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资治通鉴.卷十四.阅读打卡

资治通鉴.卷十四.阅读打卡

作者: 读书与打卡 | 来源:发表于2018-01-26 16:08 被阅读0次

    2018.1.21-26

    前177年~170年 汉纪六

    本卷讲汉文帝在位期间发生的几次叛乱;发掘的执政人才及其政见。

    刘恒娇惯,铸成刘长之乱

    刘长生母是张敖献给刘邦的赵国美人,因为贯高事件,其生母被囚禁黄河以北,后来母弟赵兼向吕后求情不成,其母自杀,留下婴儿刘长。刘长从小在吕后和刘盈身边长大,不怨吕后,却怨当初没有帮其母极力求情的审食其。刘长长大后杀了审食其,文帝刘恒可怜他身世,十分娇惯他,也不怪罪他,刘长更加骄傲恣意为所欲为。几年后在其封国(封淮南王)自作法令,驱除汉吏,和属下谋划造反意欲称帝。反情败露后,刘长本应处死,但文帝只削其王号,把他贬到蜀地。刘长性格刚烈,忍受不了变故,绝食自杀了。文帝刘恒为此还很自责。谋乱时期刘长身边的人有但,开章,柴奇,失败后这些人都被杀死。刘长那时候很年轻二十几岁,放着好端端的王爷不做,刘恒又对他这么好!偏偏要谋反?其实不能理解他的所作所为!刘恒身边有个谏臣袁盎,此人眼光远,早就劝说刘恒不要娇惯刘长,刘恒不听,等到刘长被放逐,袁盎预测到刘长之死,又劝刘恒,莫要背负杀弟之名。刘长虽死,但是还是很好的善后了。以列侯之礼下葬。若干年后,刘恒封刘长之子刘安等为列侯。大臣贾谊力谏不封,举了一堆白公胜,伍子胥,黥布,荆轲的例子。但刘恒不听,可见这份偏爱到什么程度!

    刘兴居之乱

    刘兴居和刘章都是诛杀吕氏的大功臣,但是他们都是原齐王刘襄的兄弟,本意要扶植刘襄为帝,没想到周勃等大臣拥立代王刘恒为帝。刘恒后来知道了,只给刘章和兴居封在齐国分出的小地盘。刘章和刘襄都英年早逝,刘兴居对刘恒如此封法甚感不平,于是刘反了。但是刘兴居根本不成气候,兵败自杀了。当初诸吕能被成功诛杀,齐王也起了一定作用,虽然齐王没有真正打进来,但是东来的兵力对诸吕起到了震慑作用!后来诸吕死后,齐王很乖的退兵了,如果齐王不退兵,他武力称帝也是有可能的,为何大臣们不拥戴齐王刘襄呢?前车之鉴,刘襄有个厉害的舅舅,大臣们担心外戚专权。刘恒继位,理应重重封赏刘章刘兴居,但是他没有。刘恒可以偏爱弟弟刘长,而忽略侄子们的感受,还是辈分远了亲情淡了。

    名臣张释之

    张释之本是个骑郎,应该是个管马的官,十年不升,想辞职不干了。袁盎把他推荐给刘恒后,升官像升火箭。骑郎~谒者仆射~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张释之这个人最大的特征是逻辑清晰,看问题有哲学家的思辨能力。比如刘恒游上林苑,问上林尉各野兽细节情况,上林尉答不上来,旁边喂老虎的饲养员却对答如流,于是刘恒想封饲养员官。张释之说:以前周勃,张仓都有问事不知的情况,而以能言善辩的饲养员为赞,我恐怕以后人们都去练口辞而无真才实学。天子言行不可不审慎!联系以前丞相陈平回刘恒话,宰相做事在于谋划大局,琐碎细节自然有下面的人处理,如果皇帝想了解细节就要问负责的人,但是官如宰相是不知道细节的。作为一个爱操心又没多少管理经验的人,刘恒确实需要像陈平和张释之这样的大臣给予指导匡正。张释之名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意思指对于盗窃宗庙祭祀器物的人诛三族的话,那取王陵一抔土是不是也要斩首呢?劝诫皇帝立法为公,按法定刑,不可因自己喜好定刑。

