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之前,我们教育学院送3个老师参赛,谁知有一个坚决不去校赛。当时我的心态好羡慕,居然可以这样赖掉比赛的啊?!
后来转念一想,其实参赛也好:第一,可以以赛为镜,检视自身的缺点,是为了未来能精进自身的技能!向专家和高手学习,见贤思齐!第二,很现实地说,参赛获奖是有钱得的!这个钱虽然不多,但是也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有句老话叫:“长命功夫长命做”。娱乐圈也是这样,无论之前你水平和年龄如何,只要有人愿意给你机会,你积极地参加,难说什么时候就大红大紫了呢!相比张曼玉,刘嘉玲没天赋,但是坚持很多年。最后同时代的女明星都不演戏了,她却拿了影后!
两种思想的斗争中,我的拖延症复发。材料真的是压到最后期限才交,和之前参加今日头条写作训练营的时候判若两人。
本周周五校级教学比赛圆满结束。
我得了二等奖。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因为如果不能拿一等奖参加省级比赛,就意味着明年,甚至后年还要参加比赛。这个想法的确消极,还有一种被逼被迫的无奈。
比赛20分钟,事后评委会给我的反馈是:
第一,是最要命的:教案太过于简约!
我们教育学院派了3个教授来给我磨课,压力还是很大的。她们极力推荐一页纸的极简主义风格的教案。但是评委组极力抨击,说看看人家一等奖的教案——20分钟的教学片断写了6页A4纸!比赛啊,还是要看评委偏好!
页码多,也许不能说明质量好,但是绝对能说明人家准备得认真充分!
下一次小目标:每个教学片断要6-8页的教案,视频和教具等辅助材料全面。
第二,教学内容太多,以至于超时。
之前看国赛的一等奖的课和优秀教师分享,强调的是课程设计的完整性。结构通常是:1.引入 2.是什么?3为什么?(学术前沿)4.怎么办?(操作技能)5.注意事项(育人部分)6.小结。但是20分钟之内,如何选择适合的课题,组合装进这四个部分就是教学设计最大的难题。我贪心的老毛病又犯了,结果就是学术前沿、咨询案例和幽默段子的确是吸引评委的亮点,但是结构不完整。在评分标准那,结构完整的权重大于以上所述的亮点。
以后授课内容得精挑细选,多次磨课适应时间分配。
第三,有过一次严重的口误。
口误在日常教学中的确常见,但是在20分钟的比赛中就是严重的错误了。怪不得央视的主持人每次口误就得狠狠的扣钱!这样绝对让你记得牢!
如何避免?说白了,就是要提前写逐字逐句稿,而且按照上课的节奏,熟练背诵,这样超时和口味一般都不会出现。
第四,形象管理不够正式。
因为我的教案里面有关于小龙女的幽默段子,而且带娃又放飞自我的过劳肥,所以穿了宽松范的仙女装。这个风格,有的评委觉得很独特,但是有的评委觉得不伦不类。而穿标准职业装的美女教师,基本是在形象部分都是高分。(我们的一等奖是主持专业的神仙美女……)
没办法,这是个看脸的世界。女人就是得对自己狠一点!好好减肥,管住嘴,迈开腿,变身精英美女,才容易捞高分!
以上就是今年教学比赛的复盘。
失败者不能空流眼泪,最重要的是吸取经验和教训,扎扎实实地提升自己!
现在大陆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也让我们看到了奋斗不息的力量!
伊能静、宁静、万茜和蓝盈莹,都是自律努力的榜样!
正如蓝盈莹说的:“我最喜欢听到别人说我不行的时候,我就要狠狠努力,证明他们是错的!”
托延症真的要治疗了!
下学期开始就要按比赛的状态好好设计,多多磨课,不要临时抱佛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