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狼”乃主人公乎?

"狼”乃主人公乎?

作者: 身轻如燕6 | 来源:发表于2019-11-26 12:28 被阅读0次

同事相蹉谈论《狼》的主人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这么说,蒲松龄的《狼》是初中语文的传统教材。作者通过对狼的恶行的描画,揭露了社会上象狼一样狰狞贪暴的坏人的本质,并指出妥协退让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消灭这样的恶人,好人才能活命。

也有人争论:可是不知为什么,遍及全国的教材分析,都毫无例外地把被狼逼得无路可退的屠户当作是小说的主角,咄咄逼人的狼反倒成了配角。由于颠倒了狼与屠户的主次地位,于是对文章的情节分析也就变成了这一程式:不幸遇狼→投骨喂狼→倚薪避狼→奋起劈狼  这种分析方法是违背作品原意的。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一篇文章的题目,不是直接揭示主题,便是含蓄烘托主题。这篇文章的题目,既不是《屠户》、《斗狼》,也不是《晚归》、《遇狼》,而是明明白白的《狼》,究竟谁是文章的主角,不是已经昭然若揭了吗?同样的道理,《背影》的主角不是朱自清,而是他的父亲;《藤野先生》的主角不是鲁迅,而是他的先生--藤野;《我的叔叔于勒》的主角不是菲利甫夫妇,而是叔叔于勒。

与上面的情节程式相反,狼,才是故事发展的推动者:

跟踪欲吃人→得骨复追人→逼人倚薪立→计败被劈死

狼最终是被劈死了,但这一结果并不能改变狼的主角地位。若“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即使狼被劈死的情节,狼也是率先发动攻势(一狼诱敌,一狼包抄)的一方。显而易见,狼始终是局势发展的控制者。正唯如此,作者的笔墨是侧重写狼的。

从结尾的议论上看,作者嘲笑的对象也是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这一画龙点睛之笔,有力地照应《狼》这一题目,由衷地表达了作者对狼一样的恶人的轻蔑之情。

也许有人会说:文学即人学。所以主角应当是人,而不是狼。

不错,文学即人学。但这里的“人学”决非是外在形式上的张三李四,而是说一切文学作品的题材都是反映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的。不可片面地机械地理解“人学”的含义。《狼》里的狼,已经是人格化了的狼,而不是纯自然状态的生物品种。作者对“狼”的形象的塑造,恰恰又给“文学即人学”的理论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和注脚。

我认为,上达观点新颖别致,且论证严密,可成一家之言。若把狼作为主人公,读来颇似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也有西顿小说的悲剧色彩。但是反观蒲松龄时代,他主要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及官场腐败的。塑造“狼”的形象,明显是恶的化身,哪里能看出作者的同情之感呢?若把它作为主人公看待,一定会寄予作者的某种讴歌、悲悯或同情之心的。故而仍不能把“狼”作为蒲松龄笔下的主人公。

相关文章

  • "狼”乃主人公乎?

    同事相蹉谈论《狼》的主人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这么说,蒲松龄的《狼》是初中语文的传统教材。作者通过对狼的恶...

  • 草原上的那匹狼

    我看到一张狼图腾的海报,是这样:阿爸,他把狼当作图腾;蒙古妹子,他把狼当作神兽;主人公,他把狼当作朋友;主人公朋友...

  • 蒙古狼

    蒙古狼,狼之尊也。春时下仔,因此时人忙无处掏狼。蒙古狼,智慧的化身。蒙人乃蒙狼习性,吓我中原盖万里城。蒙古狼,力量...

  • 开脑洞,长知识

    谚语:“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来自于山区方言,“孩子”乃“鞋子”的谐音。“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为要打到狼,就要...

  • 铜川有狼乎?

    走黄堡罗寨亲戚,下午闲游乡野。麦茬地,沟边发现类似郊狼粪便的东西。于是和亲友们讨论本地是否有狼的问题。 记得上世纪...

  • 地震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领人奔集,狼乃去。妇惊...

  • 若不是

    既然改变不了别人, 那就自己改变自己, 悟乃思冥之意, 天乃心宽能容, 狼乃执着无悔。 做出一次改变 对自己与他人...

  • 何为爱,何为害

    我读了【狼王梦】一书后深有感触,紫岚就是【狼王梦】一书中的主人公。它是一条流动着纯正狼血的狼,而且也是一个狼...

  • 禅·心

    人问:世谓有灵,真乎? 禅曰:主有心乎? 人答:吾乃肉身,固有心哉! 禅曰:诚然,世间故有灵,灵乃主心也!

  • 《狼伴归途》-童话心

    《狼伴归途》这部电影,刚看开头觉得很不合理。善良怯懦的主人公被狼追到树上,不得已将拖住他后腿的狼刺伤。群狼散去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狼”乃主人公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ye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