,非穷也”。贫是指物质上的贫乏,穷是志不得申,不得志。物质的贫乏只是穷的一部分,还有则是精神上的,虽然有些人物质上特别富裕、阔绰,但精神上贫乏、空虚,其实这也是穷。
各位看我们中国的汉字还是很有意思的,“穷”字的篆书,你看上面是个“穴”字,下面是“力”字,有力使不出来。被“穴”困住了,所以满腹才华无人任用,郁郁不得志。原宪这个人既超越了物质,自得其乐,所以他不穷。颜回也是,“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不穷。再来看贫字,上面是“分”字,下面是“贝”字,贝就是钱,哈哈!只有一分钱,走在大街上连块糖都买不了,还不穷吗?所以,要从汉字中读懂它的涵义,这就是它的魅力。
请老师带领大家读诵《太上感应篇》前三段。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我们先请同学来回顾昨天的学习内容。好,下面来学习新的内容。
同学:人,天地之性贵者也,译为天地之中最宝贵的东西。皆,俱此也,表示范围的副词。恶是过也,罪过。之,长也,长出。人们都讨厌他(作恶的人)。刑罚和灾祸不断地降临。
师父:请老师完善。
老师:人人都厌恶作恶事的人,刑罚和灾祸跟随着这个人,吉祥和喜庆这个人却无法得到,掌管人间灾祸的恶煞凶星会降灾给作恶的人,寿算尽了就死了。
师父:前四句进一步讲了做坏事的严重性。前面“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讲的是原理,这四句则是进一步的具体化。
“人皆恶之”。恶,讨厌。业障重的人让人不舒服,他即使没说话也让人不舒服。第一次见面,他的气场就把原先的气场搅乱了,浑身带着刺,气场让人感觉横冲直撞,负能量太重,把别人的能量给压迫了,别人就不舒服,这是负能量重的人,而负能量弱的人是他自己受伤。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让人不喜欢的地方,所以说人人都有业障,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各有表现特征,这就是你的漏洞,能够把它反省到你就进步了。所有人都有漏洞,所以我们都是“有漏众生”。
第二句,“刑祸随之”。各种刑罚灾祸,不断地打击,那么这个人就会一生坎坷。看历史上的悲剧人物,几乎都是一生灾祸不断。举个例子:武则天时代,有个著名的女官叫上官婉儿,是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她小时候,受祖父获罪被斩首的连累,和母亲一起被贬为女奴,备受坎坷,虽然暂时受到武则天的赏识,但最终还是被杀掉了,其结局很可悲,所以真要避开这些灾祸,只有靠修行能解决。
“吉庆避之”,吉祥喜庆的事,业障重的人轻易得不到,没福报啊。目犍连的母亲,死后堕为饿鬼,目犍连是大阿罗汉,有大神通的,看到他母亲没饭吃便给了她一钵饭,可他母亲却吃不到,为啥?因为她没福报,饭全变作了脓血。所以,《太上感应篇》就是告诉你,只有不断地积功累德,断恶修善,业障烦恼消除,才能六时恒吉祥。
第四句“恶星灾之”。许多灾难,都是自身召感的。大家读过《地藏经》都知道,专门有灾星,象凶神恶煞、罗刹鬼王等,他们都有很多眷属,专门在人间传播灾难。可他不是故意的,如果你没有业障,他是不会找上你的,你有福报处处都吉祥,但业障重的人,只要一有机会,恶星就会降灾,果报就现前了。所以因果报应,由因到果中间需要缘,一旦条件具足,就在某一个劫点上触发了。另外,这些灾星会见缝插针,因为没有劫点他就无法下手。比如车祸的发生,实际上并非单纯的车祸,疲劳驾驶只是诱因罢了,大家可以结合《地藏经》和《十善业道经》来看,任何灾难都是如此。常行善事可以化解灾难,大化小,小化无。为什么有些修行人却灾难重重呢?像虚云老和尚,一生灾难坎坷,这只是一般人的看法。大修行人所承受的一切,用我们的眼光是无法看懂的,其实他们早已经超越世俗了。修行人如果想要提升自己,就需要这些灾难去历练,常人都对此避之不及,唯有大修行人会一切随缘,平心接受。因为追求不同,所以面对问题的心态、态度和方法就会有不同。像离欲师爷一生也是磨难重重,渡过一关又一关,所承受的异于常人。所以,能承受过去就会有所提高,这叫逆境出人才。
最后一句“算尽则死”。坏事做多了,应得的福寿都会减损,寿命也会提前结束。人的一生都有定数,根据前生所做的善恶来定夺,但可以改变,通过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可以改变不好的命格,要是破罐子破摔,那只会更糟。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许多大中小企业,但很多平均寿命只有8年,为什么呢?因为企业所有人无德。实际上,光享受物质上的福报没法长久,很快就能耗尽。历史上那个“富不过三代”的定律,意思就是讲,如果祖上无德,福报则不会长久。“医者父母心”是形容从医者应具备的心态,反之“医不过三代”是说如果太有钱或太有才,而又没有德,就会走上歧途。那么通过培福积德就可以跳出这个“富(医)不过三代”的魔咒。
师父:请慧仁同学解释字词(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夺人计算)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主管不同,各有分工又团结合作。三台神君主管寿天,北斗神君主管善恶。寿天与善恶密切相关,根据善恶定夺寿天。人寿命有长有短,《三国志》上的徐庶先生,刘备的谋士,据说现在还活着。一个神仙,三国年间的神仙,一千多岁了,还有广成子一千二百岁,这都是神仙级的人物。近代有离欲师爷,一百二十多岁,其师父思摩祖师爷春秋两百四十多岁。北斗神君主管善恶却关乎人的寿天,功过格上每记功一件,增寿多少,做恶事要减寿,如果是大恶更要减纪,一纪十二年,小的恶事则夺寿一算(百天),但如果经常作恶那也不得了。道家讲“北斗主生,南斗主死”,各有所司。
“在人头上”:举头三尺有神明,要讲因果,这是无形的网,时刻注视着我们,让我们升起敬畏心。
“录人罪恶”:记录人的恶行,其实也记录善事,来定夺其寿算,这个详见功过格。寿天与福祸的多少都有专门的判定方式,综合的指标,比如张三养活一家十口人,如果你把张三杀了那影响就大了,换成其它成员可自立的家庭,结果就不同了,所以这些都有很精细的计算方式。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体,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译:更有三尸神(上尸在头,中尸在肠,下尸在脚)住在人身体中。六十日中,天神决定善恶的一日,(庚为天干第七位,申为地支下午三点到五点,合起来指这一天),就会到天地衙门去言说其人的罪过。
师父:三尸神,上中下三尸,是居住在人体内的神灵,每个人都是如此。除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因而不被监管的大修行人外,余下的凡夫都是逃不掉的,这叫天网恢恢。三尸神监管人,如果你作恶就会有提醒,只是你看不懂。庚申是用中国传统历法——农历(夏历、阴历)计时的。我们中国在夏朝就有了完备的历法,它是一种综合了太阳与太阴年的历法,适用于农耕人群。中国历史上是主要以农业为中心的国家,与沿海的海洋国家历法不同,是根据干支纪年的排列组合的,每六十个干支为一组循环使用,年月日都是如此。到庚申日,三尸神就会上报天庭,有专门主管人善恶的部门,把人的善恶不断记录存档,然后根据此档案来定夺你下世的去处。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节那天,灶王爷就去汇报工作,汇报这一家的善恶情况,大约需要七至八天的时间。所以人们过春节时,往往会在厨房门上贴上一副专门的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灶王爷去天庭的这段时间就由他的眷属看管,所以,人要真修行才能获得真自在。
师父:学习经典有几个步骤:第一诵读,掌握字音;第二识字,掌握字形构造;第三训诂,解释字词。汉字需要从这三方面学习,这也是学习经典、解读经典的基础。解读经典包括:译文,就是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用的白话文;第二剖析、分析,分析语句的含义。这需要分析原理、道理,引证、例证,所以掌握方法很重要。
