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我最不能忍受的事情之一是作者对“的”字的滥用,滥用“的”字的情况尤其经常出现在翻译作品中,诸多写作新手甚至是非新手犯这类毛病者也不在少数,我亦在此列。
一个好的文字工作者,应当是一个“文字洁癖症患者”。读或写出一段臃肿的文字时,洁癖发作,非得把这段文字改到最简程度不可。就拿我来说,阅读中碰到那些滥用的“的”字,非得用笔涂掉不可,我宁可忍受一本书被我涂了很多黑粗点而看上去一片乱糟糟,也不愿忍受滥用“的”字的假整洁。写作者应该常用“奥卡姆剃刀”这一工具来修剪自己的文字,高手还可以用来修剪自己的思想。什么是奥卡姆剃刀原理?简言之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像这种滥用“的”字、“的、地和得”不分,及翻译腔类的文字毛病,余光中在他《翻译乃大道》一书中有很好的剖析。老先生看似是在批评,实则是爱之深责之切。有志提升文字水平的朋友,这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
如何训练自己写出简练的文字?一个十分有用的方法是阅读诗歌,摘录和仿写也十分有用。我看过不少写作高手,在他们写作初期,都有过读写诗歌的经历。季羡林在谈学习写作时,也建议可从读写诗歌入门。另外,阅读古文对提升写作水平也十分有益。历经几千年的时光,古文对文字的运用,精简至极。拿《儒林外传》来说,其对文字的精简,简直到了变态的程度。当然了,大量阅读文字高手的作品,也是提升文字功力的不二法门。我眼中并常模仿的三位文字高手:王小波、刀尔登和鲁迅。王小波的文字,顽皮中透着桀骜不驯,刀尔登惜字如金,而鲁迅,辛辣讽刺至极。
文心映我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