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探亲,这亲,实在是亲不起来。
首先隔得不近。如今这社会,兄弟姐妹都可以反目疏远,这位亲,是我妈的小叔的妻子,距离远到即使描述亲属关系细致的中文,我也找不出一个词来称呼对方。只好含糊其辞的称她为小外婆。
虽然是我外婆的辈分,却比我妈年长不了几岁,今年有85/6了。她是一个不幸的人,儿子,老公都先她而去了。在她悲剧的一生中,据我所知,没有什么可为人道的开心事。
我作为一个活着的亲戚,其实并没有多少参与到她的生命中的经历。所有的一知半解,也是不成篇章的。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她托人从上海往南平带酱油。那时的交通不发达,可为什么要带酱油?“这里,连好一点的酱油都没有啊!”或者,“酱油这样的东西,不算奢侈品,可我实在没法忍受没有它!”作为一种平凡的调味料,酱油传达出的信息,实在太复杂了!我一直不清楚它背后的深意,直到这一天,她开口向我倾诉。
还有便是她唯一的儿子以那样的形式被夺去。以她的年龄,共和国还高唱着人定胜天,鼓励着光荣妈妈,她又是令人艳羡的双职工家庭,连老祖宗阿太都要跟着她走的,却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而且儿子还因为并不相称的罪名,以那种方式被剥夺了生的权利!
紧接着便是老公得癌。这个老实本分孝顺重情的男人,生生地被自责、无可告人的委屈折磨着离开了这个薄情寡义的人世间!
她不知该控诉谁,满腔的愤怒却不知从何说起,她甚至不知道应该拿自己怎么办,自杀,违背了老公临终所言,活着,却几乎是日复一日的担惊受怕,忍受贫穷、失眠、多病、贫困,无依无靠。
我不难想象她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虽然离开了老家,没有亲生母亲,却在上海这个大城市里遇到了我的小舅公,一个单纯孝顺,清秀潇洒,又有些文化的技术职员。她是否因为这样的幸运深深感恩?
这个体贴的男人甚至因为她的孱弱放弃了继续生养的念头,在完全没有节育概念的时候就决定只生一个; 这个男人,既非长子,又不是家庭中活得最好的,却毫不犹豫地接手照顾了自己母亲直到90多岁,毫无怨言; 也是这个男人,在国家需要建设三线的时候,没有迟疑地带着一家老少三代四口人去到了让多少上海人情感复杂的南(难)平!这个男人是她的青春,是她的命运,是她的一生的灵魂伴侣。
可这带给他们不幸的南平,用一无所有的荒芜,用当地人狡猾的欺负,用艰辛的劳动和贫瘠的物资回报了这些热血的青壮年。
最致命的一击是无知与愚昧的环境和时代毫不留情地夺走了他们唯一的孩子。
当他们晚年有机会回到这座城市的时候,他们的不幸甚至没有几个人还记得,他们的退休工资都比当时死赖在上海的同事们低很多!谁知道他们该去哪里讨回他们的公道?
难平!南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