师父:关于庚申日再补充说明一点,纪年是一甲子六十年循环一次,月份的记录也一样,日子也一样,从甲子开始,六十个循环一次。15年十月与14年十月干支是不同的,因为六十年循环一次。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阴历每个月的月末,灶神都会到天上去检举这家人的罪过。灶王爷,家家户户都有,并不是不供他就没有,只要有灶台就有灶神。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就是年终总结,不光三尸神和北斗神君,灶神也在管人的家庭。这些神袛根据能力大小,管辖范围大小也不同,与人世间的管理阶层一样,但比人世间严密。
师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先看看字词解释。
译:凡是人犯了过失,大的夺寿十二年,小的夺寿一百天。“凡”指笼统概括。
师父:《了凡四训》的作者袁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准一生,是因为未跳出世间法,直至他见到云谷禅师,禅师开导他“相由心生”,了凡先生才幡然醒悟。相师不给佛道中人、大善之人、大恶之人相命,因为相不准,命会越算越薄,你想知道未来的事,都是妄想。真正的相士不轻易算命,有专门的规定,这个职业是留给残疾人维持生活用的。
“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世间人都有过失,分大小,《太上感应篇》列举善恶事例196种,说明作恶容易修善难。
在山东,孟母祭日那天被称为孝亲节,有相关活动,也给天下父母做了表率。善恶有大小,大恶一做就改变命运,小恶也要杜绝,犯错再弥补就难了。《太上感应篇》是为了让我们建立起对因果报应的信仰,再一个,积功累德也是修道的基础,道教追求的是“长生九视”,想修仙必须回避恶事,如《十善业道经》同,欲修十善,先断十恶。
下面讲二十六种善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译:合乎天理的就应该身体力行地去做,不合乎天理就应该避免去做。
师父:断恶修善,儒释道三教都有基本规范,比如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和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什么是天道?《说文解字》中解释是巅也。巅顶,至高无上,天、地、人的最高标准,它不是由人创造的,而是圣贤发现的,就像释迦佛不是创造了佛性,而是发现了佛性。天下之大道都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中摸索、发现的,是合乎于天道,都具有普世价值,因而会被弘扬。中国的儒释道文化都是在探索中被发扬光大、走向世界的。《道德经》中也有对天道的描述,而《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讲述天地运行之道的,如果违背天地之道,那就要深受其害。得癌症就是阴阳不平衡,阴气过多凝结,不同的烦恼郁结在身体不同部位,与性格有关。比如怒气郁结伤肝,久之生癌。从阴阳角度来讲,根据性格,某一部位成为阴气盛行之地,至阴至阳之地都不生长东西,绝症怎么来的?性格来的,维持相对的阴阳平衡,是保健身体的重要方面,化解分别就是调节阴阳。《道德经》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定是符合天道的,阳要制阴,负阴而抱阳,阳气是在统率地位的,不可以本末倒置,就像清朝末期慈禧掌权,结果导致了清朝的衰败直至灭亡,所以说天道自有规律,不可违背天道。
师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多学多记,回顾昨天学习的内容“是道则进,非道则退”,这是讲对于善行的要求。下面,我们从“不履邪径,不欺暗室”开始,正式讲解二十六种善行。
“不履邪径,不欺暗室”。
译:不走邪恶之歧途,不去不正经的地方,私下里也不昧良心,就是要“慎独”。
师父:《中庸》中说的“慎独”,即“不欺暗室”。“不履邪径”的第一层含义就是不走邪恶之路,是说人要把握大方向,不犯原则性错误,而小过失不影响大方向。第二是指具体的行为要检点,比如不要去酒吧、网吧、赌场等。其实两者一样重要,环境对人的制约也很重要。实际上大部分人是不能自觉的,无法自觉抵制不良环境的诱惑,所以我们要有意识的选择良好的环境。
“不欺暗室”讲“慎独”,但独处也保持正念,这个很难,这需要不断去提高完善,只有观照功夫达到一定高度才可以。“诚则明也”,诚,成其言也,就是说的话成立才算诚;当人不虚伪了,内外如一了的时候就叫明,“明”日月交辉,没有黑暗。当诚到一定高度就明白了。“敬天法祖”敬重天道,效法祖道,对万事万物都要“敬”。“格物致知”,只有革除内心私欲,才能与天地合一,才能与万物沟通,就是说要合乎自然之道,因此,道家提倡“顺其自然”。
“积德累功,慈心于物”。
译:力行好事,积阴功、阴德,仁慈之心遍及万物。
师父:这个好理解,但做起来难。不过,一旦做好事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就没那么难了。儒释道三教都提倡积累功德,什么是功?什么是德?利人曰功,归己曰德。《六祖坛经》中描述十分详细:“西天二十八祖,东土初祖(达摩祖师),泛海东来,止于广州。广州刺史悉礼高僧前来,帝大喜,敕命广州刺史迎大师前来健康。帝云:朕一生建寺无数。武帝出家数次,被大臣集金买回。所集金尽数供养三宝,心诚可见一斑。问达摩祖师功德多少?答云:毫无功德。帝不悦,是说梁武帝听后很不高兴。《金刚经》云:“菩萨不受福德,故功德无量。云何不受福德?不贪功德,故无量功德”。所以,武帝的问题就在于此,他不知什么是真正的功德。
“利人曰功”,帮助、施舍他人各种财物,利益别人的各种善举叫功。从字面上看“功”,出工出力叫做功。“归己曰德”,把功里的贪去掉,故《道德经》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徳不失德,是以无德”。
老师翻译:上品之德归求自己,不向外贪求,故称为有德;下等之德向外求,所以不得。
师父:这是一种解释。简单来讲,你帮助别人叫做功,如果这件事过去就忘了是德,这就是不执着。所以武帝就是有功无德。有功无德、无功无德、有功有德三种情况中,要想做到有功有德太难了,因为这是上德。高明的人都会做上德。现在的慈善事业难做,不贪功才有德,要是出于某种目的,图名图利,那便无功无德,古人讲要“积阴德”正是此意。阳功无德,阴功阴德。阴功福荫子孙后代,阳功无法留与后世,只能自己享。做善举而不求人知才是阴德,才能德泽后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理亦同。
“慈心于物”慈,仁爱之心。“慈”,从字面看,兹和心,这个心,指等同这个心,就是将心比心,这不容易,需要扩充心量才行。可现在我们的教育恰恰相反,这种“利己教育”是没有涉及社会责任的,如果不作出改变会很麻烦的,其实,现在就已经出现了很多弊端和问题。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就在承受这种恶果:只为自己,不愿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样人人都不好过。所以,传统文化需要被传承,被弘扬。“慈心于物”就是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多为社会着想,这样社会就有希望了。
“忠孝友悌,正己化人”,这里引用了儒家的伦理观念。“忠”字拆开是中和心,把中放心里。《论语》中解释:“尽己曰忠”。尽己所能叫做忠,要时刻把握住忠。再看“孝”字,是老和子,子女的头上顶着老子。我们讲血脉的传承,代代相传,无缝对接,把上一代的继承好,中华民族是以忠孝传承为主的民族。忠孝二字在修道中也很重要,忠孝两全其实很难,至少完成一个才能成就,因为这是修道的基础。《太上感应篇》重视儒家的伦理观念,忠孝精神涵盖在内,“友悌”,这是讲悌道,要友爱、关心兄弟姐妹。下级对上级讲忠,晚辈对长辈讲孝,兄弟姐妹、同学之间则讲悌,要相互帮助,相互提携,它遍及所有兄弟之间的关系。
