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时力学习日志】
本训练营:100天阅读营(2021年)
今日主题:2-2 速读践行·精读序言等
学习日期:2021年6月8日
1、[知新]我学+我思+正反栗子+我行:
1.1学习成长
成长1:不断优化
【我学】
课程模块重新划分——学习成长、温故知新、新知
【我思】
为什么要重新划分呢?崔律说为了让小伙伴更好地吸收知识。
我从这里学习到什么呢?
第一,关注学员成长,不断优化。崔律看到学员的成长变化,根据学员成长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和上周的个人成长三部曲结合,教学员如何突破自己。
第二,崔律也在践行界限思维,每一部分的内容更清晰。
【栗子】
反:昨天讲解课外古诗,原本计划通过学生预习后带领他们对比阅读的,结果发现学生预习效果不佳,一首诗讲解和联合对比来回穿插。效果不佳。
体现一方面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没有设计好清晰的界限。
【我行】
设计预习清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中要注意界限思维,减少穿插混杂。
成长2:遇到好老师
【我学】崔律感恩她学习古智慧遇到的都是优秀的老师,要感恩老师。
【我思】早上冥想时很多老师涌入脑海,感觉我也遇到很多好老师,比如小学一直鼓励我的语文老师,初中关心我的英语老师、语文老师等等还有高中班主任。特别感激他们。
冥想课结束后还想起小学一年级的一个很久没想起的老师,印象最深的是教我拼音,为我打下良好的拼音基础。
当然现在最感恩的老师就是崔律。
【我行】
感恩我遇到的所有的老师们。
1.2温故知新
温故1:【我学】见林又见木,用望远镜和放大镜交叉阅读。
【我思】我平时读书更容易陷在细节里,不能见到树林。
为什么呢?因为平时缺少阅读序/前言、目录的习惯,不能思考整体。
这几天阅读目录、序言开始慢慢找到见树又见林的感觉,开心。
【我行】
按照崔律指导的方法践行阅读。
温故2:踏实,看完当下的书
【我学】看完当下的书,比追求新书更重要。
【我思】以前我也不断买新书,看到有人推荐就购买,想象我看完这些书就能解决问题,变身超人。结果是囤了很多书,都在落灰,越来越焦虑。
现在还是会买书,但是会克制一些。
其实读完现有的书,反复读更重要。
【我行】
跟随崔律的阅读营读完这几本书。
阅读营结束后重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少有人走的路》
1.3新知
【我学】
崔律通过读《这样读书就够了》的作者序,就了解了帮主的思路,整体框架,开始加入拆书帮。
【我思】
反思我看一本书总要看很长时间,反复看才能看出框架。
一方面是因为没有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没有识别好东西的能力 。
崔律看出框架后立刻识别出这是好东西并果断加入学习。
回想起崔律讲她学习古智慧报课的栗子,也是识别出好东西,立刻报课学习。
识别好东西+立刻践行这些都是我要学习点。
【栗子】
栗子1:18年前学习《搞定》,总是做不好。18年初开始听崔律第一期日清单课程,践行了一两次发现非常简单,还挺实用。开始跟着崔律学,但是中途经历很长时间才全心全意投入精时力的学习,走了很多弯路。
【我行】
先跟紧崔律,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除了精时力能力、阅读能力、还有识别好东西的能力。
2、 [践行]我的践行vs本课的讲解,各自的亮点与不足:
我的践行——
亮点:
①听话照做,按照崔律的指导步骤和项目去分析;
②读出作者在区分日常的记事本和书中所讲的记事本,不同日常人们理解的记事本是管理形成的,本书的记事本是管理梦想。
不足:
①没有理解框架的内容。
我写的本书框架是“用记事本让梦想发生”,这是一件事情。
框架为本书写了哪些内容——崔律课上讲解首先是决定一个目标,其次将目标写在纸上,用嘴念出来,让目标进入潜意识之中,然后随身携带记事本。
②解决的问题是经营人生,实现梦想。
崔律讲解的亮点:
①崔律用一个配图来说明本书提到的记事本和人们日常理解记事本的差别——本书提到的记事本不是管理行程,而是管理梦想。
②崔律对比不同的身份讲解方式不同。本书的作者是老板,他用讲故事的方式一点点说,如果是崔律,她会用123条理清晰的来讲解。引导我要关注作者背景和讲话方式。
3、[问答]问自己/问崔律+我答:
问:今天日志没法完成了,原因是什么呢?
答:因为参加社区唱党歌比赛,这几天一直在练唱歌,把课程都调到一起,下午精力不足,虽然断断续续有空的时间,但是不够专注,实在没办法写日志。
非常感恩之前有整段自由时间可以写日志。
问:怎么听着像是找借口呢?这里真正核心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是啊,小伙伴们都很忙,有在楼梯里写日志的,有身兼多职的,我能用户这个理由逃避学习吗?NO!
核心原因是没有安静的环境,让我专注力。当然不是抱怨,而是寻找原因。
问:那下次怎么办呢?
答:这次先提交,今晚把所学所思写好,提交到评论里。如果没提交,发100元红包。
4、[其他]任何想说的话:
哈哈,写了个反思复盘,给了我动力完成日志。复盘反思的力量真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