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春节记事之农村特象(一)

春节记事之农村特象(一)

作者: 琳琅view | 来源:发表于2017-01-19 22:13 被阅读0次

自两天前回家,一连赶了4场婚礼。

当天下午六点到家,一进门放下行李,就出门赶去吃第一餐。

第二日一早又去另外一家吃,中午又换一家,晚上姑姑家请客。

第三天早上天不亮就爬起来去赶饭,到了中午,才正儿八经在自己家吃了回家的第一顿饭。

农村出身又回家过年的应该都对此感受颇深。

平日里除了妇孺老幼,基本上是没有壮年劳力在家的。只有年关前后,大家都归乡团聚,走亲访友,才有了人气。

介于此,呈现出一系列奇特现象。

一、过年结婚扎堆。

其实想说办宴会的特别多,但像生日、逝世这种却是不能挑日子的,没得办法。想来倘若真的能挑日子生挑日子死,过年大概会更多五花八门的热闹吧。

二、轿车取代房子和存款成为相亲的首要考量因素。

是的,你没有看错,是轿车。要结婚,首先要置办的,不是房子,不是首饰家具,而是轿车。

初听来是有点诧异,后来想想不是没有道理。农村乡镇间的距离还是比较远的,十公里二十公里的距离,接送小孩,亲戚来往,买东西,赶个场之类,走路太远,坐车麻烦,自己没个车还真不方便。况且现在公路都是通到了家门口的,不买车还真有点闲置了公路资源!

虽然人口比不上城市密集,但家庭有车率大概比城市高。

所以说啊,不管初听起来多荒谬,也要知道,存在即合理。

三、平日没人,过年堵车。

这个也容易想象,过年大家都开了车回家过年,尤其是结了婚有小孩的。第一票不好买,第二人多东西多不好带,第三路费成本高,第四走亲戚方便,第五有车有面儿嘛。

农村本来路也窄,弯又多。车速提不起来,通过率低。

要坐车上千万别往前看,尤其错车时的惊魂一刻,心都能吓出一半来。也别往侧边看,要么擦着山体,要么临着悬崖,比过山车还刺激。

而有些非主干道甚至只能容一个车开,看对面有车过来,赶紧开到山坳专门修的用来错车的小平台处停了,让人先过去。车速能提起来嘛,能不堵嘛。

农村被诟病的习气很多,尤其是份子钱。面对越来越五花八门的酒席理由,有地方甚至出台了复婚再婚不许办酒席,规定酒菜金额,桌数等等。颇有点令人啼笑皆非。

新人晒收到的礼金 新人晒红包 但凡一件事一种潮流一种现象一种风俗的存在,一定反映了当时的人群诉求。

从来没有无根无据无缘无故的风行。

相关文章

  • 春节记事之农村特象(一)

    自两天前回家,一连赶了4场婚礼。 当天下午六点到家,一进门放下行李,就出门赶去吃第一餐。 第二日一早又去另外一家吃...

  • 简年3:  春节记事之农村特象(二)

    上次说到但凡一件事一种潮流一种现象一种风俗存在,一定反映了当时的人群诉求。 政策命令的执行从来不在于强制的明令禁止...

  • 农村之恶象

    家居农村,年少时父亲因意外去世。母亲拉扯我们兄妹三人长大。在农村,家里顶梁柱不在了事事处处就会收到排挤。就这样慢慢...

  • 春节记事之弟媳

    这次过年,多了一个人,起初我不太习惯,但是弟弟仿佛非常开心,也因为家里突然多出来的这个人,是我的弟媳,作为小姑,真...

  • 春节·记事(一)

    农历正月初一:开门红 一串鞭炮,唤醒了2018的黎明。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今天却不能。大门打开迎客人,本家...

  • 春节记事(一)

    今天是壬寅虎年正月初一,由于天公不作美,气温极低,昨夜晚睡的自己不愿早早起床,在温暖的被窝里与文字相伴到中午时分才...

  • 农村记事之土房子

    岳父住的仍然是土房子,从建成到现在已有40多年,是村子里仅有的几座老房子之一。 这种土房子在上世纪...

  • 2018-03-08

    春节记事

  • 农村记事 出殡(一)

    现在的农村,要想还有什么让人感到难办的事,出殡要算上其中之一。 老年上人过世,按农村的风俗,要按照红白喜事中的白喜...

  • 春节记事

    春节回了一趟老家,发现老家人的生活已发生了很多变化。 堂哥家的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且已毕业,都在大城市找到了工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节记事之农村特象(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xw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