“正己化人”,这是讲如何修身。《大学》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如何完善自己?要自立!有了独立为人的能力,才能教化别人。中国自古重视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让大家知礼仪、懂法律,学会相处,这个重点在于先修身,要先完善自己才能去完善别人。
“矜孤恤寡,敬老怀幼”。如何对待孤寡老幼?我国自古至今都有相关的机构或部门对这部分群体进行照顾,现在国家也有许多相关法律、条例专门保护这个群体,他们都能享受国家的专门优待。“敬老怀幼”,尊敬老人,关怀孩童,这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古代有位了不起的人物——范仲淹先生,三岁丧父,母亲再嫁到山东济南,后离开母亲回到苏州住在寺院,接受教育。所以仲淹先生护持寺院,信奉佛教,兴办义学更是尽心尽力。现在许多宗教组织也会成立养老院,兴办义学,而且现在经济发展很快,各种养老组织机构扩大也快,基本可以满足广大需要养老的人群,所以丰富宗教,完善自己,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再去教育别人,积极为社会付出这很重要。
师父:从今天开始向下进行新的课程。
“昆虫草木,犹不可伤”,昆虫和草木应给予爱护,不可随意伤害。这句话,在前面“正己化人”等的基础上,前面讲“矜孤恤寡,敬老怀幼”。《论语》云:“老者安之,少者怀之”,“安”是安养的意思,“怀”是指关怀。树立一个正能量的人,使他有所追求,对老者给予物质的安养和安顿;给少年人一定的志向,一个进取的目标,这是讲化人。“昆虫草木,犹不可伤”,由人道扩充到旁生与无情,与世间万物构成和谐。
“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怜悯他人的不幸,随喜别人的功德。但对恶人的怜悯之心,这个不容易,人们往往对于罪大恶极之人的不幸无不是拍手称快,要生起对恶人的怜悯之心很难。其实众生无量劫轮回,必定做过他人的父母,过去做的恶都要偿还,要生起慈悲心就需要观修,实际上看别人受苦不生慈悲心也是一种嗔恨心。“乐人之善”,随喜功德。人往往都有嫉妒心,小肚鸡肠,看不得别人好,这是人心丑陋的表现,这也属于嗔心。随喜别人也是一种功德,随喜心越大功德也越大,而嫉妒心则是在燃烧你的能量,看这两个字:女字旁加户和疾,疾病的门户已经打开了,所以要思惟嫉妒心的祸患,日常就要观修自己的心境,要思惟随喜的功德与嫉妒的过患,时时观照,念头随来随往,随扫随空。
师父:“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这都是化人的表现。但救济人一时无法救一世。长久的救济需要更新他的观念,救赎他的灵魂,另一方面让他学会脱贫致富的方法,这都是关键。实际上,一个人贫穷就是因为没有福报。“救人之危”,这里强调“危”、“急”,体现出了人的慈悲救济精神。前面部分属于“仁爱”,此节讲述“道义”。另外,救人于危难还需要智慧,如果受帮助让他成为了习惯,那就没有了感恩心,他会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这就可怕了,所以拯救他人的灵魂很重要,救济他人需要掌握方法,把握基本原则。
“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译:看到别人得意成功的时候,如同自己的成功一样;看见他人的过失和失败,如同自己的失败一样。
师父:这段话是由得失对比来讲的,见人之得,这个得一定是要合乎道义的才行。当然,失也同样。一个随喜心,一个怜悯心,心理学称同理心,这个越深入内心就越有体会。得失是相对的,得失是平衡的,就像阴阳鱼。《阿含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得”。所以,有求心淡生活就轻松快乐。《达摩四行观》:“士之无求真成道也”。因此,把握得失关系在生活中至关重要,我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拯救自己的灵魂。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长短对比。
师父:缺点、短处和优点,每个人都各有长短,如何对待就体现了个人修养。其基本原则是:“不彰显他人的缺点,不炫耀自己的优点,就是要把自己的优点藏起来,不显山露水”。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只有谦逊才能长久。“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关于水的思想。水是往低处流的,人只有学习水的这种品德才能获得长久的美好生活;只有允许别人的过失,别人才会将心比心。《三国演义》中的才子杨修,却去猜测曹操的想法,结果猜得越对死得越快,他让曹操睡不安稳,所以他死得挺惨。功不能盖主,不要妄自猜测,自作聪明是不可以的,一旦过了头就危险了。
“遏恶扬善,推多取少”。
译:阻止一切恶事,发扬一切善行。把多的让给大家,自己取少的。
师父:第一层讲断恶修善。就是不断减少社会的负能量,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这就是艺术。光有技术、技巧,没有艺术修养不能算是艺术。第二层讲不贪。“推多取少”,佛教提倡断除“贪嗔痴”,“贪”字是一个今和一个贝,意思是想天天得到钱。《聊斋志异》的故事中讲有个人去学习穿墙术三年,就为去偷邻居地主的钱,结果穿墙术失灵了,被官府查办。所以,一个人有正确的观念至关重要,提高学业是为了什么?努力生活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一定要弄清楚。
师父:回顾昨天学习的内容。
“受辱不怨,受宠若惊”
译:受到侮辱不产生怨恨,受到荣宠感到是意外的惊喜。
师父:不贪、不嗔、不痴,断除贪嗔痴。上一条讲不贪,这两条是讲不嗔、不痴。任何一个时代的志士仁人,都能秉持公正,捍卫道义,成为国家、民族的脊梁,成为社会的希望。孔子在《论语》中讲“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一生都在为道义呐喊,老子虽隐居,但也在传播道义,乃至无数的志士仁人无不是如此。所以在涉及道义方面要无畏,要坚持,涉及国家、民族大义或群体利益的时候,一定要捍卫,一定要坚持。
“受宠若惊”。其实,福祸是相互依存的,就像“塞翁失马”,再高兴也不能得意忘形,福不能享尽,福尽苦即来;话不能说绝,话绝多挫折。《周易》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我们要时时刻刻警惕,特别在面对大事时,一定要有战战兢兢的心态,这也是在讲不愚痴,福不可享尽。
“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译:布施恩惠给别人不求报答,赠送别人财物不后悔。
师父:大道至简,但越简单越难行。不求任何回报,这在《金刚经》说的“三轮体空”中才能做到。只有去掉有求的功德心,才能愉悦自然,这样做功德才越大。因此,这里体现了人的心量和发心,心空了时,功德才会最大,其中的得失需要我们自己去细细品味。
师父:“与人不追悔”,给了别人就不能再要回来,给了就是给了,反悔就是违反了道义,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做事要符合道义。“是道则进”,二十六种符合道义的善事,每做一件就是一功。善事有大有小,其发心、程度和结果,来决定功的多少。如果功德心太重则会减损功德,无相功德是以有相功德为基础的,所以不要看不起有相功德。再看下一段,此段是讲修习二十六种善行所得的福报。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佑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译:众善奉行的人,人们都尊敬他,上天神灵都保佑他,福禄富贵不求自来。祸星、邪神不能靠近他,神灵佑护他,他所作的事必定会成功,还有能成为神仙的希望。
