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
“成为自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需要有一个过程。普通人,只有历经沧桑,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该要追求什么,从而活成真正的自己。
年轻的时候,缺乏阅历、江湖经验,并无多少人有明确的认知。随着年岁的增长,经历的增多,人们对于人生的感悟,会愈发深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些不合群、独来独往的中年人。也许,他们以往是社交达人,合群的时间比睡觉的时间都长,但他们到了中年,立马就改变了生活方式。
所有的改变,都是岁月磨砺下的成熟选择。那些独来独往、远离圈子的中年人,都有这几种追求。
追求一:放下所谓的虚荣、面子。
好面子,求虚荣,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他们向往合群,不想成为异类,也是好面子的虚荣心所造成的。
如果你还年轻,那你绝对会有这一种感觉——混迹在圈子当中,没有成为异类,做什么事儿都一群人行动,特别有面子,比独来独往的人好多了。
那时候的你,望着独来独往的人,只会觉得他们是异类,太过于势单力薄,毫无势力和面子可言。如此,你就容易瞧不起独来独往的人。
当你在圈子中经历得多了,逐渐厌恶了合群的生活,那你的想法就会发生改变——成为异类,独来独往,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越是上了年纪,就越是注重实际,而不会过分在乎虚无缥缈的面子。更何况,合群不会让人有面子,有钱才会让自己有面子。
放下虚荣和面子,回到一个人的天地当中,这,才是最为真实的生活。
追求二:不在乎别人的眼光、看法。
受到各种“规训”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就会养成一种不正常的惯性思维——过分在乎别人的眼光、看法。
跟亲戚相处,你在乎亲戚的看法,认为人言可畏;跟朋友相处,你在乎朋友的眼光,希望活成朋友心中的模样;跟其他人相处,也是如此。
一辈子都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不累吗?确实很累,可无数人都无法克服这种“被驯化”的思维。因为他们成为了局内人,只缘身在此山中。
其实,大家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做人,是否在乎别人的眼光,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见得活成了别人心目中的模样,就能发家致富。
人生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别人怎么看,没关系,哪怕别人觉得我们是异类,也不打紧。只要自己过得快乐,就足够了。
人到中年,做个不合群的人,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才是真正的活透。自己的人生,自己说了算,跟别人怎么看没有一毛钱关系。
追求三:远离逢场作戏的虚伪生活。
著名作家余华说过:一个人生活不是孤独,而是自在。
一群人过日子,需要每个人都戴着面具,尔虞我诈,你说点假话,我说点谎话,你骗骗我,我骗骗你,活在了一个虚伪的环境当中。
这样的虚伪,不过是一群人的自我嘲讽罢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唯有一个人的真实,才能显露出生命、灵魂的光辉。
虚伪的时间久了,人也就麻木了。麻木的人,哪怕他有钱有势,地位颇高,也都无法感受到生命当中,最为真实的滋味和意义。
活着,看似比拼谁更懂人情世故,比较虚伪,实际上,比拼的是谁能逃脱虚伪的怪圈,走出迷宫,活出真实的自己。
正如老子所言,返璞归真。除去外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是每个人活到一定的年纪,所必然要面对的宿命。
追求四:以安静、极简的姿态过日子。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人生在世,须如豆腐,方正洁白,可荤可素。”
人活着,就该如同豆腐一样,简单而又干净,方正而又朴素,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但它又能和光同尘,可以跟任何的事物融合在一起。
简单,不仅仅是古人的追求,还应该是现代人的追求。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今天,缺乏简单、朴素智慧的人,都很难过好这一生。
有的人,被毫无意义的圈子所束缚;有的人,被一大堆的烂人烂事所影响;有的人,被各种是非、矛盾所纠缠。
被束缚,就会感觉到不自在;被烂人烂事影响,就会越活越暴躁;被是非矛盾纠缠,就容易被同化,也成为了是非之人。
人到中年,逐渐独来独往,不是什么丢脸的事,而是追求安静、极简生活的最佳选择。人,要么在合群的庸俗中苟活,要么在独处的天地中探寻光明。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