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律

作者: 灵雨润物 | 来源:发表于2023-05-30 05:54 被阅读0次

没有手机的日子真好。心静高效。学习了……

由于二宝要用手机监考,新的电脑和手机被用来考试和监控征用了。看着满桌子的书籍,干点儿什么好呢?

把由于忙碌没读完的书挨着读完?时间不充足。洗衣服做家务?衣服鞋子都在正嗡嗡转着……嗯?网盘里面收藏的好多资源,还没有仔细看过,就在面前的旧电脑里,不如打开看看试试——

信手打开,找到十几年前好像看过一两集的咨询师基本功课程——国内资深哈佛归来的教授。当时记得只看了几集,应该是不错。打开是他们心理咨询的一分钟宣传片,接着就是老师带着不到二十位学生(全国各地的都有、入职的、半路起家的),开始进行师带徒的模式练习。

心理咨询是一种阳光事业。不是生活咨询,也不等于心理治疗;不是决策咨询,也不是心里咨询;不是教学指导,更不是生涯规划。开业容易守业难。它是一种成长咨询,是需要共情、自主,启发互相思考,助人自助的过程。

千万警惕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救世主情节”,需要虚心、腾空自己、用心伴随,寻找来访者的闪光点,就是把来访者打造成自己的英雄。适当的保持距离感。

保持微笑

健康、阳光、使人一看就放松有亲和力的,不带任何审视慈眉善目的微笑。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形成职业性。除去特殊情况,一般就要保持。

自己咬着铅笔杆试着练习微笑,不是像空姐一样必须露出八颗牙齿。但是要长时间保持微笑状态,需要真功夫!长期练习!对眼三十秒,然后交流一下互相练习时候的感受,再分享!时常自我觉察吧!

赏识话语

忌批评性话语、指令性话语和夸夸其谈。学会用赏识话语来探索性鼓励性交流。为了激活来访者的内在自愈力,学会以共情为基础,以赏识为杠杆,启发彼此共同思考。

因为职业原因,很多时候为了节约时间,会直击核心。这就变成了心里咨询,而非心理咨询。

心态调整

因为来访者随时都会出现阻抗,有时候需要几条路同时展开:精分疗法(挖情节通意识)、认知疗法(谈误区调思路)、人本疗法(找优点求突破)和行为疗法(谈养成做训练)。在日常实践中,根据实际问题具体分析,合适选择。

倾听

善于出租耳朵,封住嘴巴,尽量把话语权给对方。同时注意收集反馈意见,进行共情,启发思考探索。

同感力

与共情和同理心是一个意思,只是翻译不同。就是要求尽力以另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去感受、体会和反馈周围的人和事,以求得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对焦与思维并轨。“说”本身就是一种宣泄,还要会听,有回应,就是同感力。阿德勒说:就是穿上病人的鞋子,现在病人的立场上来观察与感受病人的体验。举例“换一只鞋子”的游戏(生活中有什么不爽或者纠结的事情)事例具体化,如何调整的,给他心中一团火。

同感式反应:处在你的境地,我想我也有这样的冲动。或者这种想法是人之常情啊……(尊重对方的感受,但没有同意对方的说法)

无同感反应——你怎么能这样呢?

同情式反应——你多么不幸啊!

移情式反应——我当初……

热情式反应——不行的话,咱们另起炉灶……

所以:同感不是同意,不是同情,不是移情,不是模仿来访者的感情,不是陪哭陪笑陪说话。(确实难受;真让你为难;太可恶了;具体说说……)

言语和体语和谐共鸣

用言语和体语的互动用心伴随。用心聆听,表情亲切;目光和蔼,表达准确;语气平缓,少说废话;姿态放松,手势优美;同感共情,形象比喻。

看别人有洞察力,看自己有觉察力。不可带着自己去看别人,就是投射。其实来访者身上不缺闪光点,只是缺乏发现闪光点的眼睛。叙事疗法就是把问题外挂——你讲述你的故事,我给你新的解读;你原来觉得人生很灰暗,我让你证明,其实你的人生很光辉。接纳人,不接纳事情。

经过彼此或者自我梳理,发现你已经做到了什么?(寻找到里程碑事件,那一次我战胜了自己)

勤于学习,勇于操练

在实践中寻找自信,而非自卑。拒而不退,弃而不舍,是一直的修炼。人不能带着自卑进入到一个行业,不然就会一直拿着别人的长处去比自己的短处。斯金纳说:一次的失败未必就永远是个错误,他可能是你现有条件下最好的表现,而放弃努力才是真正的错误。

罗杰斯九段功夫特点:面目慈祥,话语精炼,同感一步到位,反馈及时无误,亲切中有距离,沉默中有交流,肯定但有所指,面质但不伤人。

态度永远大于技术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乎其出身,而在于其有所为。

现实疗法创始人格拉泽认为;人都有爱与被爱两种基本需求。如果他们不能得到满足,人就会产生焦虑、怨恨和自暴自弃等消极的情绪反应,并可能产生逃避现实,不负责任的欲望。

心理咨询的目的就是在来访者的成长过程中减少来访者不负责任与自我毁灭的意向。逐渐学会彼此被理解、被支持和被肯定,同样享有被爱的权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cs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