师父:这二十六种善行做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称为善人。必须要有善行的基础,再加上修道的程度,才能有所得,用二十六种善行应“善人”的果。“神灵佑之”,是因为他所作合乎天道,所以福禄寿三神君会追随他。“众邪远之”,邪神,还有那些诡异的、乱七八糟的事则离他远远的。“神灵佑之”,神灵护佑他。所以想要成仙或成功,还必须要有自己的坚持。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译:想要修天仙,就要先做一千三百件善事为基础,才可以修习天仙的法门,地仙亦是如此。佛教亦是如此,做善事是修行的基础,十善业是上三界的基础,不管修天道、小乘、大乘,十善业都是基础,解脱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不要急于求成。世间、出世间的成就都需要善事来做基础。只是出世间的发心不同,持续做善事很难,所以就有了功过格,这样好把善恶都记录下来,时时警惕自己。
“苟或非义而动,背礼而行”。
译:如果有人对不正当的事动了恶念,做出违背礼义的行为。
师父:此处向下讲一百七十种恶行。这里用假设,假如做了恶事,会有怎样的果报呢?“非义”、“背礼”,这样做是不合乎道义,违背礼节的,严重一些就是丧尽天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需要每个人去遵循,这是具有普世价值的观念,因此被各种民族所接受。第一发心,第二过程,第三工具、方式,第四是结果。考察业果的轻重就由这四点来决定,这与法律有些相像,但法律是致于果,儒释道则是致于因。道义要以因果为基础,用因果的观念来培养人自觉规范的心理。信仰是社会的第一道防线,社会舆论是第二道,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则是第三道,最后才是军队。社会如果想可持续性稳定发展,就需要两道防线,一是信仰,二是道德。
“以恶为能,忍作残害”。
译:把作恶事当做能干、有本事,忍心去做伤人害物的事。
师父:第一种恶行,关键在其错误的观点,泯灭了良知、良能,所以树立正确的观念,保持良知、良能很重要,这样才能断恶修善,身口意行为才能如法。
“阴贼良善,暗侮君亲”。
译:暗地里加害好人,私下里欺瞒上司领导和双亲。
师父:这是背后捅人一刀,背后加害善良的人。“逢善不欺,逢恶不怕”,“暗侮”:背地里欺瞒,“君”:上至君王下至上司,都在“君”的范围。“亲”:是双亲,亲人。人往往难以忠孝两全,但至少要占一个,一定要向追求大道与解脱这方面努力才行。
“慢其先生,叛其所事”。
译:对老师言行轻慢,对自己的职务不尽责。
师父:“天地君亲师”中,“君亲师”这三者立于天地之间。师也就是先生、老师,传授技艺的师父也算。古人非常重视尊师重道,因为它关乎文化的传承。孔子去世后,弟子子贡守墓六年,师生情深,所以文化传承也就是智慧传承,它能让我们得到解脱,与血脉传承一样重要,因此,诚心恭敬君亲师,是最大的福田。反之,则是最大的恶果。“所事”意指你所担负的责任,你承担的工作。如果没有尽心职守,就是背叛了你的职责。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责任,你在一个岗位上就需要清楚这个岗位的职责是什么。“在其位谋其政”,孔夫子非常重视名分,“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所以尽忠职守,要名副其实。
“诳诸无识,谤诸同学”。
译:“欺骗众多外行人,毁谤同学的名誉。”
师父:“无识”是指无知的人,没有见识的人。欺骗没有见过世面的老实人,乃至六道众生。我们放生实际上是对生命的尊重,尊重它们的生命权,这是人应有的修养。“谤”:坏人名声。兄弟姐妹是血脉情亲,同学是文化传承的情谊,都是同等重要,所以学业、道业上的成就,离不开同学,因此,我们要互相尊重,“不彰人短”。
“虚诬诈伪,攻讦宗亲”。
译:用虚伪的、诬陷的、欺诈的、不真实的手段对他人的缺点进行指责、挑剔,或者指责宗族和亲戚的隐私及过失。
师父:这是指运用不正当的方式、方法。“宗亲”:宗是同姓的宗族亲人,亲是外亲的亲戚,就是说同姓与外姓的亲戚,不留情面的去指责,使宗族、亲属之间不合。这在社会上还是很常见的,过去的大宗族、大家庭更多,都有这种现象发生。能够治理好的大家族少见,宋代有范仲淹先生,近代有曾国藩先生,这都是非常具有参考意义的家族典型。唐初的贞观时期,唐太宗举行封禅大典去泰山祭祀,听说当地有个张氏家族有上千人,治理得却非常好。于是太宗就去请教,张家的家主在太宗手上写了一百个忍字,太宗了然会意,这就是“百忍持家”。
“刚强不仁,狠戾自用”。
译:刚强难化,没有仁慈心,凶狠残暴,自以为是。
师父:“刚强”就是强势不屈服,但此处是贬义。刚强用在坏事上就是贬义,说明没有一丝慈悲心。“刚强不仁,狠戾自用”,这两句话相同之处就是都有暴力的一面,狠戾更严重、凶残。“自用”指刚愎自用,以凶狠暴戾为有本事。像南京大屠杀,日本兵残杀我们三十万同胞,而且竟然还搞杀人比赛,这就是“狠戾自用”,当然现在的和平年代,我们体会不到那种残暴。
“是非不当,向背乖疑”
师父:颠倒黑白,愚痴。痴,字意是说认知是病的。“向背乖疑”向与背反着,明知道不对偏偏去做。很多儿女对父母往往就会这样,与父母的要求反着干。
“虐下取功,谗上希旨”。
译:为了取得功劳奖赏,虐待百姓和下属,奉承上级来迎合其心意。
师父:此段是讲有权位、权利的人的这种恶行,每个朝代都有这样的人,为了收税压榨民脂民膏,坏了良心。其实,这样的人慢慢的就会得到惩罚,受到现报。奉承、讨好、巴结上级,“上”泛指上级。忖度上级的心思,溜须拍马。但人不能太聪明,领导想的你都知道,如果他也没德行的话,那他怎么还能睡得着,所以他想睡着就得让你永远睡着,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受恩不感,念怨不休”
译:接受恩惠不知感恩,对有芥蒂的人心存仇恨。
师父:这是讲知恩不报,《大涅槃经》中讲对几种人功德不得毁谤:第一是佛、三宝;第二是父母,前者长养我们的法身慧命,后者赐予我们生命;第三是圣贤,传承智慧,领导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第四是与你有恩的人。伤害、毁谤这些福德田的话,后果会很严重。“念怨不休”:念念不忘,没有休止。另外五种动物:蛇、鼠、黄、狐、龟,灵性高,可以修行成仙。如果伤害它们的话,那它就会非要报仇,所以,需善加保护,不能故意伤害。被冤杀的人会念怨不休,不会去投胎,只有为他平冤昭雪后他才会放下。
“轻蔑天民,扰乱国政”
译:轻视天下的人民,违法乱纪,扰乱国家的政务。
师父:这是讲对老百姓和对国家的态度。“天民”是对老百姓的尊称。上至天子下至百姓,对上天来说都是平等的。往往是每个开国皇帝都比较体贴百姓,但后来的当权者就不行了。“扰乱国政”,这是在位者才能干的坏事。每个朝代的末代,政令都不出皇宫,就是说国家的政策和法令,因干政者乱法导致都无法传达下去,或者政令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得到落实,这都属于扰乱国政。例如那些赈灾的物资、粮食,被贪官们中饱私囊,致使百姓饿殍遍野,这种果报甚烈。
“赏及非义,刑及无辜”。
译:奖赏不义之人,处罚无辜的人。
师父:这是讲褒奖与处罚。奖赏不应该的人,这不合乎道义,因为没有名副其实。历朝历代对“赏及非义”的处罚是很严重的,因为社会需要树立好的榜样。“赏及非义”会破坏社会风气,个人的过错能够带坏社会风气,所以要慎言慎行,三思而后行,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处罚无辜的人,践踏正义是大恶行,一般大恶、大善都是现世报。
“杀人取财,倾人取位”
译:故意杀人夺取钱财,排挤他人夺其权位。
师:这是讲以不正当的手段夺取钱财,杀人越货。儒家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有国家法律才能论罪判人生死,个人是无权剥夺他人生命的。践踏法律,绝不可取,杀富济贫也不可,也是违法,而且手段太偏激,不义之财是不可取的。“倾人”:以不正当的手段篡夺他人权位。位高权重者易造福百姓,反之也容易祸害百姓。
“诛降戮俘,贬正排贤”。
