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越是长大,越是懂得去领悟身边很多人和事背后的内涵。之前听父辈们谈道说,人只有有了自己的孩子,才能真正明白做父母的不容易;人只有失去自己的双亲,才能真正地长大。尽管像我这个年龄段的90年代晚期00年代早期出生的稚嫩青年还无法完全去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涵义,但是,我,渐渐学会去理解自己的内心所想,懂得去反思自己的一些往事。“做一个怎样的子女”,第一次接触到这个问题是高三国庆假期,偶然间看到王帆学姐的那篇点击量破亿的演讲,只记得当时饱含泪水看完了这篇演讲,我也被这个问题深深地震撼到了。现在拿起笔准备写点东西,一方面是因为最近常常有之前从未有过的想家的念头,另一方面更是对自己心灵的反思和忏悔。希望自己能够在不断反思地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希望自己能够早日成为一个合格的为人子女。
(一)
前天在浏览一篇微信推送时,看到一篇很对我胃口的旅行达人专访,忍不住仔细看了看。
主人公是一个留学新加坡的女大学生,她曾经在18岁至23岁这个阶段不休学不延毕还直博走遍了50个国家,其中很多旅行都是一个人完成的。她走遍的国家除去大家熟知的英美澳等发达国家,可能出乎你意料的是还有叙利亚、巴尔达、塞尔维亚等曾经经历过战争创伤的形势较不安定的国家。讲真,我也很想拥有她这种“潇洒”的大学生活,很想成为她那样“风一般的女子”,也很喜欢一个人旅行的那种感觉,但是好好反观自己,我可能连第一关都过不了,我该怎么样获取父母的允许与支持。
我之前也独自出门旅行过两次,一次是高考之后的暑假,一次是大一暑假。两次的经历告诉我,要想过父母这一关,就向他们撒谎呗,“和三四个朋友一起啊”、“不远,就在附近玩玩而已”···不然还能怎么样,他们能够允许一个女孩子独自出门吗?看完那片推送,瞬间意识到不成熟的做法有多么让爱自己的人不省心。
“爱冒险并不一定意味着将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负责地冒险,才是我心中旅行正确的打开方式。”正因为如此,那位小姐姐才能安全走遍50多个国家。回忆起最初的几次旅行,她提及到她事先做了详细的计划书,从具体的行程到预算都事无巨细的罗列了出来,这样的计划书更是她说服父母同意她独自出行的秘诀。从小姐姐的经历中我可以提炼到,比起和父母争吵旅行的安全问题,不如用一份计划书让他们安心。为旅行做好万全的准备,是对自己负责,也是让关心我们的人放心。正所谓一切疯狂的体验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We do crazy things,but not stupid ones.”
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但是你知道它的下一句吗?“母行万里儿不愁”(有多个版本只取其一)。对于前半句,我们应该很容易理解:我们做孩子的长大了总有离开家去远方的那一天,你会遇到新的人与事,那个所谓的“家”的地方可能会渐渐地淡忘在你脑海里,然而,你可能无法想象远在老家的爸爸妈妈那种极其渴望你回家又担心你在外过得不好的眼神;而对于下半句,大部分人都是陌生的,父母哪怕在千里之外,他们也依旧时刻心系有子女欢笑声的家里,孩子也坚信爸爸妈妈会尽快回家的,故不必担心。
我觉得,自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那一刻起,我们就与父母之间签署了一份契约,这份契约是由上帝拟定的,其有效期直至双亲都离我们去的那一刻。契约内容涵盖这两项:父母要好好用爱去养育子女,子女也应该好好赡养父母。然而,大多数情况是,父母一方坚守并且履行了承诺,而我们子女一方最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毁约了,正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在”,甚是悲哀!
不过,真正怎么做为人子女,都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且你的选择与你的年龄阅历境况都密不可分。我只愿,自己能够早一天明白这些,做一个合格的女儿!
做一个怎样的子女?
网友评论