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洛伦丝是一位优雅漂亮的女士,她成功经营着一家画廊。给人的印象就是个非常懂得驾驭自己生活的人,看起来状态也非常好。然而她的内在却是疑虑和不安的,而且对自己非常苛责。在见医生之前,她做了一个关于地穴的梦,梦境里的可怕场景让她陷入困境,而且影响了与爱人的沟通能力,只能到莫蒂尔医生这里来求助。
在回顾她过往的经历中,一切都值得骄傲和自豪。虽然成功来的并不容易,但也是她多年努力积累后赢得的成果。由于她的天赋和品位,画廊拥有很好的口碑,也吸引了很多年轻有为的艺术家。不过在她的内心总是隐藏着不满足,因为曾经放弃的音乐梦想而非常遗憾。
芙洛伦丝的父亲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小提琴家。不幸的是,她只有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虽然母亲将一切安排得很好,但是她们的生活并不是很富裕。失去父亲的那种巨大空虚感让她非常恐惧。母亲总是会讲述父亲的故事,他是那样一个善良单纯,精神世界丰富的人。在母女两人相依为命的日子里,父亲的音容笑貌被回忆不断放大和美化,充斥在她们生活的空间中。
她跟母亲说自己长大一定要成为父亲那样的人,于是六岁开始学小提琴。芙洛伦丝非常有才华,加上刻苦的练习,琴拉得很好。小提琴就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每天遵循着严格的日程表,放弃跟小朋友一起嬉闹玩耍的时间,在孤独的练习中仿佛能够让父亲听到自己的琴声。
九岁那年母亲找到了一个富有的新爸爸。她也跟着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家庭。虽然继父对她很不错,但是她与这个新家却有点格格不入。因为家族里的其他人看不起母亲和她,感觉她们是攀了高枝。这种有意无意地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来,深深的刺痛了芙洛伦丝。整个青春期她都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读书,听音乐,还有就是拉小提琴。
她的高考成绩非常不错,未来也似乎有很多的选择,然而家里没有一个人把她想成为一名小提琴家的梦想当真,她也对自己的疑虑深深困扰。原本只是靠内心仅有的对父亲的思念支撑的理想,有一天突然分崩离析。她再也不愿意从琴盒中拿出小提琴,也仿佛失去了一切对音乐的品味。为此母亲非常担忧,还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
芙洛伦丝被诊断出有强烈的抑郁倾向,之后的两年生活充满着压抑和悲伤。为了让自己不再沉沦,她开始拿起了画笔,将颜料涂抹在画布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于是她去学校上了艺术史的课程,之后又一步步走到了今天,还遇到了很欣赏她的丈夫。
然而,她内心世界对于音乐的渴望,或者说是对于父亲的渴望并没有被成功的事业和美满的家庭所替代。在别人眼中艳羡的一切对她而言是因为自己无法拉小提琴后的妥协。芙洛伦丝对这样的选择非常厌烦,她总是在质疑父亲会不会以她为荣。在医生的治疗中对她的过于敏感和男性化倾向进行了纠正。有时候人需要给自己多一点肯定,过于偏执会让周围的人不舒服,最后也影响了自己。在故事里读到了很多现代人会遇到的困惑。我们常常活在别人的期待里,然而有时候这种期待未必真实。它可能只是我们想象的,却仍一头栽进去被执念所困,还是要学习放过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