译:对已经投降的俘虏,虐待甚至杀死;贬低正直的人,排挤贤良的人。
师父:国际上,《日内瓦公约》规定不能虐杀战俘。失去战斗能力的俘虏,如果再将其杀害,这与杀人犯罪无异。如何对待正直贤能的?贬谪正直,排斥贤良。贬为贬谪,苏东坡经常被贬谪,因为敢说话,所以三番五次被流放。但他敢爱敢恨,率性直言,因此,我们要尊重有贤能的人。
下面,“凌孤逼寡,弃法受赂”
译:欺凌、逼迫孤苦无依的人;背弃法律,接受贿赂。
师父:实际上,一个国家对鳏寡孤独及弱智都会有相关的法律保护,都不应受到任何欺凌。“弃法受赂”,这是讲对法律的态度。为了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公民人身及公私合法财产的安全,是各国制定法律的初衷,但是许多官员却贪赃枉法,这是社会发展的弊端。在名利面前,人要想高风亮节,坚持底线很不容易,是具备因果观念还是贪图名闻利养,这需要有足够的定力才能保持警觉。
“以直为曲,以曲为直”
师父:正直,事物本来的样子。这两句话是说是非颠倒,这是愚痴,是良知生病了。这是人生最大的毛病,因为一切根源皆由妄想所生。凡夫都会犯这样的愚痴病,把烦恼当真,那样它就成了实有的。因此,要能看破、放下,看破烦恼的表象就能体性本空,显现出良知。
“入轻为重,见杀加怒”
译:将轻罪变重罪,见到临死的人反而嗔怒。
师父:执法者的责任要有公平正义,但“入轻为重,见杀加怒”,这样的行为有失公正,会导致冤案的产生。“见杀加怒”说明失去了同情心,内心有了嗔恨。不过,因果自负,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起心动念负责,所以要保持正念。
“知过不改,知善不为”
译:知道自己有过错不改正,知道善事却不去做。
师父:这是说面对过失和善事的态度,如果屡教不改就危险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见善如不齐,见不善如探汤”,历代圣贤皆是如此。明知善却不做就是一种恶行,要知道“断恶修善”,这是六度万行的一部分。不过,做善事需要勇气,再加上智慧与慈悲,这是成就的基础。
“自罪引他,雍塞方术”
译:自己的罪过故意牵扯别人,对方术星卦等保密不公开,阻塞其发展。
师父:心机重的人天机浅,嗜欲深。方术在中国历史很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方术派、方技派、占卜星象等方术。中医在早期也归于方术,其祝由科等医术主要在民间传承。中医领域最灵验的就是祝由科,其次是艾灸,第三是针,第四是汤药。“雍塞方术”是说不了解这些的人,查禁、堵塞它的传播,其实地理人文的贡献不可抹杀。
“讪谤圣贤,侵凌道德”
师父:这是在讲对待圣贤和道德的态度。欺凌有道德的人,果报是很惨烈的。混乱不干净的地方就是没有道德的地方,圣贤也好,道德家也好,像“五老七贤”这样的道德模范能够教化一方,改善社会风气。
“射飞逐走,发蛰惊栖”
师父:我们不只放生,而且还要护生,把蛰伏在地下的动物挖出来,就会冻死,这属于杀生害命,因此我们需要对生命尊重。
“填穴覆巢,伤胎破卵”
师父:冬眠和穴居的动物,你把它的洞穴填住,它就无法出入了。破坏鸟巢无疑是抄动物的家,这个抄家之罪的果报是也会被抄家,让你也无家可归。“伤胎破卵”是指对胎生、卵生动物的胎、卵加以破坏。每一个都是一条生命,所以,因果报应是天下最公平的事,它告诫我们要好好保护动物。
“愿人有失,毁人成功”
师父:这是坏了良心,破坏他人的成功。有德行的人应同情他人的失败,随喜他人的成功,绝不能一念之差办了坏事,所以,做人需要断恶修善。
“危人自安,减人自益”
师父:这是讲为了保全自己,故意让他人陷入险境。实际上这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是减少他人的利益来充盈自己,损人利己的恶行。人只有经受住考验与打击,才能渐成道业。
“以恶易好,以私废公”
师父:生活中,事无巨细都能考验人的道德,因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原则性的问题最能考验人,不拘小节者容易坚守原则。百年家族往往都能坚守住原则性问题,修道亦然。小成就多的人不容易有大成就,小便宜贪多了就没有大便宜了,因为能量都消耗在小恩小惠上了,要知道这些彼此都是平衡的。“以私废公”,长久来看,要公心在上,如果私心利己就无法长久。人不要耍小聪明,耍小聪明者,往往是小事聪明,大事糊涂。
“窃人之能,蔽人之善”
师父:这个关系到个人修养,“窃人之能”是说窃取他人的成果。窃,是盗窃、剽窃。“大道无私,孰人能得?圣贤能得,圣贤无私,以私心盗大道,不可”。圣贤、大德会因缘渡人,倾囊相授,即大道无私。六祖与五祖就是典型,所以,无私者才能得。隐蔽别人的善行,这说明是颠倒愚痴了,生活中往往都会有这种事发生。所以要求我们通过断恶修善,来慢慢完善自己的德行。
回顾昨天的内容
“形人之丑,讦人之私”
师父:夸大描述别人的丑事,这是在造口业。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秘密,都有难堪的私事、不光彩的事,理应维护别人的私事,最好不要知道别人的隐私。如果乱讲别人的隐私,绘声绘色的揭短,造谣生事更是造口业。
“耗人货财,离人骨肉”
师父:自古以来就有专门对官二代、富二代消耗其财物的人。像离间骨肉亲情之间、师兄弟之间等他人的关系,破和合僧等行为都是无明重罪。
“侵人所爱,助人为非”
师父:“侵人所爱”是指故意侵犯、掠夺他人的所爱。这个他人是指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在范围之内,这个侵犯是强盗行为,是犯盗戒。“助人为非”,是说协助他人,这等于是教唆犯,这比亲自去做更严重,要罪加一等。
“逞志作威,辱人求胜”
师父:“逞志作威”是指逞能,显摆自己有本事,借势作威。像古代皇宫中的太监和现代公司中的有些秘书,很会狐假虎威。通过羞辱别人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人在在官场中最多。
“败人苗稼,破人婚姻”
师父:“败人苗稼”是说破坏青苗,毁人庄稼。我国历朝历代都有相关的农业保护法律,中国历史上是农业国家,一直都是重视发展农业,因为“民以食为天”,所以浪费粮食都是罪过。
“破人婚姻”则是说破坏别人的婚姻家庭。我国有《婚姻法》,它是为了保护婚姻家庭生活稳定而制定的。如果婚姻破裂了,那么孩子一定会深受其害,所以人们对于婚姻都是劝和不劝离,要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因此,从世间角度说不能破人婚姻,另一个,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说也不得促人婚姻。
“苟富而骄,苟免无耻”
师父:这是讲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求取富贵,通过非法途径获取第一桶金。但只有免除罪恶才能长久发展,比如去投资慈善事业转型,以功抵过,这样事业才能长久发展。所以必须做大善之事,才能消罪,福泽后代。宋代的三苏,特别是东坡先生成就最大,这是因为他爷爷做了大善之事,通过卖掉千亩良田去救济灾民才促成的善果。这是千百年来,经过无数历史事实的检验,证明了的。清末的曾国藩先生曾经研究历史人物的兴衰,深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所以用传统道德观念来治理家族。下一句,“苟免无耻”是说以不正当的手段来免除惩罚。夫子讲“知耻而后勇”,只有内心有羞耻感,才能勇敢地去改正,所以儒家提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认恩推过,嫁祸卖恶”
师父:这是讲通过炒作、包装来沽名钓誉。其实,名利影响越大果报也越大,所以做个无名小卒最好。比如西汉时期的张良先生,辅助刘邦得了天下,自己却功成身退。下一句“嫁祸卖恶”是讲耍弄阴谋诡计。其实,这样的人善根福德浅薄,如果用计多了,则会家道不昌。
“挫人所长,护己所短”
师父:这是在讲抹煞他人所长,妒贤嫉能,这是国家之祸。三国时,诸葛亮先生对蜀汉后主刘禅上书,提出要“近贤臣,远小人”而小人的特点就是自私护短。
“乘威迫胁,纵暴杀伤”
