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里的一段话:
各位当年有一首歌曾经红遍大江南北,黄河两岸。这首歌的名字,我一说大家就能知道,它的名字叫做,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据说2006、07年这首歌光彩铃就赚了上千万。好,那我问你,听这首歌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你喜欢不喜欢这种说法?
我当年读博士的时候,我身边有几个同学,就说不喜欢这首歌。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喜欢,但是听完之后就觉得挺烦。
那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就需求的第三规律,多样性来分析。
大家想老鼠对大米的需求是几楼的需求?一楼的温饱需求。请问爱是几楼的需求?是三楼的,社会需求。它至少是个社会需求。当然里面还有些自我实现。
按照需求规律来说,把爱这种三楼的需求描述成生理需求一楼的需求。这种现象叫堕落。把高层需求描绘成低层需求的状态,这叫堕落。
我们做的是教育事业,你非说是带学生挣钱,那岂不是堕落。把高层需求描述成低层需求的状态,这叫堕落。把低层需求描述成高层需求的状态,那叫升华。
你在路边扫地呢,人说你在扫垃圾啊!那哥们说,不是在扫垃圾,是在修行。扫地的时候安心扫地,走路的时候安心走路。你看看这个扫地僧的说法。把这个低层需求的一个行动讲成高层需求的状态,那叫升华。我们一个有文化的人,就得少堕落多升华。我们对每一个事情,都有一个高层次的解释,吃饭睡觉中也有天地大道。你不能总往下坡路上走。
所以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你为什么听着不入耳,因为他把高层需求描述成低层需求的状态了。哪个男生敢对女生说,我对你的爱是生理需求!你找抽呢?
这就是为什么这歌。你听着不入耳的原因。那为什么作者还要写这个歌呢?那很简单了,说明他写这首歌的时候,他的主导需求是温饱需求还是社会需求?当然是温饱需求了。
饿肚子问题还没有解决呢,体会到强烈的感觉,那就是饿着肚子缺米饭的感觉。所以 他就写出了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每一个人的主张,每一个人的语言,都体现了他当时的需求状态。张嘴闭嘴都谈物质的人,那他一定是需求层次比较低的人。那张嘴闭嘴都谈感情的人,那一定是他需要满足感情需求的人。张嘴闭嘴都谈尊严和荣誉的人,那他就是四楼的需求。她需要有更多的尊严和更多的认可。
那要讲圆满、讲修行、讲自我实现的人,那说明他已经进入最高境界了。这就是一个人的主张和态度。反映她的需求层次。
你看我们大家都来读这个MBA,有人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读完MBA我工资能涨多少?我年收入能增加多少?你看生理需求,那有人说读完MBA,我的工作就稳定了,我这个职位就落实了,有保证了不会失业了,你看这是安全需求。有人说读MBA,认识个好同学,认识一帮好朋友,就还能认识个女生,然后跟她谈段恋爱。你看这是社会需求。有人说读完MBA,多有面子,受人尊重,走到哪里都能闪光。都能被别人点赞。你看这就是尊严的需求。也有人说,读MBA,不光能学管理学知识。还能学点传统文化。
这些知识。非常有趣,非常有用,而且还能提升智慧,点亮人生。你看这就是自我实现的多样性。它告诉我们,同样一件事,不同人的动机不同,人的需求完全不一样,我们不要搞一刀切,还是要求同存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求一致是不对的?
大家记住高层需求,高层需求不可强求,低层需求不可忽略。
你觉得低层需求太低了。咱不聊了,那不行,不管干什么事,都要先解决温饱问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要商量一个事,首先把后勤的问题解决了,把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就算是干的是千秋大业,也得解决眼前温饱,这高层需求不可强求,低层需求不可忽视啊!
解决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问题,这才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大问题。整天标语口号挂嘴边,讲那么多辉煌灿烂的事情,结果温饱问题,基本生活问题都没有解决,这样的干部不是好干部。
所以大家看到这个需求层次论,它的理论内容很简单,但是它的解释力很强,它的穿透力很深刻。能帮助我们理解生活中很多很多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