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知否》?不能“真”“好”不分

《知否》?不能“真”“好”不分

作者: 打望公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13:22 被阅读95次

首先,同意电视剧《知否》的确有不少语病,以至惊动了人民日报,该批。但是,呵呵,太认真也不好,关键是“真”字用错了地方,语文弄得跟数理化一样较“真”。

《知否》?不能“真”“好”不分

须知,数理化叫客观知识,思维指向客观世界,指向宇宙,那才是最讲究,最认“真”的。而语文、语言本来就是人为规定的东东,本来就可以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来感觉、感性成分就不少……

数理化的语言偏于纯粹的符号,讲究的是:思维认识要客观真实,概念要清楚明白。但是语文的语言是另一回事,思维并非偏于客观自然,而可能偏于主观的人自身,或是人与自然的综合…所以实际上,语文语言的不清不楚有时反而是水平……

知否?我们想说的其实是:《知否》里面有“不好”、“不对”的地方。但为啥说“不好”、“不对”?此刻思维就要认“真”——分析了,也就是说要给出原因理由,要找寻真实真相了…此刻思维就要偏于追问,偏于客观、理性了。即思维偏于数理化,大自然——而非人的……

但是我们区分过“真”“好”二字吗?显然多数人没有。

——以人为本的中国人本来就是客观主观、理性感性不分——“真”“好”不论的……否则——公理定律全部独创,也不用近代才引进,拿来啦……

总之,这里的咬文嚼字有必要。但是我们老是纠结于这些,也反映出来一些问题,历史文化的遗留问题——我们更喜欢的其实是“以好代真”…其实,需要认“真”的地方多得很……

…其实,总体上我到感觉这戏还算“好”。因为它相对还算毕竟认“真”,比多数古装剧“真”得多。

知否?有“真”支撑的“好”才是“真的好”——甚至连“大家好”也未必是。例如中医“好”了几千年,救人无数,结果现在流落成“替代医学”了……

编辑于 12:23・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 《知否》?不能“真”“好”不分

    首先,同意电视剧《知否》的确有不少语病,以至惊动了人民日报,该批。但是,呵呵,太认真也不好,关键是“真”字用错了地...

  • 知否,知否,是三文鱼否? - 草稿

    知否,知否,美人何名? 知否,知否,跪坐何意? 未曾转向时,看着后面的“三文鱼”三字,心中默自揣测,这美人,莫非真...

  • 如梦令 · 春节

    如梦令 · 春节 昨夜灯火如昼,牌局不分甥舅。 轻问添茶人,却言墨色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曙光初透。

  • 土味泫雅风→_→

    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哎 好饿( •̥́ ˍ •̀ू )

  • 如梦令·懒睡

    文/佳纱 懒意不分时候。醉枕月华星斗。晨梦又回笼,浓睡几番消昼。 知否,知否。梦外青山依旧。 (后唐庄宗体)

  • 知否知否,应是看书便好

    在微信读书用了17小时3分才囫囵看完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本书总共有285章,篇幅之大,实在是超出我的...

  • 知否知否,妈妈就是好家教

    听妈妈的课 (前言)嘿嘿,话题缘起,写在前面。 某日,读初一的儿子拿着一本《如何阅读一本书》(美国莫提默)走到我跟...

  • 盛明兰的眼泪和“这群王八蛋”让赵丽颖的演技进入殿堂级

    也许是赵丽颖不是科班出身的缘故,她的演戏方式是“真听真看真感受”,或者说是一种人戏合一的境界。 本来看《知否知否》...

  • 知否,知否,知知否否

    期待已久的《知否?》开播,惊喜良多。 自宣传片开始,就按耐不住先去把小说再看了一遍,小说精彩如故。 明兰懂事,谨小...

  • 2019-04-27

    ​ 我很少追剧,但好剧会让我欲罢不能。 最近热播的《知否 知否》剧名和主题曲都来自于李清照的《醉花阴》“昨夜雨疏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否》?不能“真”“好”不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gw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