师父:这两句是指乘人之危,威胁、恐吓,滥杀无辜。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收保护费的黑恶现象,不交就没有安生,还有各种压榨百姓的恶行。更有一些地痞流氓,放纵暴力,无辜残杀生命,再有,比如在非洲偷猎大象等野生保护动物,这是在破坏生态和平,且手段残忍,没有一丝慈悲心。
“无故剪裁,非礼烹宰”
师父:这两句是说追求生活的极度奢华。衣物剪裁适度就好,不要过于华丽,不能暴殄天物,能够满足需要就可以了,追求过度的奢华是没有必要的,这都是浪费。衣物能满足春夏秋冬的基本需要就好,不要过分华丽。
“非礼”就是不合乎礼义。三牲:指牛、羊、猪三种牲畜。如果是祭祀等重大节日活动使用,那是合乎礼制的,但平时不得大快朵颐。现代社会肥胖病太普遍了,这都是过度吃出来的,中医把它叫消渴(糖尿病),就是营养过盛造成的,过去儒家非常重视吃穿用度要符合礼制的要求。
“散弃五谷,聊扰众生”
师父:五谷是指粱、菽、麦、稻、稷等五种粮食作物。“散弃五谷”是说我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粮食。中国每年耗费大量的粮食用于生产抗生素,只有一小部分是用于医药,其它大部分都是用于养殖,那么,这些体内积存了大量抗生素的养殖动物制品一旦吃进了人的肚子,人就会生很多病,这实在是因为我们的福报太差了。下一句“聊扰众生”是说无辜扰乱众生生活。比如大兴土木,“使民以时”,干扰、破坏老百姓种田的时间,致使农田荒芜,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破人之家,取其财宝”
译:为夺取别人的财物使其家破人亡。
师父:为谋财不择手段,肯定违犯了国家法律。现代国家的法律比较明智,但在过去一个人犯法,整个家庭都会受到牵连影响,比如发配边疆、诛连九族等。
“决水放火,以害民居”
师父:故意决堤放水冲毁、放火烧毁别人的家园,致使人无家可归,这都是大恶,就算是无意,过失也很大。这警戒人们言行举止要谨慎,不可一时冲动,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是一门需要终生修习的功课。
“紊乱规模,以坏人功”
师父:这两句话讲每个人都有做事的计划,打乱他人的计划安排,使其前功尽弃。
“损人弃物,以穷人用”
师父:这是在讲损坏别人的物品,导致无法使用,所以不要故意弄坏别人的东西。不小心、不故意的叫过失,能包容别人的过失是人的美德。“要能吃亏、受气、耐烦”,师父上人经常这样讲。如果日复一日都能受气、吃亏,到大事就能立住脚了。
“见人荣贵,愿他流贬”
师父:这是讲看见别人荣华富贵,就想要他被流放、贬谪。这是嫉妒、邪恶的心态,这样做会为自己招祸的,严重的还会导致心理扭曲、自闭等心理疾病。
“见他富有,愿他破散”
师父:这两段是讲人们不好的心态,就是见不得别人的好,希望他的财宝都散失破败。其实,这是心里生病了,做人的良知被遮蔽住了。有动机就可能会付诸行动,所以解决问题要从起心动念开始下手。
“见他色美,起心私之”
师父:这是说看到他人美貌,就想要占为己有。所以,管理好自己内心的念头非常重要。要教育孩子从小就要管好自己的起心动念,这样会少走弯路,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
“负他货财,愿他身死”
师父:这是说欠了他人的财物不想还,而且希望他死了,这样就不用还了。我们要知道世间的牛马都是因为上辈子欠账不还受报而来的,这说明因果是逃不掉的。这里再次强调要管理好自己的起心动念。
“干求不遂,便生咒恨”
师父:人世间有太多求不得、不如意的事情。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其实反省自己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和品德。反之,就是一种变态的心态。人要将心态转换成平和的、正面的,这很重要,所以,我们应该经常调整自己的心态。
“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师父:看到别人不如意,事情搞砸了,不仅不安慰、劝说,却还说他的过失,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落井下石的行为。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
师父:人的体态、相貌有残缺,这在道家称为“天刑”,应当包容、体谅他,而讥笑、嘲笑的人则是缺德。此类有缺陷的人本就容易自卑,当然这也是前世的因果,要看清其中的因果关系。对值得称赞,可以提拔的人才却实行打压,使人才被埋没,无法被挖掘使用,致使其郁郁不得志,司马光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如果你阻碍别人,那么也会受到别人的阻碍。
“埋蛊厌人,用药杀树”
师父:这是指用不好的邪术来害人、害物。蛊术:就是造一个人形,然后贴上符咒埋于地下,用来咒人破财、生灾、早亡等。如果用这种方法害人,果报是家道不昌,严重的会三世而绝,这是损人不利己。人如果有浩然正气,别人其实是无法加害你的。下一句,这是说用毒药杀死树木。毒杀特别的树,古树,百年以上的树都有树神,他们以树为家住在树上,杀树就等于抄他们的家,所以无故乱杀树是不合礼制的。
“恚怒师父,抵触父兄”
师父:这两句的意思与前面的“慢其先生”是有区别的:一个是轻慢,没有过多的、明显的表现,这属于阴恶;一个是阳恶,有嗔恨心的明显表现。“抵触”父兄也是行为上的,是不好的动作行为,这比心态更进一步,因此,这两种表现轻重不同。
“强取强夺,好侵好夺”
师父:取夺与侵夺,表示程度上的不同。“好”指喜欢,是说有侵占、夺取的喜好。比如当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这些强盗到了圆明园,见其物美天华,便强取豪夺。这是民族之悲哀,所以,今天我们国家民族要自立自强才行。
“掳掠致富,巧诈求迁”
师父:这是讲以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财富和官位。但是通过强取豪夺来发家致富终不能长久的。历史上,蒙古帝国是以杀戮和抢夺的方式来建立国家的,但国运只有短短的八年。再看范家,宋代的范仲淹先生的家族。他的后世子孙能够秉承家训,其家族繁兴才得以长久。如果是以奸诈、欺骗的手段来升官,注定是不会长久的,所以人要目光长远,不能只顾眼前。
“赏罚不平,逸乐过节”
译:奖赏与惩罚偏私不公平;追求安逸享乐,放纵而没有节制。
师父:第一句讲偏私。社会的准则应该是追求公平与正义,但是有由许多的人组成的人群社会就有不平等,可许多人因为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就会很气愤。从修道角度来讲,过去有许多祖师的作风我们看不懂,认为太失公平了,太没有人情了,这是我们看不明白的缘故。我们不能以世俗的眼光来看这种现象。第二句是讲过分享乐。“节”是讲合乎法度、中道。其实,我们不管有何种心情都应该保持中道,这样做有利于生活,更利于修行。
“可虐其下,恐吓于他”
译:苛求、虐待下属部下,恐吓下属。
师父:这是讲对部下、属下苛刻,甚至虐待。其实这个果报也很严重的。第二句是说恐吓他人,使人害怕,这个与威严不同。对修道人来说,保持心态平和才是关键,养生不如养气,养气不如养心。
“怨天尤人,呵风骂雨”
师父:《论语》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是自造因,自受果。所以反省因果在生活中的体现,让因果观念在心中扎根尤为重要。风雨都由神主管,它是根据人心来判定行施程度的,因此,不管刮风还是下雨,都要欣然接受,接受自己的因果。
“斗合争讼,妄逐朋党”
师父:这是讲争斗、讼辩以及结交朋友的态度。对于斗争辩讼和官司,如果是为正义而战,为仁义而争,那么功德无量。像孔子,周游列国为宣讲仁义道德而不在乎他人的诽谤,为我们留下诸多精神、文化瑰宝。反之,为一己私利祸害国家,那后果也是无法承担的。如“乡愿,德之贼也”说的那种“老好人”,其实是绑架道德。朋友有好坏之分,其中有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正直、诚信、博学、多闻)和损者三友:友偏僻、友善柔、友偏佞(偏激、趋炎附势、油嘴滑舌),这是孔子讲的朋友的区别,益友与损友。所以不要盲目的追随拉帮结派的人,头脑要清醒,要多结交良师益友。没有个人利益的掺杂就不会有拉帮结派的产生,因此这叫同道。
