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文学创作
谁说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原来她们比我们还有理想

谁说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原来她们比我们还有理想

作者: 巧说诗语 | 来源:发表于2022-11-26 07:27 被阅读0次

    我国古代传统道德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要求她们深居简出,安分守己,在家相夫教子。

    可《卿卿日常》里的李薇和众姐妹却偏偏不安分,她们还嚷嚷着要集资开酒楼。也难怪三少主气得说她们瞎胡闹,这女人抛头露面的,成何体统?他还对节气姑娘们放出狠话:你们要是敢出去,明天就得在外面饿死。

    李薇她们虽说不至于饿死,可也遭遇了难题:居然没有一个房东愿意把房子租给她们开酒楼,只因她们是女子的缘故。

    她们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女子想做个生意竟然会被百般刁难?

    其实原因很简单:在旧社会,女子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抛头露面的,更不要说开店经商了。这些房东觉得把铺子租给女人有辱斯文,甚至是不吉利的事,有人还会把这种事上升到对不起祖宗的程度。

    当然,李薇她们并没有就此放弃,众姐妹们据理一争,异口同声地质问房主:九川律法中哪一条规定了女子不能经商?

    那么,古代女子到底能不能经商呢?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先从历史角度来做个简单分析。

    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子原本是有明显优势的。然而,自进入父系氏族以来,因为生存需要,人类不得不走出山洞,外出打猎或者农耕谋生,这时女性因为身体和生理的原因,就明显变为劣势群体了,其活动范围也远不及男性。

    随着封建社会的快速发展,女子的社会活动空间被一次又一次地压缩,于是她们只好待在家里,遵从“三从四德”,相夫教子,纺织浆洗,因为只有这样她们才能被社会认可。不到迫不得已,女子一般不能,也不敢抛头露面。

    那么,问题来了,像《卿卿日常》和《梦华录》中古代女人经商的情况到底存不存在呢?

    万事都有例外,这种情况还是存在的。

    如果历史老师出题:请根据女子经商的剧情和历史,推测一下最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

    让我来答卷,我会选择唐朝或者北宋,原因如下:

    唐代卢仝写的《寄赠含曦上人》,里边有这样两句诗:“商贾女郎辈,不曾道生死。纵遇强礼拜,雅语不露齿。”

    卢仝出生于赫赫有名的范阳卢氏,更是“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他的这首诗起码透露给我们两个重要信息:

    第一、唐代是有商贾女郎的,也就是有女商人存在的。

    第二、唐朝的女商人非常不容易,她们不曾道生死。

    《太平广记》记载:唐汴州西有板桥店,店娃三娘子者……寡居,年三十余,无男女,亦无亲属,有舍数间,以鬻餐为业。然而家甚富,多有驴畜。

    大致翻译一下就是:唐朝汴州板桥店的女老板三娘子,是个三十多岁的寡妇,她没有儿女,也没有亲属,只有几间房子,靠经营餐饮业为生,但是她家里比较富裕,还养了很多家畜。

    诗仙在《前有一樽酒行二首》中写道:“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

    以上诗文都足以说明:唐朝的女商人还是比较常见的。

    北宋更是开创了女性参与经商的先河。《梦梁录》中,就有对宋朝妇人经营茶铺生意的记载,《宋会要辑稿》中还有“每遇市集,居人妇女货卖柴米者,邕州人收一钱以为地铺之直,琼州粳米计税四钱,糯米五钱,并除之”的明确记录。

    根据《中国经济史》作者侯家驹的考据,"在北宋,妇女还从事茶肆、食店、药铺之经营,并作小贩、卖卦及牙人。”

    甚至,在宋朝的杭州一带还出现了“重女轻男”的风气,廖莹中的《江行杂录》里面有这样的记载:“中下之户,不重生男,每生女则爱护如捧璧擎珠,甫长成,则随其姿质教以艺业。”

    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杭州一带的人家不喜欢生儿子;生了女儿,则视为掌上明珠,悉心抚养她们长大,根据她们资质的不同,让她们学习不同的手艺或者技术。

    这些女孩长大后,主要被富贵人家聘请为“针线人”(高级裁缝)、“剧杂人”(表演艺人)和“厨娘”(女厨师)等。

    我们再来把唐宋女子从事的职业做个简单总结:

    她们主要经营的,还是以我们今天所谓的第三产业为主,具体如下:

    一、以经营餐饮、酒类、茶类、饼类和一些小食为生的女子最为常见。

    二、从事手工业的女子较多,这些可以在家里完成,拿去找人代卖。

    三、从事演艺职业的舞姬、歌姬也不少,还有外来的胡姬。最惨的是沦落到青楼的女子。

    四、其他行业。如冶金业等等,不过此类比较分散,就不展开说了。

    另外,重点提一下,在宋朝,厨娘是非常火的职业。不但皇宫中有“尚食娘子”,富贵之家也以聘请女厨师烧菜为时尚,市井中经营私房菜的饭店,也喜欢聘请手艺高超的厨娘。所以,民间许多人家都非常注重女儿厨艺的培养。这些厨娘的地位虽谈不上高,但待遇一般都不低,顶尖的厨娘更是千金难求。

    当然,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大背景下,女子出来谋生并不容易。一般出来做女商人的,家庭条件都不太好。她们有的是寡妇,只能自食其力,自谋生路;有的是因为家中多老幼病残,不得不出来为家里挣钱。总之,大多数女性都是迫于生计,才做了女商人。一般情况下,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还是深居简出,足不出户的。

    客观来讲,即使唐宋时期,女子经商的规模也不大,还有一定的地域限制性,但是唐宋开放的社会风气和繁华的商业贸易为“职业女性”的存在提供了温床。

    综上所述,李薇和赵盼儿在唐宋时期,开酒楼的愿望虽然不容易,但还是可以实现的。

    在《卿卿日常》中,李薇她们后来说服了一个掌柜的做中间人,顺利租到了酒楼,开了一家名为“九川美食荟”的大酒楼,她们在酒楼里还设了有各川特色的雅间,并且还迎合不同地域的客户之口味需求,甚至专门找画师把各川的特色用壁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可比我们现在的包间还要精美和人性化许多,实在是令人向往。

    古代女子能不能做官呢?

    剧中,李薇她们虽然有自己的梦想,可她们的野心还不够大,其中野心最大的要数金川郡主元英,她绝非笼中之鸟,她的梦想是要入仕当女官。

    如果导演让我帮她选择一个容易实现的朝代,那就要首推唐朝和武周时期了。

    我国在隋唐时期,内廷就有宫官制度,是仿照朝廷六部尚书制度而置,分设六尚,即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下统二十四司,分掌宫廷事务。

    唐朝还有内文学馆,女官中有文学者为学士,执掌教习妃嫔、宫人文化书算等。

    但这些都是伺候皇后、太后、公主、皇子等人的职位,跟奴婢的区别不是特别大,只是比一般的奴婢有能力和有学问一些,跟主子更亲近一点。但实际上,她们的身份和地位也都不算高。

    虽说唐朝的女子地位比其他朝代高很多,但真正把女性地位推向巅峰的还是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不仅自己做了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女皇。她还广纳人才,推行“试官”制度。只要是有才之人,她都尽量招来,让他们各尽其职。

    女皇帝连罪臣之女上官婉儿都能委以重任,还封她为“内舍人”,让她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据说群臣奏章,军国谋略,上官婉儿也参与过决断,上官婉儿因此也有了“巾帼宰相”之名。

    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李显继位后还封上官婉儿为昭容,此后她的权势更盛,更是以皇妃兼内舍人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

    据史书记载,还有女官谢瑶环官拜“尚书院司籍”,武则天曾钦命她为右台御史,赐尚方剑,巡按江南。

    不过,也有人说武周时期的女子不能称为女官,她们只是武则天执政时期所出现的特殊政治产物。因为它不符合唐朝官员入职程序:一个是世袭制,另一个就是科举制。这些女子在武则天退位后也大都被罢免回家了。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这种历史的存在,而且这些女子在历史上都施展过才华,发挥过作用。

    再回到《卿卿日常》,以我们元英郡主的自律、才华和实力,如果生在武周时期,定会得到女皇帝的青睐,成为“上官婉儿”第二也说不定。

    唐朝和北宋时期,经济繁荣带来了文化开放,与其他各国的经贸往来也十分频繁,所以对女子的政策也宽容了很多。明清后,思想反而更加保守,再加上闭关锁国,女性的地位又再度跌落。直到解放后,女人的地位才渐渐得到改观。

    话说回来,我们现在的女人可就要幸运多了,已经基本实现了男女平等,就连在就业选择上,大家也相对自由多了,几乎没有什么职业是女人不能从事的了。

    如今,商人中如董明珠那样的成功女性不在少数,越来越多的优秀的女性也开始在政界为官,而且她们做的一点都不比男性差。现在,无论在家中,还是国际上,再也没有人敢说女子不如男的话了。当然,这都得感谢时代的进步和祖国的强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说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原来她们比我们还有理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gq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