    名臣贾谊

    贾谊是个大才,被发掘时才二十岁,去世时三十三岁。如此年轻,但看问题全面,细致,切中要害,不像他这个年龄的人可以有的见识,所以他招人嫉妒,轻视。这也正体现了贾谊的博才多学。他的许多观点后世都是比较受用的。

    1劝文帝收铸钱令。文帝曾下令全国人民可以自己铸钱。文帝刘恒那时宠大臣邓通,赏他蜀地铜山,自采自铸。另外刘邦侄子刘濞也有豫章铜山,这两人富可敌国。贾谊看到了其中的问题,从经济法制民生角度给刘恒说问题,但刘恒不听。刘恒这个皇帝还是很感情用事的,为啥不听呢?

    2贾谊曾给文帝上书了一篇长书,讲治国之道。在没有纸张的年代,这篇文章估计得打包十捆竹简。主要观点是削弱封王势力,在总封地面积不变情况下,最小化封王土地,使封王没有可以谋反的实力;匈奴是蛮夷,因设法臣服匈奴;皇族应该有皇族的尊严,应从顶层设计,尊重礼仪,讲究制度,重视仁义道德在社会风俗中的树立;太子之善,在于尽早开始教育,和选择贤德之人陪伴影响;法治与礼治,法治已然,礼治未然,秦以法治治国导致灭亡的原因。汉应全面恢复仁德礼义廉耻等的道德教化作用。刑不上贵族,士可杀不可辱。

    贾谊有他先进的一面,也有封建的一面。贾谊强调仁义教化治国,削弱了法治作用,显然他只是在总结前朝和放大前朝法治的过失,而弱化的法治积极的一面。一个先进的社会,一定会重视法治,同时不放弃道德教化,两者都是社会治理的必备手段。司马光非常明辨的说法律是天下共同遵守的准绳,只有善于利用法律之人,不分关系亲疏,无所回避,这样才能让所有人都不倚仗后台而犯法。这才是真正的法治精神,对贵族士族最好的保护,不是刑不上贵族,而是人人守法!

    关于分封制,虽然贾谊说要削弱王权,最小化封地,他的出发点是预防叛乱。但分封制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在封建时代,周传下来那么强大的传统下,站在分封王族的对立面,提出削弱王权的观点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但是加强中央集权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进步需要时间,贾谊的政策是权宜之计。贾谊若是生在汉武帝的时代一定可以得到重用,可惜了。

    关于教育太子,贾谊的观点非常正确,用在现在启蒙教育也是提倡的,人之初性本善,道德行为习惯是幼儿启蒙的重点,教育的最开始是做人,教育的本质和重点也应该在这个点上。反面例子,胡亥老师赵高,赵高是个律令大师,秦始皇看上他这个本事让他做胡亥老师,胡亥那么小开始跟着赵高学什么?学怎么杀人怎么处罚重刑怎么断案,可怜的胡亥幼小的心灵肯定充满了阴霾,长大后才能那么坦然的灭自己一族而没有一丝醒悟。

    其他事件

    季布名言“陛下以一人之誉而招臣,以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之士,有以窥陛下之浅深也!”

    周勃入狱,后行贿狱吏得出“吾尝将百万,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刘恒舅舅薄昭犯法,因贾谊的观点,贵族可杀不可辱,刘恒想办法让其羞愧自杀了。往后大官犯事自杀的多。

    本期去世:刘章,刘兴居,灌婴,刘长,薄昭,冒顿单于

    本期上升:张释之,袁盎,张仓,贾谊,老上单于,中行说,刘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卷十四.阅读打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rw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