“用妻妾语,违父母训”
师父:这是在说轻信妻妾的话,违背父母的教训。过去是男尊女卑,女性因为操持家务足不出户而没有见识,所以说不要轻信妻妾的话。时代不同了,现在男女平等,即使历史上也有许多杰出女性辅佐丈夫完成大业。《太上感应篇》著于北宋末年,距今已千年有余,所以不能从现在的角度来理解,需要回归当时的社会环境去看待。宋代苏东坡大学士的妻子就很贤明,早年曾辅助东坡做官,可惜死得太早,后来第二任妻子就完全帮不上什么忙了。从今天的角度说,对于女性的意见要保持中庸之道,要明白什么意见该采纳什么不能采纳。
“得新忘故,口是心非”
师父:这是说喜新厌旧,人一旦有钱、有地位了,糟糠之妻、旧朋故交就抛弃了。比如刘邦得天下后诛杀旧友老臣,太过恶。有功之臣,用完杀掉,这是“狡兔死,走狗烹”。人需要有仁有义,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不忘旧友;第二句,这是口蜜腹剑,笑里藏刀,笑面虎,这种人虽然眼前能得到利益,但不会长久。
“贪冒于财,欺妄其上”
译:为了贪图利益冒名领财,对上司领导欺瞒、欺骗。
师父:第一句是说冒充他人名义获取财物。第二句,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欺骗上级,这种人太愚蠢、太缺德了。像用于慈善事业的钱财,一分就是一分,一丝偏差都不行,如果贪取这样的钱财,那么因果是很严重的。
“造成恶语,谗毁平人”
师父:世间许多愚人往往喜欢跟风,经常捏造一些流言斐语,所以周围有这些跟风的人不得了,因此发表言论一定要谨慎,要考虑给别人带来的后果。为什么有人会自杀?就是因为承受不住舆论的压力,这种恶习的罪过太大了。
“毁人称直,骂神称正“
译:诋毁他人抬高自己,辱骂神灵自称正直。
师父:这是讲辱骂别人还自以为正直,不知惭愧,没有羞耻心,咒骂神灵不公平,不灵验。人应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能够经常内观反省的人才会得到神灵的庇佑,事事才会顺利。
“弃顺效逆,背亲向疏”
师父:顺逆与亲疏,“顺”:合乎天命与正道,这是引申含义,与前面的“是道则进,非道则退”的意思恰恰相反,信奉非道,违背天道,背叛亲人投靠外人,甚至说脱离亲人关系。民国间就有好多登报脱离亲人关系的,这是大逆不道,重罪会受现报的。
“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灵而鉴猥事”
译:向天地立誓,只为证明其鄙劣的胸怀,动辄神灵来明鉴其猥琐下流的事。
师父:这种行为不但欺骗了人还欺骗了天地神灵,孰不知人欺天不欺,实际上这种行为不可救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人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习气,而不是请神灵帮忙掩藏过恶。
“施与后悔,假借不还”
师父:这是在说布施后悔,以借的名义不还。“施与后悔”,这种情况是与性格有关,事情过后又开始后悔,疑心重的人就容易后悔;另一种是送错人后悔;第三种是送错东西,太贵重或太轻薄;第四种,本来不后悔,别人一说就后悔了,甚至还去要回来了。送给别人的东西就已经不是你的了,你无法再做主了,那么,“假借不还”这个出发心就是想占为己有,所以现在社会上很多欠钱的都是大爷。真正的善人是好借好还,尽量不借,有时候还可以帮别人借。
“分外营求,力上施设”
译:不守本分谋取更多的名利,将精力放在铺张豪华上。
师父:有的人本分还没做好就去贪求别的事,像有些地方官员,不仅没管辖好百姓、治理好辖区,还贪污受贿;再比如有些父母没有照顾、教育好子女,没有做好份内事,反而去争取超越范围能力的企求;“力上施设”亦同,要知道留金银财宝不如积德行善。西方有的国家为什么设那么高的遗产税?这不仅只是为了平衡社会上的贫富不均,更因为留过多的遗产给子女会让他们不求上进,进而贪图享乐。反观中国的富二代、官二代很大一部分是在危害社会,因此只有人的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扭转这种局面。
“淫欲过度,心毒貌慈”
师父:放纵情欲的恶果,表面端庄内心狠毒,这种人要敬而远之,实际上内心狠毒的人,面孔不可能慈善,只要心静的人就能看穿其伪善的面孔。
“秽食餧人,左道惑众”
师父:把不干净,变质的食物给他人吃,严重的话会导致食物中毒甚至死亡,所以国家制定了《食品安全法》以及各类相关法律、条例。“左道”大方面是指邪教,它能迷惑众生,影响社会。小的方面像跳大神等民间巫术,都或多或少的有不好的影响,这个需要提高认识。
“短尺狭度,轻秤小升”
译:买东西的时候争多,卖给别人东西的时候却缺斤少两。
师父:如果在尺寸、斤两上做文章,缺人尺寸、斤两,这就是奸商。但是“天道好还”,因果却不虚。
“以伪杂真,采取奸利”
师父:为牟取暴利而不择手段,这是讲奸商谋取奸利的行为。
“压良为贱,谩蓦愚人”
师父:上句是说胁迫、威逼利诱善良的人去做恶事。下句“愚人”一是指没文化的老实人,二是指用自己聪明才智去做坏事的人,这其实是最大的愚人,是至愚也,所以这种人值得怜悯和同情。
“贪婪无厌,咒诅求直”
师父:过度、无节制地贪求钱财,钱财属于水、火、军队,哪属于你呢?为了祈求某事,在神灵面前发誓诅咒,还以此为正直,这是另类的愚痴,实际上是伤自己的福报德行。
“嗜酒悖乱,骨肉纷争”
师父:嗜酒如命,醉了就发酒疯,借着酒劲胡作非为,这是没有酒品、酒德的行为。远古时代,大禹妻弟发明了酒,送给大禹喝,结果大禹喝醉了,他醒后大骂妻弟误事;下一句讲因诸多原因起纠纷,引起骨肉相残,其实大部分是由争夺家产、遗产引起的。
“男不忠良,女不柔顺”
师父:忠良是男子的本位,忠良之辈才得以长久。柔和、和顺是女子的本位,假如这个本位颠倒了,女子就是悍妇。
“不合其室,不敬其夫”
师父:丈夫与妻子的关系不和谐,男不忠良,错在男人。第二句则错在女子,因为不柔顺。所以男女应各尽本分,名分要相合,这样家庭才和睦。家庭的和睦关乎社会的和谐及国家的和平与安宁,因为国家就是由无数的家庭组成的。
“每好矜夸,常行妒嫉”
师父:矜夸与妒嫉,自满,自我感觉良好,这是贡高我慢,它的根源是愚痴,是良知生病了。嫉,就是拿别人的成功当箭射向自己。妒,则是为箭打开了自己的门户。怒火中烧,其实伤的是自己。
“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
师父:这两句话是说做丈夫的在妻子面前行为不端正,做妻子的不礼敬公婆。所以,丈夫和妻子应各尽本位,这样才能保证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安宁。
“轻慢先灵,违逆上命”
师父:有血亲关系的历代祖先,都是先灵。这句话是说没有对先灵尽到应尽的礼仪之道。过去交通不发达,人们到了外省很难回去,于是就在面向家乡的位置建立祠堂。其实每年对祠堂的洒扫和对祖先的祭祀不可少,一是为了表达后人对祖先的怀念,追思缅怀;二是向社会和世人传达孝亲的观念,因此为祖先立牌位祭祀都是可以的。实际上,我们能够走上解脱之道还是因为祖上有德行。
“作为无益,怀挟外心”
师父:此话是讲作为、行为没什么用处,尽做无用功,像现在网瘾少年,尽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既伤害自身又伤害家庭,甚至是国家、社会。不忠于社会、国家,即“怀挟外心”。
“自咒咒他,偏憎偏爱”
师父:人只有心理扭曲、变态才会自咒咒他,所以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特别是现在社会,生活都不容易,我们更应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爱憎分明”只讲一半,见解分明,但不可有分别的心。
“越井越灶,跳食跳人”
师父:井里有神灵,灶台有灶神,跨越过去就是亵渎神灵。过去到人家串门有规矩,就是外人不能随便进厨房,更不能从食物上跳过去,这是对食物的不恭敬。人亦同,不可随便从人家身上跨过去,这是造成人多病的原因之一。
“损子堕胎,行多隐蔽”
师父:堕胎无疑是剥夺生命权,因此杀害的婴灵应当给予超度。第二句,这是说行为不够光明,经常掩饰,不能正大光明。
“晦腊歌舞,朔旦号怒”
师父:一年有五腊,正月初一(天腊)、五月初五(地腊)、七月初七(道腊)、十月初一(发腊)、十二月初八(猴王腊),是上天下来巡视人间的日子。每月的初一、十五也有重要的神明巡视,所以我们需要谨言慎行,对神灵恭敬。
“对北涕唾计溺,对灶吟诵及哭”
师父:北方,北斗七星,星君,对北方涕唾、大小便,是对神明极大的不敬,实在无奈的情况下需合掌祈求土地山神宽恕。对灶台吟唱、歌诵、哭泣,都是对灶神极大的不恭敬。
“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
师父:这与厨房有关的,供灶神的香火,不可以用灶火点燃。用污秽不净的柴火做饭,是侍奉神明不尽心,当然也得不到感应。不恭敬、不尊重神明其实受害的是自己,厨房灶火关系着千家万户的食品安全与我们的健康,所以此处特别强调。
“夜起裸露,八节行刑”
师父:晚上起来上卫生间什么的,如果裸露着身体,那是对神灵的不恭敬,所以要养成穿睡衣睡觉的习惯;下句是说在八个节气行刑。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都是阴阳转换的节气,是非常重要的关口,所以过去在这样的时间里不能行刑。
“唾流星,指虹霓”
师父:虹与霓,一个是红白(主虹)一个是青白(副虹),它们与流星都是天文现象。流星是斗星的余气。古天文学的观点,星宿都是神灵,“唾”,吐口水,“指”,用手比划指点,这都是不恭敬的行为。
“辄指三光,久视日月”
师父:日月星辰称三光,都有神灵守护,是不能随便指点的;“久视日月“一是这样容易伤眼,二是有的外道以日月修炼。
“春日燎猎,对北恶骂“
师父:“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是一首护生诗,劝戒人们不要随意杀生。而且鸟兽多在春天产幼仔,所以过去春天是禁止打猎的。现在国家也有规定,在动物繁殖的季节禁止捕猎,禁止烧山毁林。可是因为现在人无差别、无底限的渔猎,造成了野生动物种类日益减少的恶果。但是“天道好还”,因此,保护大自然、动物,也是保护我们自己;下句北,北方主生,主水,水主生气、禄(财),南斗主杀,所以不可面北恶骂。
“无故杀龟打蛇”
师父:北方玄武七宿,是龟蛇形。龟仙、蛇仙的灵性都很高,相对嗔恨心也大。如果是没有原因的杀死了龟蛇,这辈子就不好过了,因此要为其做大功德,直到它满意。所以对这些灵性高的动物应给予尊重,不可无辜杀害,否则修行就是“进一退九”。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
师父:犯了以上这一百七十种恶行,那么,有关神明就会依罪行的轻重,就是根据发心、过程、方式方法和结果来判断,严重的减寿一纪,当寿数尽了,必然难逃一死,所以罪过与福禄寿的多少紧紧联系。
“死有余辜,乃殃及子孙”
师父:虽然命没了,但业债未了,在鬼道受报完,再投生畜生道还债。另外,虽说“因果自负”,但是儿女的衣食住行都来自于父母所作,所以儿女也会受到父母的余责累及,这就是“殃及子孙”。
“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
师父:蛮横、无理抢夺他人财物。“横财”是指不义之财。通过发心、过程、方法、结果来判定罪行的轻重,像谋财害命的程度,果报自然就是以命抵命。
“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疫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
师父:这句话是讲如果不抵命就会有水火灾难、遭遇盗窃、丢失器物、遭受疾病、官司等事,用来抵消取得的不义之财的价值。
“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
师父:借人之手杀人、冤杀案、无故杀人者,会被他人所杀,这就是现报。
“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师父:此段讲不义之财。非义之财,以不合道义的手段取得的钱财,就像吃屋檐水浸泡过的肉充饥,饮毒酒止渴,非但没有感到饱腹,死亡却随之而来。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吉庆以随之”
师父:前段讲具体的事,以下两段讲发心。发心会影响业报的轻重,心到神知,一念心遍布宇宙。“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观察、觉照自己的发心,直至超越善恶,四个条件的第一个就是发心。
“夫心起于恶,恶虽未为,凶神以随之”
师父:这是与上一段相对来讲的,一念恶起,凶神就来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警惕之心。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师父:《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是讲俞老先生作恶后改悔的故事,刻薄的人福报差。因无法改变,但果可以改变,由因到果需要缘,通过改善中间的缘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讲断恶修善,是“自净其意”。在向善的基础上进一步迈向解脱,是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础。
“久久必获吉庆,此谓转祸为福也”
师父:经过应有的时间后,必然获得应有的福报。这个时间的长短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三年还是一辈子,还是八辈子,就看自己了。从凡夫到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究竟多久,佛也没说,因此成佛的心如果不迫切的话,就是无量无边的时间,反之亦同,时间由自己把握。
“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三年天必降之祸”
师父:语、视、行,是指人的三种动作行为。语是指言语,五戒之中有不妄语戒,指不妄语、绮语、两舌等口舌罪业,所以言语上的善恶需要注意。视指视觉,行是指行为,行为上的善恶。佛教讲三业:身、口、意,道家也说吉人每日语、视、行三善,而且说三年是个界点,能否把握就看你自己了。不要怀疑,福报、功德的大小与发心大小有直接联系。特殊时期有特殊发心,像东坡先生的爷爷,一般人很难做到,所以说“天道好还”,上天最公平。
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情,正是因为有非凡的胸襟气度,才能有非凡之成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所以一个有追求目标的人,一是心量气度要大,二是要有刚强不屈的仁义,要能不怕挫折,勇往直前,因此具备这两种品质,才能成就非凡的人。
“胡不勉而行之”
师父:这句是鼓励、劝勉的话。既然如此,为何不努力日行三善呢?到这里,《太上感应篇》就讲解完毕了,全文共一千两百七十字,中心思想就讲因果感应。它的总纲就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也是第一部分的内容。后面接着讲二十六种善行,一百七十种恶行。为什么讲的善事少?因为此处只讲了纲,那么目在那儿呢?一百七十种恶行的对立面就是,这才是纲目。同样的,二十六种善行的对立面也是恶行的纲。其实,这些最后都要回归到我们的起心动念上,要时刻觉察自己的发心,而且要不断纯正发心,直至不分别善恶。我们学习《太上感应篇》需要不断琢磨每句话的含义,还要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努力做到日行三善,这样坚持下去,三年就会有收获,所以,学习经典要擅于总结、实践。只有《太上感应篇》被广泛流传和学习,才能保证社会风气的好转和稳定。
明月子课堂开示
慧闻点校稿2016.7.20 能勇重校2017.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